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通过结合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研究成果,阐述核心力量训练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于意义,旨在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训练策略进行探讨,强调主动平衡的重要性,旨在为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 核心力量训练 身体平衡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的重视,以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为代表的冰雪项目成为我国冰雪运动新的发展点。为提高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我国广大的专家和学者运用不同的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取得的结果来看,这些研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发展。因此,当核心训练理论在体育运动研究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专家所认可时,本研究尝试运用核心训练理论,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训练展开探讨。
一、单板U型场滑雪运动身体平衡控制作用
(一)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
当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处于腾空阶段时,运动员身体在空中是完全没有支撑点的。此时,运动员要完成空翻和转体等技术动作时,就需要肌肉所产生的内力来确保身体平衡。而要确保肌肉群产生足够的内力来保持机体对动作的有效控制,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域的肌肉群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构成的的机体核心区域,可以为肌肉发力建立支点并将能量传递给四肢,从而有利于运动员动员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群,实现对机体动作的控制;进而稳定整个身体的姿态、使动作精确到位,以保证运动员完成空翻或转体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二)提高运动时能力由核心区域向肢体的输出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保持滑行稳定和腾空完成空翻与转体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机体以髋部伸展和旋转为基础发力,并将所产生的力量传递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其他部位则将利用传到来的力量完成预期的技术动作。因此说,核心力量训练可以稳定和强化,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髋部及躯干部位力量的有效地转换,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的变向速度和位移速度,还可以通过核心肌群的控制,保证身体各部位依次完成空翻360°或转体1080°技术链上的动作环节。
(三)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和起跳腾空前,必须要保证滑行路线的正确性和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如果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路线不正确和身心重心起伏较大,就极易造成运动员技术动作变形、运动模式。这就要求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通过对核心肌肉群的有效调控,不仅能使运动中的运动员始终处在一种平衡稳定、失衡不稳定、平衡稳定的动态变化中;还以动态可控的平衡状态确保身体的重心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技术动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单板U型场滑雪运动平衡训练
(一)徒手练习
徒手练习主要是不借助任何器械,以自我抗阻的方式初步对训练者建立一种体会训练模式来控制身体姿态。其训练动作内容主要以背桥、腹桥和侧桥为主。具体训练为三个阶段:(1)背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腹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2)腹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侧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3)背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腹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侧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训练过程中臀部始终不能上下移动,呼吸均匀。每次支撑的时间和组数相对较少,通过一到两周的练习使运动员适应以后可以适当的增加练习的负荷和难度。
(二)使用专门性训练器械进行练习
使用专门性训练器械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让机体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练习,可以弥补传统训练动态不足的缺陷。训练中选用的器械主要以平衡垫、平衡板、瑞士球等器械为主,训练动作内容也主要是背桥、腹桥和侧桥为主。具体训练分为五种模式:(1)平衡垫:背桥(一、二级不稳定)练习,侧桥(一、二级不稳定)练习,15秒/组,各2组。(2)腹桥双脚放于瑞士球上,双手支撑收复练习2组,每组20次,平躺双脚放于瑞士球上收腿练习2组,每组20次。(3)单足站在平衡垫上,另一只脚抬起并屈膝,保持平衡15秒,双脚轮换2组,双脚站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巧秒,每人2组。(4)平衡垫行走(10个),在每个气垫上保持平衡3秒钟,练习4组,将平衡板放于一只手下做俯卧撑接转骸练习,2组,每组20个。(5)侧桥、腹桥(三、四级),将平衡板放于脚下,将平衡垫放于肘关节下40秒,两组,平衡垫行走(10个),在每个气垫上保持平衡3秒钟,每人4组。
三、结语
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训练中教练员还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结合其它能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去付诸于实践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如何将这种基础性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专项相结合,将有待于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去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QC2012C098)
参考文献:
[1] 李文彬,门高利,王德明.人体平衡功能测试系统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0,6(3):46-50.
[2] 周瑾.核心稳定性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31):1171-1174.
[3] 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M].中国体育教练员专家论坛.2008,20(2):12-15.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通过结合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研究成果,阐述核心力量训练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于意义,旨在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训练策略进行探讨,强调主动平衡的重要性,旨在为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 核心力量训练 身体平衡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的重视,以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为代表的冰雪项目成为我国冰雪运动新的发展点。为提高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我国广大的专家和学者运用不同的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取得的结果来看,这些研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发展。因此,当核心训练理论在体育运动研究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专家所认可时,本研究尝试运用核心训练理论,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训练展开探讨。
一、单板U型场滑雪运动身体平衡控制作用
(一)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
当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处于腾空阶段时,运动员身体在空中是完全没有支撑点的。此时,运动员要完成空翻和转体等技术动作时,就需要肌肉所产生的内力来确保身体平衡。而要确保肌肉群产生足够的内力来保持机体对动作的有效控制,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域的肌肉群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构成的的机体核心区域,可以为肌肉发力建立支点并将能量传递给四肢,从而有利于运动员动员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群,实现对机体动作的控制;进而稳定整个身体的姿态、使动作精确到位,以保证运动员完成空翻或转体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二)提高运动时能力由核心区域向肢体的输出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保持滑行稳定和腾空完成空翻与转体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机体以髋部伸展和旋转为基础发力,并将所产生的力量传递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其他部位则将利用传到来的力量完成预期的技术动作。因此说,核心力量训练可以稳定和强化,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髋部及躯干部位力量的有效地转换,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的变向速度和位移速度,还可以通过核心肌群的控制,保证身体各部位依次完成空翻360°或转体1080°技术链上的动作环节。
(三)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和起跳腾空前,必须要保证滑行路线的正确性和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如果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路线不正确和身心重心起伏较大,就极易造成运动员技术动作变形、运动模式。这就要求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通过对核心肌肉群的有效调控,不仅能使运动中的运动员始终处在一种平衡稳定、失衡不稳定、平衡稳定的动态变化中;还以动态可控的平衡状态确保身体的重心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技术动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单板U型场滑雪运动平衡训练
(一)徒手练习
徒手练习主要是不借助任何器械,以自我抗阻的方式初步对训练者建立一种体会训练模式来控制身体姿态。其训练动作内容主要以背桥、腹桥和侧桥为主。具体训练为三个阶段:(1)背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腹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2)腹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侧桥(一、二级)练习,15秒/组,2组。(3)背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腹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侧桥(一、二级)练习,20秒/组,2组。训练过程中臀部始终不能上下移动,呼吸均匀。每次支撑的时间和组数相对较少,通过一到两周的练习使运动员适应以后可以适当的增加练习的负荷和难度。
(二)使用专门性训练器械进行练习
使用专门性训练器械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让机体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练习,可以弥补传统训练动态不足的缺陷。训练中选用的器械主要以平衡垫、平衡板、瑞士球等器械为主,训练动作内容也主要是背桥、腹桥和侧桥为主。具体训练分为五种模式:(1)平衡垫:背桥(一、二级不稳定)练习,侧桥(一、二级不稳定)练习,15秒/组,各2组。(2)腹桥双脚放于瑞士球上,双手支撑收复练习2组,每组20次,平躺双脚放于瑞士球上收腿练习2组,每组20次。(3)单足站在平衡垫上,另一只脚抬起并屈膝,保持平衡15秒,双脚轮换2组,双脚站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巧秒,每人2组。(4)平衡垫行走(10个),在每个气垫上保持平衡3秒钟,练习4组,将平衡板放于一只手下做俯卧撑接转骸练习,2组,每组20个。(5)侧桥、腹桥(三、四级),将平衡板放于脚下,将平衡垫放于肘关节下40秒,两组,平衡垫行走(10个),在每个气垫上保持平衡3秒钟,每人4组。
三、结语
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训练中教练员还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结合其它能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去付诸于实践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如何将这种基础性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专项相结合,将有待于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去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QC2012C098)
参考文献:
[1] 李文彬,门高利,王德明.人体平衡功能测试系统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0,6(3):46-50.
[2] 周瑾.核心稳定性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31):1171-1174.
[3] 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M].中国体育教练员专家论坛.2008,2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