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 后雅皮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形容《男人装》是一本这样的杂志:“若是男人,翻书时必觉得自己被宠着。”
  瘦马说:“我希望独处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做行吟诗人,不为别人所知。”
  
  10年过去了,瘦马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点子大师”讲课的情景。那年夏天,瘦马坐在南京的玄武礼堂,认真聆听一个突然蹿红,名叫何阳的人在台上阐述“金点子”。那时,叫瘦马的男人,已经痛苦地在贸易战线上煎熬了10年,成天与老外纠缠价格、质量和数据。那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终于有一天,他烦了。
  他开始研究时尚文化,给一些媒体写点文化批评文章。听了何阳的报告,他感觉自己应该和该死的贸易分手了。
  “它无法给我带来快乐!”2000年的瘦马抛弃贸易,彻底转投时尚行业。
  
  男人·《男人装》·男人节
  
  瘦马今年40余岁,喜欢穿个性极强的衣服,纯粹一个酷男形象。每天,他到办公室开会,然后见各种各样的人:采访对象,影评人,合作伙伴——他的身份不仅是一家杂志的主编,更是后雅皮文化最精确的诠释者。
  “他对于中国男性期刊市场的风生水起颇有建树。”瘦马在时尚集团工作了3年多的老板刘江说,“他连创两本新刊,这在时尚集团具有同样历练的主编中,目前只有殷智贤和苏芒相若彼此。”
  “干净的性感、调侃的政治”——这是来自民间的对《男人装》的评价。有人形容《男人装》是一本这样的杂志:“若是男人,翻书时必觉得自己被宠着。”
  瘦马一手造就了《男人装》。“真实、趣味、性感、实用”是男人装办刊的八字方针。由此延伸,他提出了“后雅皮时代”和“男人节”的构想。
  后雅皮时代其实是美国的一个叫MARK的专栏作家在1999年提出的一个词,它的英文是“Metro sexual”指的是城市中出现的一群男性:他们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是传统男性。他们懂得怎样涂指甲油,懂得化妆,爱买新衣服、新产品,他们还对一些新产品深奥的原理感兴趣,而他们恰恰就是《男人装》定义的这个群体。
  “现在操作的杂志,我称之为后雅皮财经杂志。其目标读者是白领、高级白领或者精英白领。如果做一些表述的话,你可以把它看成一本相对来讲比较真实、有趣味的、更性感的男人杂志。”瘦马说,“如果《男人装》在这方面有贡献的话,它就是精神领袖,不会回避或逃避一些问题,也不会把一些希望压给男人。”
  “中国男人生活在自我欺骗中。其实,男人自己很痛苦,但是不愿意说,这让女人很讨厌男人,这种自我蒙蔽加大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矛盾。对于男女平权和提倡和谐社会,如果通过男人节能够协调好的话,中国社会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一个节日的申办需要长期的申请和更多的社会支持,这需要瘦马每年都要做,变成长期的活动。
  瘦马花了很长时间策划,2007年的8月3日,在中国大饭店举办了一个男人节晚会。
  他们评选出各个领域里被认为最杰出的,适合男人节精神的11名男性。之所以取这个数字是因为足球11人制,而中国男子足球可以说是一直失败的,瘦马希望这11个人能代表中国起到真正的“足球队”的作用。这是一种暗喻。
  瘦马说:“中国男性,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高,知名度很高的是在体育界,像姚明,其他的在金融、地产、时尚,都还不行。希望通过这个暗喻,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男人可以有一个强悍的‘足球队’在世界上。这是我比较有意思的想法。”
  
  AB血型·军人梦想·大学生活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瘦马出生于江苏如皋。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上海。
  瘦马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又从上海暂时移居到北京。从南方到北方,在这样的跨越中,他的个性中又有了北方人的成分。
  在大学期间,他因为是班长“不得不”带头献血,被查出是AB型。献完血以后,老师说他的血是班上惟一的AB血型,要记下来,以后万一医院没有血源了,可以紧急联络他。这个消息让他的母亲十分惊慌,她担心太过于纤瘦的儿子因为献血影响健康。
  在母亲的一番“恐吓”后,瘦马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让血站的人盯上!
  现在,他觉得他的命运始终被AB血型左右,有时候是A型比较强,有时候是B型,这两种不同的血型经常在做抉择。
  瘦马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小时候,瘦马喜欢看“打仗”的书,记忆最深的是《林海雪原》。
  直到上初一,瘦马还在如皋,如同每个在县城的人向往省会城市一样,他也在暗暗向往那座叫南京的城市。那时,生性浪漫的他想看《镜花缘》,小伙伴笑话他,弄得他挺不好意思。当时,一个小男孩,想看爱情方面的书“是绝对不可以的”。
  瘦马上初二的时候,对《三国演义》产生了兴趣,妈妈花钱给他买了一套。“我特别愿意看这样的书,看战争。当时家里没有一个人在军队里服役。过去受一些媒体的渲染,认为军人是‘土包子’。但自己心底里还是很向往部队。后来,因为遗传性近视,被部队拒绝了。”
  1984年,从事贸易工作的父亲,让瘦马报考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那时的瘦马没有料到,此后他和外国商人打交道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夺去了他青年时代的大把好光阴。不过,谈起他的大学生活,还是蛮有意思的。
  “我们宿舍有6个人,我对面下床是一个福建人,他是工作过了到这里进修的,英语听力很差,每天都特别痛苦。”瘦马记得,这位福建同学每天都在听美国之音,天天练习。当时的考试有一节听力测验,资料是不固定的,不知道老师出哪个时段的新闻,有可能是一个星期之前的,也可能是昨天的。有的同学为了应付考试,会把一个星期所有的新闻全部听下来,而这位福建同学总过不了关。
  “学校每晚9点钟晚自习,11点关灯,这个家伙就开始对我进行‘非人的折磨’。11点后他悄悄打开手电筒,再把录音机打开,因为他听不懂,非让我帮他听一些句子,再给他翻译。”
  这种折磨一直持续到瘦马大学毕业,它惟一的好处,就是间接增强了瘦马的英语实战能力,这对他学好专业知识很有作用。
  
  命·梦·诗人
  
  瘦马说他相信命,这是让他自己都觉得奇怪的事情。他说是命运让他做每件事情,比如说从事什么工作,遇到什么人。
  瘦马有一段时间去了美国,每天看到的是山、水,很少看到人,他的心境空间打开了许多。回国后,他对佛教表现出浓厚兴趣。
  有了宽广的心境,能让瘦马感到生气的事越来越少,他感觉眼界越来越开阔。“如今,悲伤的事往往来自一些感动。比如我看到一个乞丐,他割了膝盖,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种情况看了让人很难受。我宁愿相信他不是骗子。”
  作为一个曾经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写诗的男人,瘦马一直很关注梦。《男人装》曾经做过三期有关梦的专栏,瘦马感慨他个人的梦经常遗失。
  “我对梦很在意,我的梦想是很庄重的,平常生活中,不会去轻易讨论这个问题。”瘦马说,“我希望独处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做行吟诗人,不为别人所知,前提是我不落魄,落魄是我决不愿意看到的。”
  “必须有正常的供给,能保证我一日三餐没有问题,让我流连于那些不知名的小镇中。这是我的目标。”瘦马说,他会把当地的奇闻轶事记载下来,写成诗或者写成梦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
  但仅仅是梦。哪怕有一段时间他跟他太太说想去绍兴,那是他梦中的地方,但他相信去了就可能失望,因为那里已经商业化得差不多了,他坚持不去,只有这样,梦才能够完整。
  游吟之梦,瘦马并没有向人说起过,也没有和太太说。“因为我有时候很害羞,我太太有时会问起我,可我觉得还不是回答的时候。但我可以把它们写到纸上……
  梦也不一定有它现实的或者功利的载体,从瘦马朋友身上,他看到了这一点。
  瘦马曾跟很多朋友聊未来的日子,发现他们选择做的都是那些看起来很平淡的事,“有的朋友会去一些偏远的学校教书,而且是到小学教书,他其实可以去大学教书了,但他觉得小孩子是最重要的”。
  
  ■ 关于瘦马
  
  1988年8月,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工作后开始写作。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事报告文学及文化批评写作,1993年开始转向时尚批评。
  1997年成立瘦马传播工作室,进行品牌和媒体策划。2000年策划陆幼青“死亡日记”,引起媒体关注。2001年担任《出色CHIC》杂志总策划。2002年9月加盟时尚杂志社,任《时尚健康》MEN’S HEALTH执行主编、主编。2003年11月倡导“国际男人节”的申办活动,2004年1月出任《男人装》主编。
其他文献
白云峰的办公室,在北京东二环边,办公室看出去,看得到北京城的节奏;办公室很大很明亮,色彩是明快干净的红和绿,但是人处其中,却感受到内心的宁谧,现在的白云峰,目标很平常,但是也很大。他希望未来几年博奇要在现有基础上大转型,变成一个综合型的环保公司,然后呢,更多去做环保的事情,把这个商业模式更完美化。    白云峰    中国博奇环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岁头顶着华北电力大学学生
光环和成功之于李菲,更多地意味着承担。“我想,我们职业经理人更应该去影响他人,或是带给别人不同的成长。”    李菲  澳门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武术冠军,第一个亚运会亚军,历史上最年轻受勋人士,澳门政府功勋运动员。  2008年3月李菲受国内著名电子企业,全球第一家于韩国股票上市的外国公司——三诺数码集团之邀、担任集团副总裁。    李菲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大角度的转折。自幼习武的她,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