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隆颏术后骨吸收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假体隆颏术后颏部骨吸收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 分析假体隆颏术后因骨吸收进一步治疗患者12例,通过临床手术所见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观察局部颏骨吸收情况.结果 发生轻度或无骨吸收者7例骨吸收(≤2 mm),其中硅橡胶假体5例,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2例.发生中度骨吸收者3例(骨吸收>2 mm,而≤4 mm),均为硅橡胶假体.发生重度骨吸收者2例(骨吸收>4 mm),硅橡胶假体1例,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假体取出术,其中8例行颏成形术,2例行高密度多孔聚乙烯隆颏术进一步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颏肌-假体-骨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骨吸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轻度和中度小颏畸形可以选用合适的假体进行隆颏术,但需长期随访观察,对于重度的小颏畸形,或伴有(牙合)颌面畸形和颏肌功能亢进的小颏或者小下颌患者不应选用假体隆颏术.否则,会发生严重骨吸收,需要采用截骨成形术进行矫正。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颜面部皮损切除后创面的美容修复新方法.方法 选择42例71个颜面部皮损,用环形刀将皮损完整切除,切除后创面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涂抹透明质酸软膏辅助创面组织再生和修复,每天3次,直至小创面愈合.观察创面再生自愈时间并评价其远期效果.结果 42例71个颜面部皮损创面均顺利治愈,仅遗留微小瘢痕.经统计分析,5 mm×5 mm面积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5d,15 mm× 15
球结膜水肿是眼睑手术后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若发生于以治疗为目的手术后,患者多能接受,如发生于上睑松弛和睑袋去除等美容手术后医师及受术者均感不快.我们总结了近3年来该并发症的病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期刊
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经全国同行专家、学者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医疗美容行业队伍,开创了繁花似锦的美容医学事业.美容医学领域里实施的医学整合实践,可谓是当代医学整合的典范.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 2009)》(以下简称《代码》)[1],我国美容医学学科已基本符合这个法规文件关于学科分类的宗旨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辅助修复中、重度瘢痕性下睑外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患者近侧腕横纹部短小切口切取自体掌长肌腱,长度4~6 cm.将肌腱游离移植于瘢痕松解后显露的患侧睑板前,与内外眦韧带的附着点及睑板做妥善固定,睑外翻矫正后的继发创面用局部皮瓣修复.结果 共收治中、重度瘢痕性下睑外翻患者6例共8只眼.术后下睑外翻均获得矫治,随访6~18个月,均无睑外翻复发,无溢泪及角膜裸露症状,眼球与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顶支扩张岛状皮瓣在修复复杂头皮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扩张头皮瓣上设计以颞浅动脉顶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复杂头皮缺损25例,并观察其愈合和修复效果.结果 25例患者,24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患者因皮瓣张力过大出现部分坏死,但通过清创及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头皮缺损修复部位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外形恢复满意,皮瓣供受区毛发生长良好,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创伤愈合是受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过程,包括炎性反应、增殖和重塑[1].随着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创伤修复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目前认为,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控创伤愈合的过程,其中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性反应及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TGF-β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相应靶
期刊
高密度毛囊移植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即便在瘢痕区域的受床上移植的毛发常常也能良好地生长,是治疗瘢痕性脱发的一项理想技术[1].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我们将高密度毛囊移植技术应用于1000例1580个瘢痕脱发区,效果良好.术后12个月以上的远期随访发现,移植的毛发生长自然、良好,成活率90%~95%.Ⅰ期移植大量的高密度单株毛囊移植物与传统的多株毛囊移植物相比,可使移
期刊
目的 观察评估2790 nm钇-钪-镓石榴石(YSGG)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2790 nm YSGG点阵激光非剥脱模式治疗1次,再以剥脱模式治疗;B组仅使用2790 nm YSGG点阵激光非剥脱模式进行治疗.每组共治疗4次,每间隔6周治疗1次,治疗前后均以VISIA(R)数字皮肤分析系统对面部瘢痕和肤质进行评分和统计比较,并由患者、医师共
目的 观察面部埋线疗法对女性老化皮肤的作用效应.方法 选取60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假埋线对照组,每组各30例.埋线组接受埋线治疗;对照组同样接受埋线针刺入,但不注线.各组均操作2次,21d1次,共计42 d.分别于治疗前后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和CK皮肤性质检测仪对志愿者面部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 埋线组面部皮肤皱纹、纹理、毛孔、水分、弹性改善明显(P<0.05)
目的 探索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挛缩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26例挛缩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BTXA组)和曲安奈德组(TAC组,对照组),注射药物治疗前测量各组患者瘢痕长轴长度,并于注射后再次测量其长度,1次/月,共6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差值评价药物疗效.切取各组瘢痕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肌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