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英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熟练掌握英语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实践中,兴趣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造愉快的氛围
  
  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促进学思维的发展,人在愉快中感知较敏锐,记忆牢固,想象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这一特点。中学生正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多变时期,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争强好胜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第一节课,我首先风趣地介绍自己,展现自己的优点,挖掘不足之处。这样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风趣幽默的形象,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在和朋友交谈,而不是在严师的被迫下学习。借助愉快的氛围,对学生因势利导,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
  
  二、精心备课,调节课堂温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技能形成依赖于大量的课堂活动。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呆板,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阻碍学生主动思维。如果教学气氛过于松散杂乱,则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当课堂气氛过“冷”时,教师要适当“添火”;当课堂气氛过“热”时,教师要适当控制。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创设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努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动与静”这一对立统一在课堂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控好学生的情感和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对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有很大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课堂教学要有独特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一切要以促进课堂效率为标准,该收则收,该放则放,既不墨守成规,又不干涉过度,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英语。
  
  三、采用多种授课形式,激发学习情趣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讲授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教师的讲授侧重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设疑激趣相结合,增强讲授的吸引力;科学艺术相结合,增强讲授的说服力;语言生动而精彩,增强讲授的感染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观察、体验、解决问题。在讲授《残奥会》那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残疾人的生活,然后说一说身边的残疾人,最后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感受。让他们在一天内用左手或嘴或脚写一篇习字,或者只用一只脚走路等。到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有的交了不规则的习字,有的画了画,有的拿着用嘴和手制作的礼物。学生们兴趣极高,互谈感受。在他们兴奋之时,我开始讲授《残奥会》,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启示和实践,学生对残疾人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奥运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下决心一定要学习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攻克英语。
  精彩的讲授还需要辅助教学手段来完成,电教媒体的示范比口头讲述生动形象。合理利用录像等进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激活课堂具有重要作用。如用录音机播放英文歌曲、在电教室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等。学生们不仅被歌曲、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且能轻松地感受地道的英语,不仅提高了兴趣,还增强了语感。
  
  四、情感施教,点燃激情
  
  沟通师生情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前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润滑剂”。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要关心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态度要特别谨慎,应多给他们一些赞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切记冷嘲热讽。教师耐心细致的育人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学生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敬爱和信赖之情,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之火,产生良好的效果。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五、竞争比赛,激活课堂
  
  竞争使学生奋进,比赛是课堂的“兴奋剂”。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紧张、热烈的比赛中,无论参赛者还是观看者都十分投入。如每一单元结束后,我们都进行词汇大比拼,获胜者会得到精美的礼物。在讲完《艾滋病》之后,我们开展了演讲“献爱心”,让学生感受到学英语不仅是单纯学知识,还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感受到来自大家的爱。运用竞赛挖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在紧张欢快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让学生喜欢英语是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倾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他们在英语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语篇能力的差异。并且发现,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的英语作文语篇特征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是两组学生之间认知风格倾向的总体差别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因素,并针对不同专业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适配或失配策略。  关键词: 语篇能力 语篇特征 认知
摘要: 目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是影响了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输入并且参与实际的外语交际活动。为构建这种重视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的新模式,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定位,并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互动 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角色    “互动”
摘要: 现在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作者通过对所教大专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结果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本文指出英语口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采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口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口语教学 表达和交际能力 自信心    1.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学家Hymes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
摘要: 一个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价值观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思维。  关键词: 审美 价值 高中 英语    英语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客观上是学生接受语言的一种强迫需要。这种强迫,既提供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某些良好情感因素的可能性,又构成了引发学生厌烦感的潜在危险。学生在英语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
摘要: 口语教学是听、说、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英语 口语 教学    当前,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说”依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在旧的考核体系下绝大数作纸上练习,“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说”出来成了难题,更别提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就算有些能“说”出来,也是言不由衷。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随着改革开
不同的教学流派有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从各种流派当中吸取有用的理论与方法。在对不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