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兴趣”质疑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的常用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产生:~变化|~事故|~关系。”其中以“产生”来解释“发生”值得一议,因为这样容易使人以为两词可以互换使用。王砚农等编写的《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就有这样的例子:
  “对美学产生了很大兴趣。”(第51页)
  “对文学发生了兴趣。”(第138页)
  其实,“发生”与“产生”带宾语是有区别的:“发生”常要求带表示“事件”的词语(一些动词和表示事件的名词),如“发生了巨大变化,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了武装冲突,发生口角”等;“产生”则时常要求表示“事物”的名词作宾语,这些名词可以是抽象的,表示感情、意见、力量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和人,如“产生了爱慕之情,产生了悲观情绪,产生了怀疑,产生了深远的印象,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数学,通过选举产生了大队长”等。
  根据这些区别,在看看上述例句,就能大致辨别出问题所在:“兴趣”和“情绪、感情”等是表示心理现象的抽象名词,而不表示“事件”,所以它们只能跟“产生”搭配,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而不能是“发生兴趣,发生情绪,发生激情”。下列例句中的“发生兴趣”改为“产生兴趣”更合适一些。
  “他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王兴义主编《造句词典》)
  “看了《海底世界》这部教学电影,同学们对浩瀚的海洋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出处同上)
  “我希望這本书某些部分所谈的东西会使逻辑学家发生兴趣,……”(何勇等译叶斯柏森《语法哲学·序言》)
  (选自《咬文嚼字》合订本卷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