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纲夯基,科学备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物理复习要立足基础,整合知识,提炼方法;注重实际,关注热点,鼓励创新;精选习题,分类指导,加强题型专项训练;给予信息,创设情境,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关键词: 高考复习 物理学科 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试题非常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提高高考物理备考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复习策略,希望能给备考师生提供帮助。
  一、立足基础,整合知识,提炼方法
  复习应该力争全面理解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主干知识。要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梳理知识,注意点、线、面结合,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以核心知识为“固定点”绘制知识网络图,使知识网络化。到考前要使学生能在一张A3的白纸上画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掌握解题方法是高考得分的制胜法宝。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总结、提炼方法。好的物理方法不是一道题就能总结出来的,复习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分析,提炼出解题方法。之后,教师要精选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做好针对性训练,对解题方法进行消化、吸收,最终做到灵活应用。
  二、注重实际,关注热点,鼓励创新
  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凸显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物理学科一贯重视的原则,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紧抓热点。考试热点和社会热点都要抓,考试不回避热点,备考更不能回避热点。
  典型陈题往往是好题,用不着回避;相反,要下气力将它们真正弄懂、练熟,当然也要重视变式训练,做到推陈出新。
  三、精选习题,分类指导,加强题型专项训练
  1.选择题
  (1)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①根据选项设置的问题,大体判断是单选还是多选:
  a.若四个选项针对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设置,该题多为单选;
  b.若选项分为两组,每组各针对一个问题,则有可能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c.若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该题是多选题的可能性较大。
  ②对模棱两可的选项,宁可少选,只选有绝对把握的选项。
  ③对每个选项都觉得似乎正确的,只选其中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一项,因为高考题中出现四个选项全都符合题意的情形很少。
  ④对完全不会的题,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填一个选项,不留空题。
  做完物理选择题后,要将选择题答案的分布情况从总体上审查一遍。高考卷物理选择题中,一般有3道左右单选题、3道左右二选题、1-2道三选题、偶尔有一道四选题。出现两道四选、三道三选的可能性很小。若结果中出现了这些情况,则有必要重新审查这几道题的答案。
  (2)分类限时训练,当堂讲评。
  将选择题归类为热学、光学、机械振动和波、天体运动、核物理学、静力学、静电场、运动与图像等类别,分别做限时训练后,再将其混编成高考样卷形式做限时训练。
  2.实验题
  备考时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考物理卷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对实验的复习要突出“实验”,不能纸上谈兵。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不能抱侥幸心理。对大纲所要求的实验要达到: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处理数据,会探究某些实验结论,会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近年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试题明显增多,这看似不含智力因素的简单技能,画图时失分率却很高,应引起重视。
  3.计算题
  计算题一般都有相当的综合程度。将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表达能力都分别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将与近年计算题相近的题目分别编组做训练,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情控制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可以实行过关制,每天或几天一题,要求达标,不达目标不收兵。
  四、给予信息,创设情境,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试题,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深入“题海”,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努力做到精选、精析、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备考中需要做好下列专项训练:
  1.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是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做一定“翻译”的能力的统称,是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就是把题干的内容读懂,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有利于解题的表述,这种能力是解题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是要重视读题习惯的培养,在讲解习题前要引导学生读题,从断句、标记关键词、标记题目特定的题设条件入手,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关键词,让学生盯住“题眼”,督促学生做好圈点勾画;二是要重视转换上述词语和句子的表述,即做好翻译工作,培养“转换说法”的能力,有时只要用合适的说法表述题目,就会对题目一目了然;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画图,养成画图的习惯,坚决打击“顽固不画”分子;四是要培养仔细推敲条件,深入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五是要引导学生有意寻找状态、分解过程并将其适度整合的能力;六是要将上述信息进行比较,寻找联系。做到了上述六点,题目就算“审”清楚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不重视也不会审题。这时就有必要做专项训练。教师可有意选择一些信息较多的题目,不要求学生做完整处理,只审清题目中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就算完成任务了。前期可做分解训练:先让学生找到题目给定的信息——捕捉信息,再让学生筛选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最后加工信息——明确在通常情况下有多种含义的条件在本题中的含义;找出隐含条件的意义;理出题目所给信息与待求解问题间的关系。
  这样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审题环节抓解题要素,经过一定量的训练,真正会“审”物理习题。
  2.提高建模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考题主要以模型为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加强应用性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物理问题只提供了实际的物理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挖掘必要的、主要的信息,去除次要的因素,抽象出具体的模型加以解决。
  要提高建模能力,简单地说,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的建模训练和模型的迁移训练。只有具备高超的建模能力,在“实战”中才能够将题目的内容转化为学过的内容,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3.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在考查考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认真学好物理知识,又努力提高数学推理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训练。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需要演算的典型习题在黑(白)板上和学生一起演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演算细节及其对物理得分的重要意义,不要列式后就认为与物理老师无关了。“就是学生算不出来,那也不是物理老师的事”,找责任人没有任何意义,况且物理大纲本身就要求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提高表达能力
  要让解题能力体现在得分点上,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会被学生忽略,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复习中,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尽量采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符号,自设符号一定要标明,方程式的书写及结论的叙述都要与题意相联系,不要脱离问题本身。
  表达能力绝不能等到考前再练,而应天天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战”能力。可以用“一天一题”做好计算题的规范表述训练,使学生的表述呈现“一字、一标、五要、四环”齐全,达到详略得当、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准。
  以上是笔者组织高考备考时采用的复习策略,希望能给您一些启示,同时更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该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规划课题《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课题批准文号:GS(20113)GHB05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其他文献
摘 要: 翻转课堂指课下学习课上实践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提前录制活动视频,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对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介绍,并对教师翻转课堂实施进行探讨。对高校老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实施 学习方式  一、引言  什么是“翻转课堂”呢?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的地方由学校变成家里。我会把讲课的内容录成视频,学生
摘 要: 本次研究应用教学实例说明了初中数学教师可利用三角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树立学生的数学思想、建立学生的知识系统。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三角教学 课程结构性改革  目前部分初中教师会在几何课或解析几何课上引导学生学习三角知识,这些教师对待三角的知识如同对待四边形、梯形一般。笔者认为,三角的知识与其他图形的几何知识不同,它是坐标知识、函数知识、几何知识的桥梁,学生只要透彻理解三角知识,
摘 要: 提问是教学手段之一,通过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小学音乐课上,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提问技巧 教学效果  专家说:“如果我们能让孩子百分之百地愉快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就是全优了。”如果可以令孩子百分之百地开心地学习,那么课堂自然会是高效的。但是音乐是一种很
摘 要: 小学六年学习生涯就如同《绿野仙踪》中的探险之旅,每个学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聪明头脑,渴望成为有勇气的有“心”人。而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天空,为他们的追求提供了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健全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成长 智慧 有心 勇气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故事《绿野仙踪》吗?陪同女主角多萝西一起上路寻找魔法师的是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及毫无勇气和胆量的狮子。在这
摘 要: 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及生活状况,受教育情况、身心发展和健康状况影响,作者组织学生赴随州市随县厉山镇进行了“走进农村留守儿童,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深入乡村走访调研,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等,对厉山镇4所小学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了解。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 儿童群体  1.实证研究调查范围——厉山镇简介  随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3所,在校学生34.83万人。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很多小学生因为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而对数学学习感到头疼,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放弃学习数学,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换为具象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具象内容 抽象概念 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抽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智力发展正常、无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同学,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学习个体”。学困生的成因跟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关,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诸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习惯等,既有智力启蒙方面的问题,又包含师德问题,尤其是启蒙教师的教育问题。它提示我们学困生的形成有各种复杂的背景原因,警示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迫切感。孩子的未来关
所谓“预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做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操作预案。所谓“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预设课堂与生成性的课堂矛盾与平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
摘 要: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是影响数学课本阅读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年级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需要教师的帮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强化数学学习效果的基础。基于这个因素,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做了一定的尝试,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决定利用课前预习做以铺垫,课堂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再通过课后巩固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数学教学 数学课本 阅读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别小看课堂,它有
摘 要: 儿童阅读如果不加反思,那么儿童阅读无非只是一种经历,永远不可能成为经验。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易操作且系统有效的评价举措,能够在农村普通的学校、普通的师资、普通的生源条件下,监控阅读质量、推进深度阅读、提升阅读品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孩子获得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建立宏大丰富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儿童阅读 校本课程 评价体系  一、现状:困境突围  当前从家庭到学校、到社区乃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