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株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内科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对培养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记录和统计试验结果。结果在526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5种218株病原菌,其中9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是:流感嗜血杆菌2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30株,大肠埃希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40株,铜绿假单胞菌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肺炎链球菌10株,真菌22株,不动杆菌15株;耐药情况为:金黄色
其他文献
从农民个体层面、农民与社会关系层面、农民与政府关系层面3 个维度分析了农民采取制度内环境维权的行为逻辑,以2013 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13)的农村居民为样本,采用Olog
以香石竹环斑病毒(Carnationringspotvirus,CRSV)的5个分离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快速检测香石竹环斑病毒的多种PCR方法。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的灵敏度都比DA孓EUSA的灵敏度高,其中
试验以红叶石楠‘红罗宾’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从而优化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
在植物景观的配置上,群落作为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但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实践并不易见。本文以崇明县瀛东村为例,按照防护效应、土壤性质和功能区域3大要
嘉糯1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糯稻不育系嘉农wxA1与恢复系嘉糯恢3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2009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生育期合适,高
从43头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200 000个.mL-1)中筛选出处于分娩第14天的自然发生亚临床酮病的9头奶牛作为试验组(1.0 mmol.L-1≤血清β-羟丁酸〈2.6 mmol.L-1),根据泌乳天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