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活动目标制订 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某一集体教学活动所拟定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好点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评价一个教学活动是优是劣,首先看教学目标是否适合、切实,是否落实。教师对活动目标的把握程度,决定着教师驾驭主题,设计教学的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命题。在实践中,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时,往往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本人学习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后,积累了制订目标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他人带来启发和帮助。
问题一:先写活动过程,再写活动目标。
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活动过程而忽视教育目标的设定,特别是在生成活动中,有些教师会先写过程,然后觉得该活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些,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丧失了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这样,教学活动过程就容易出现随意性,并陷入盲目状态,不助于结果的达成及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使教学活动功半事倍。因此,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具有引领性和统领性,目标决定着过程,影响着过程,是活动过程设计的依据,也是评价活动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目标的确立一定要在过程前完成,克服目标制订的随意性和模糊性。
问题二:目标的三要素不全。
有些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会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缺少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如在美术活动“一串红”中,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棉签画一串红”(只有技能目标)。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在对每个领域目标部分阐述时,在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同时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关注课程整合,强调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发展、情感体验,所以在制订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要抓住目标的三要素: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充分挖掘教材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使所有教学活动目标涵盖以上三方面内容,即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来阐述目标所要回答达到什么的问题,体现新的教育观。那么上述活动的目标就应改为:1、学习用棉签绘画的方法。2、会使用不同材料与方式来表现一串红,感受作品因色彩鲜艳所带来的好看。
问题三:目标表述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
有些教师在教学表述目标时前半句或第一条目标从幼儿的角度提出,后半句或第二条目标又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目标前后不统一,显得混乱,缺乏对目标的整体思考。或者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习惯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即采用“使幼儿”、“教会幼儿”、“培养幼儿”之类的词汇,这是不妥当的,最好能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使用“懂得”、“理解”、“感受”、“发现”、“能够”、“学会”等字眼,因为前者的表述方式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后者的表述方式更能够体现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幼儿个体经验及发展的关注,即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更可使教师转变观念,更多地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表现。那么,在表述目标的时候,最好能从幼儿的角度提出。
问题四:目标表述过于宽泛、含糊
在制订目标的时候,很多教师存在着直接套用目前倡导的一些“新理念”,将目标含糊表述,笼统概括,使其显得过于宽泛,而并没有对这些宽泛的概念进行具体化的阐述和理解,将教育的长期目标作为一次具体活动的目标,多为“培养兴趣”、“萌发情感”等等。如在绘画活动中提出能力目标为“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发展想象力。”在剪纸活动中提出:“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等。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写“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陈述的较为笼统,过于宽泛,空洞无物,活动的落脚点不明确,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在分析幼儿已有经验和活动价值的基础上,明确本次活动要实现的目标,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清晰的表述。
另外,教师在制订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适宜幼儿发展需要,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根据他们的需求形成清晰的挑战性目标,对幼儿的可持續性发展有真正的价值。其二,目标制订应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多为整合课程,倡导打破分科教学的界限,变为主题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科的痕迹减少了,但实质上,每个主题活动都是由一个个重要的学科内容组成的,而每个学科领域又有它独特的发展目标,教师要从所教领域出发,深入研究其领域目标的特性,制订出适合该领域的目标。
目标设计中,常常会发现一些语病,有的是描述不明,有的是搭配不当,有的是逻辑混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反复修改,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学会反复推敲。自己没有把握的字或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一定要准确无误,否则会闹出笑话。
教师需对已制订好的目标进行不断反思,使其尽可能更加合理、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