玉石内战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30日夜,一则“三发缅军炮弹落入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的消息迅速在中国各大门户网站蹿红,不少网民高喊:“日本敢在钓鱼岛找中国的茬,现在缅甸也来‘凑热闹’,啥意思呀!”其实,缅甸军方并无意伤害有着“胞波情谊”的中国,只因他们与老对手克钦独立军(KIA)的战场与中国边城盈江只有一河之隔,毕竟炮弹不长眼。
  启自2011年太白江冲突的缅克战端已进入僵持阶段,急于占领克钦邦玉矿区的缅甸东部军区和东北军区部队打入克钦军的腹地,但因山路险峻,特别是化整为零的克钦军采取“别動战”(即伏击战)和隘口破袭等方式,令缅军补给线屡屡断裂。为夺回战场主動权,缅军明显放松了重武器的使用限制,连空军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也派上用场。
  何以烽烟再起?
  克钦军是缅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装之一,成立于1961年。克钦族由于一直坚持“独立建国”,缅甸将军奈温发動推翻文官政府的政变后,拒绝恢复国家宪法,并执意加强对缅甸各少数民族领地的控制,克钦军是为本民族的独立而战。1961~1994年,克钦军与缅甸政府军在面积达9万平方千米的山区进行惨烈的战争。后来克钦独立组织(KLO)改变了斗争路线,开始寻求在缅甸国家框架下获得高度的自治权。
  1994年克钦人同当时的缅甸军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克钦独立组织同意让缅甸国家矿业公司获得其控制区内的玉石矿开采权和交易权,所得利润由国家与克钦邦平分,但克钦方面提出的自治权等要求,缅甸军政府却推说自己是暂时“监国”,只能等到未来与新诞生的缅甸民选政府去谈。这一结果在克钦人内部普遍被视为“屈辱的投降”。所以待到2011年6月缅军又试图将重要能源枢纽——太白江水电站附近的克钦武装赶走时,克钦军索性与之全面开火了。一名克钦军首领通过数字视频广播(DVB)表示:“我们已经和缅甸军队打了两代人的战争,不怕再搭上一代人的幸福,目标就是赢得民族自尊与自决。”
  都是玉石惹的祸
  据缅甸流亡人士主办的《伊洛瓦底》周刊报道,实际由军人集团运作的缅甸玉石公司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硬玉石销售商,其销售的深色玉石尤为出名,是中国、泰国及新加坡市场上的抢手货。作为本国第三大出口商,缅甸玉石公司每年可创造3亿多美元的收入。
  按照缅甸政府早先颁布的《宝石法案》规定,只有与政府(实为军方)合资的公司才能进行玉石开采,而且开采出来的玉石只能通过缅甸政府举办的、在曼德勒召开的玉石商会进行销售(中国商人习惯称“公盘”)。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每块拿到曼德勒公盘上拍卖的玉石有40%的利润都进入缅甸政府和军方的腰包。但让军方不爽的是,至关重要的帕敢玉矿始终被克钦军攥在手里。如此“红利”怎不让人眼红!
  于是缅甸政府和军方指责克钦军图谋把政府军挤出经济利益丰厚的玉矿区,而克钦军则认为,缅军是想通过攫取玉矿,从经济上扼杀克钦军乃至克钦人生存的命脉。
  战斗在怎样的胶着状态?
  从总体上看,双方的交战仍主要是围绕交通线与制高点的争夺。
  在一年半左右的麈战中,缅甸东部军区和东北军区可谓倾尽全力。
  据报道,缅军投入了精锐的第33步兵师,该师参与过2009年8月对果敢特区的进攻,素有“瑞曼(缅军总参谋长)的心肝”的绰号,武器配备都是缅军中最好的。泰国“泰印网”则透露缅甸东北军区司令梭温少将一度在2012年底亲临前线督战,指示对克钦军的根据地拉咱以及帕敢玉矿区施加更大压力,同时缅军总参谋部代表都拉隋曼上将也率领高级军官团来到东北军区司令部密支那,协调东部和东北军区的行動。
  2012年底,一股缅军为夺取岗道央附近的防御支撑点恩邦村和加哈村,与克钦军第5旅下属的第19营发生激烈冲突,双方互有伤亡。
  直升机也频频出動。据泰国《民族报》声称,2012年以来,缅军频繁用米-171直升机向遭到克钦军包围的巴交山守军输送补给。巴交山是缅军于2007年以突袭方式攻占的,它将克钦主要控制区分割成南北两段,互相难以联络。由于害怕克钦人使用肩扛式导弹袭击,这些直升机总是选择在凌晨5时左右前来。
  同时还有消息称,缅军防空局在南坡(Nampong)基地部署了三架可携带火箭发射巢的塞尔维亚造“超海鸥”教练机,为随时升级的克钦之战做好准备。
  现有5个步兵旅和1个机動旅,总兵力约6000人的克钦军死死卡住由缅军集结地密支那和勐拱通往帕敢玉矿的公路,缅军重装部队无法展开,只能以轻步兵营为攻击主力,陷入与克钦军的拉锯战。而且由于本地区主要离地均在克钦军手里,因此缅军的每次“拔点作战”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克钦军第5旅旅长贡布丁(Kumbu Din)说,“既然我们被宣布被‘非法组织’,我们就要干‘非法组织’该做的事,比如埋设地雷,炸毁桥梁,迟滞政府军的进攻。”
  按照《伊洛瓦底》的说法,2012年6月以来,光克钦军第2步兵旅就炸毁了进入克钦邦两部的6座桥梁,其中该旅所属第14营用地雷炸毁了连接莫昂和八莫的两座大桥,第6营炸毁了甘马因通往“翡翠之城”帕敢的公路上的两座桥梁,第26营则炸毁了帕敢通住圭卡公路上的两座桥梁。该旅指挥官说,炸桥行動的目的是破坏缅军的补给线路,尤其是切断缅军前沿部队与后勤基地密支那的联络,使之成为“孤军”。
  不仅克钦军自己与政府军对抗,它还鼓動缅北其它武装与之联手向政府军施压。
  从2012年秋至今,在缅甸东南部,民主克伦佛教军(DKBA)在苏拉培的指挥下夺下两座边境口岸,还与克伦民族解放军一克伦民族联盟(KNLA/KNU)结为同盟,一道攻击政府军据点,实行“城市游击战”,在城镇制造爆炸和阻击。在掸邦,北掸邦军1旅经过与政府军多日激战,将其控制区域从中央掸邦区扩大到掸邦北部。不仅如此,北掸邦军还与夙敌——南掸邦军联合重组为掸邦军。而缅北势力最大的佤邦联军则控制了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使缅甸政府在缅北的重镇腊戍陷入孤立状态。   泰国《民族报》声称,缅北各武装团体正协商采取联合行動,希望通过“烽火战术”来迫使缅甸军方放弃“各个击破”的战略。早在2012年2月,克钦军上层主動加入由缅北第一大反政府武装佤邦联军牵头成立的“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这个被内比都称为“叛乱窝子”的组织订立了攻守同盟,规定缅军对入会任何一支地方武装的进攻都被视为“不可容忍”的,其它派别应行使“集体自卫权”。有消息称,财大气粗的佤邦军甚至视克钦军为南方门户的“看门人”,慷慨地将通过征税和开采绿玉、原木和金矿等自然资源获取的收入提供给克钦军备战,并且每年都向克钦军提供自己控制区生产的AK-47步枪,据一些克钦军战地指挥官透露,拉咱城里有一个巨大的军火库,里面装满了佤邦提供的武器弹药,其中甚至有榴弹炮。
  炮战在如何进行?
  由于近战往往不是克钦人对手,为了避免伤亡,缅军从2012年9月起加大远程武器(如105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和俄制米-35武装直升机)的使用频率,但空军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出動费用太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派遣,缅军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炮兵实施攻防,攻击重点也不仅限于拉咱,还扩大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东北部的彭瓦,特别是盛产玉石的帕敢。
  从目前态势来看,外界已知的缅军前沿炮兵营番号竟然超过10个,由此推估其参战火炮数量可能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史上堪称空前。
  据称,缅军从密支那和腊戍军火库运来诸多105、130毫米火炮及弹药,其中由俄罗斯和朝鲜提供的130毫米加农炮是缅军最具威力的压制武器,被克钦民众惧称为“生物毁灭者”。
  根据网上流传的交战视频发现,缅军的炮战手段无外乎下面几种模式,发现克钦军较集中的活動目标,及时给予打击,杀伤其有生力量:在战线相持,对克钦军指挥机关和一些显著目标予以不定时的“冷炮”杀伤(主要動用加长身管的105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重迫击炮);对克钦军通信中枢及侦察哨位进行火力覆盖;克钦军一旦有重武器冒头,缅军便实行重点压制,不惜弹药地予以摧毁,确保“露头就打”。
  但受限于山地战场的狭窄之限,交战双方多数时候只能各拿出几门炮,像打羽毛球似地你来我住,况且处于开阔地的缅甸炮兵还得提防克钦军袭击分队的攻击。
  为了尽可能削弱缅军炮兵的威胁,克钦人千方百计进行阵地伪装,他们用木头钉成火炮的模样,再在周围码砌一圈沙袋,再装模作样在一边摆上整齐的空炮弹箱,上面放着整整齐齐的“金光灿灿”的空弹药筒,张着一块伪装网,有时还放几名穿着军装的“草人”,克钦军伪装分队的人员有事没事就背着枪走来晃去,这种典型的伪装就算是基本完成了。这样伪装的炮阵地,远处观测颇为逼真。与此同时,克钦军将阵地大多设在深沟或高地反斜面,这都是缅甸炮兵观察哨难以发现的死角。
  为发扬火力,克钦军在关键时刻会不惜冒险将迫击炮拖出阵地,在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在临时阵地进行大角度大方向射击,趁缅军尚未将其捕捉,迅即撤回原阵地中去。有意思的是,克钦人发现自己的火炮发射时,炮口火光一般呈暗红色,烟色呈黑青色带黄,烟中带有大量的土石,而缅军开炮时却会产生形似闪电的白亮火光,烟色也是青灰色,烟色浓度也非常均匀。
  有消息称,克钦军的根据地已宣布进入全体動员状态,当地兵工厂加紧生产各类枪械弹药,尤其是堪称“缅军步兵克星”的KRL通用榴弹更是加班加点生产,该弹药杀伤半径达30米,自带200多块破片,既可手工投掷,又能枪射炮打,可有效杀伤集群冲锋的人员。
  不听政府指挥的缅军
  据报道,缅军将克钦邦划分为“棕区”和“红区”,前者主要是被政府方面控制的平原地带,政府在那里开设了数百个重新安置点,对居民采取隔离定居的方式,以图切断与克钦军的联系,任何人在无证件外出时都有可能被政府以违反《非法结社法》第17条的规定判刑。一名克钦族牧师说:“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拒绝彻底废除《非法结社法》的政府会给予我们自由。”另外,缅军在一些地方的不当行为也遭到了敌意。例如2011年10月,缅军士兵误把爬到树上砍树枝的克钦农民亏唐当作狙击手打死,但最后军方只赔给家属10万缅元(约合130美元)。此类事件在克钦人中引发对和平的高度不信任,甚至有传言称缅甸总统登盛根本无力控制缅军在克钦打仗。确实,登盛的联邦政府约束缅军的能力可能的确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强。因为2011年6月克钦军与缅军的大规模冲突就是缅军在未得到政府授杈的情况下主動挑起的。冲突爆发后,登盛政府也感到脸上无光,多次呼吁双方停火,进行谈判,但是缅军前线军区非但没有听令,反而抽调更多的精锐部队开赴克钦邦,而登盛政府组建的停火谈判代表团竟然成了事实上的第三方。
  事实上,缅军之所以有很大的独立行動能力,是因为被缅甸人称为“军队精神”的军人集团拥有巨大的政治活動力,能够获得比公开军费多得多的额外资金。首先,根据《特别基金法案》,缅甸国防军总司令——以前是丹瑞大将,现在是敏昂未上将在理论上有权支配国家所有财政资金,没有数额限制,而且也不必经事先通知或经过联邦议会批准。其次,缅甸双汇率制也使军方受益匪浅,因为按照非官方浮動汇率(即市场汇率),美元与缅元的兑换率是1:830,但进入缅甸的美元却是按照1:6的固定汇率兑换。也就是说,进入缅甸的1美元,换算成缅元进入国家财政的是6缅元,而824缅元都进入军方账户。另外,缅甸军方有自己掌控的经济运行体系。
  谁来调停冲突双方?
  在西方名声颇高的昂山素季,在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时发挥不了作用。“棕区”的一个安置点负责人布瓦(Bwe Wa)悄悄地说:“她现在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军方释放她是为了得到政治上的喘息时间。他们在利用她。”有意思的是,昂山素季对此是如此理解的:“如果能推動缅甸的民主改革,即使被利用也在所不惜。”而被称为“缅甸的戈尔巴乔夫”的登盛总统也是在维护“军队精神”集团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允许反对派参与到政治改革中,避免变成自己“干唱”的独角戏。
  目前,缅军与克钦军的冲突已导致数万难民躲进丛林里避祸,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还进入中国境内。有意思的是,在缅北赌城迈扎央(Maiiayang)竟然出现赔率极高的“战争博彩”,下注方分别就战事长短和结局进行博弈,目前多数人预测战事会以“无果而终”结束。
  一名来自曼西的缅甸难民说,以缅族人为主的政府军无法得到克钦平民的帮助,他们不大可能在崇山峻岭的东北部地区进行漫长的作战,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退走,况且在一些政府军新占领的地区,已传出食物和药品短缺的情况。但外界也相信克钦军方面也是“以打促谈”,试图通过抵抗来迫使内比都接受自己的“法外自治”条件。
  另一方面,克钦战事久拖不决也深深影响到中国边疆的稳定。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缅北少数民族地区涉及缅甸与中国的重大利益,作为缅甸政府最重要的盟友和最大投资方,中国希望2013年建成长约2380千米的穿越缅甸的管道,把石油和天然气从安达曼海输送至人口稠密、但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云南省,同时开辟贸易路线,向印度市场出口商品,但这些区域全在缅北少数民族武装的控制之下,如果这里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局势不能稳定,不仅中国的战略目的难以达到,边境安全也会受到很大威胁。
其他文献
潜艇主要的作战声呐有三大部分:艏部、拖曳线列阵、舷侧阵,这种布局是如何形成的?  艏部声呐是中高频:舷侧阵是中频或偏低一些,探测距离一般在十几到几十千米;拖曳阵是低频和甚低频,探测距离一般在一二百千米。只有艏部声呐是主被动工作方式,另两种目前都是被动方式。潜艇上这三部分主要声呐的布局形成有一个过程。潜艇早期只有艏部声呐,但随着双方潜艇的探测手段及航速、鱼雷射程及威力、水声对抗技术的提高,己方声呐用
“跨越险阻2016”挑战赛的E组比赛,要点有两个。一,山地输送。要爬非常陡峭的山坡,跨越多重高墙、壕沟,其路况即便是我们人走起来,都会觉得难。二,非仿生。平台不像狗、虫等动物,用“腿”行走、过障,还是依靠看似传统的轮胎、履带。因此各参赛队的重点就是如何创新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轮、履结构,车体样式。大多数参赛队选择了摇臂轮式结构,通过摆臂抬起车轮,从而实现爬墙过障。还有前后车体铰接,通过弯折车体,来兼顾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已经签署三份概念设计合同,向下列目标迈出了第一步开发种超长续航力的无人水面艇(USA),能连续数月跟踪潜在的敌方潜艇。  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奎因蒂克北美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分别获得了价值大约200万美元的第一阶段合同。与此同时,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还签订了另外三份研究关键技术的合同。  根据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艇(ACTUV)计划,国防高级研究计
近来,关于我国发展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传闻不绝于耳,有些媒体甚至刊登了我国战机携载亚音速和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图片。姑且不论这些消息的真伪,它们已经引起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许多人也十分好奇我国为什么在掌握更快的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后,还在发展速度要慢很多的亚音速巡航导弹7我国巡航导弹发展的路线是什么?实际上,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超音速与亚音速巡航导弹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劣性谈起。  超音速与亚音速巡航导弹的区
主持人/函雨  专家/李成刚 杜文龙    1982年4月25日凌晨,阿根廷“圣菲”号潜艇艇长比卡因上校像往常一样指挥着潜艇向南乔治亚岛开进。自4月3号阿根廷攻克南乔治亚岛后,英国开始迅速采取行动,大批舰队开赴这一海域作。为对英军特混舰队构成重大威胁的两大水下杀手之一,比卡因上校知道“圣菲”号潜艇对阿根廷的重要性 不过他心里有些的沮丧,因为这次“圣菲”号不是执行攻击任务。在配合阿根廷军队收复马岛和
自选步枪是男子射击比赛用枪,用于50米步枪60发卧射、50米步枪3×40发射击比赛。运动步枪供女运动员在50米步枪3×20发射击比赛中使用。两者的结构外形基本一样,只是白选步枪比运动步枪长、重一些。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运动步枪在苏联的援助下诞生,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80年代达到顶峰,“峨眉”牌比赛枪系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不但赢得多项国家金质奖章。并伴随我国运动员出征各种世界大赛,获得过许多
第八届印度国际航空展于2011年2月9~13日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伊拉杭卡空军基地举行。印度媒体称,本届航展规模超过以往,堪称亚洲迄今最大的航空秀。和往年相比,今年航展的规模差不多扩大了一倍多,场馆面积达到了7.5万平方米,参展的国家和航空企业分别为30个和675家,展出各型飞机100多种。另外,由于印度空军将大规模更新装备,西方及俄罗斯企业纷纷派出庞大阵容参与这次为期6天的展销会。    规模
2008年11月12日,印度成功试射了一枚Shourya地地弹道导弹(题图)。印度媒体透露,该导弹射程为600千米,是海基“萨加里卡”K-15型导弹的陆基型。这一消息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半年前就有人预测潜射K-15将发展出一种陆基型地地导弹这次试射表明印度潜射弹道导弹的工程设计阶段已接近完成,并将很快进入适应性试验阶段。    从名称看印度海基弹道导弹计划    由于印度海基导弹计划非常敏感,因此印
据美国陆军披露,他们已经采购了75枚名为“弹簧刀”(Switchblade)的单兵巡飞弹,并且特种作战部队已将其成功用于实战。“巡飞弹”这个概念是美国在1994年首次提出的,是一种能在目标区上方进行“巡弋飞行”、“待机攻击目标”的新概念弹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无人机和导弹的结合,或者是带战斗部的无人机。这种新的攻击方式、弹药概念一提出,就受到很多国家的关注,美俄以英德法等国纷纷开展研究。“弹簧刀”的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六十周年。时于志愿军战士在三千里江山上浴血奋战的故事,我们知道的很多了。为了让亲爱的读者朋友对那场战争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刘从军院长,听他从另一个角度谈了自己参加那场战争的经历……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浴血抗战十四年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近代史上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彻底胜利。那些日子,延安不论白天晚上都在狂欢庆祝,我们中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