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既带来利益,又带风险。因此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估则不可忽视。建立某制鞋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这样为了企业规避风险,使得企业能够做出相应的决策。
關键词: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2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企业可用资源的有限性, 以及客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1],且全球性的专业化分工决定了企业必须通过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才能在产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且这种企业伙伴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趋紧密。因此,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至关重要。但企业上下游之间合作就伴随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等,使得企业的商业机密伴随泄露的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措施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供应链产生破坏的风险,尽量降低风险给供应链带来的损失[2]。因而对贵阳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进行科学全面分析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要在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的风险分析
尽管供应链协同能带来诸多好处,但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毕竟是在市场中的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所以彼此之间必然存有潜在利益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某制鞋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过程存在着许多风险如下:
1.认识标准的统一性。如果供应链企业之间协同的认识标准得不到不统一, 就会给核心企业的相互间信息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3]。
2.协同的意愿。根据约束理论,系统的强度是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当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时,其协同的意愿会受到最弱成员的制约,从而有可能引发风险。
3.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里得到剩余的利益,有的甚至泄露商业机密,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出现危机。
4.某制鞋企业生产环境。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失是比较严重的。然而该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就比较重要,该企业能否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是该企业生产能否长久持续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各个方面协同产生风险。
5.某制鞋企业紧急军品订单。紧急军品订单时间不确定并且数量也不确定,接到订单就必须使该企业全员投入到生产中去,加班加点持续一段时间。这样使得民品订单的生产时间压缩到很短,甚至可能要延期完成,会影响了供应链下游销售计划,带给供应连上下游协同风险。
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过程中,由于合作上下游企业的配合、积极程度、许多不确定的环境因素等,使得企业之间协同充满了风险,针对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
二、建立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管理者通过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地了解分析。根据指标设计的原则,对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详尽分析基础上,建立合理、系统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这里将从该企业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2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7个二级指标所构成的3层次模型框架来建立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图3-1)。
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料或产品的信息相互传递可能有会有信息失真或者篡改等,信息的传递也要保持严密防止被盗窃,这样会使企业陷入危机。
紧急订单带来风险 。某制鞋企业是国企,针对军品为主,民品为辅。军品订单的时间不确定,数量也不确定,这样对民品订单就不能够最大限度的接受,并且对现有订单完成有时候也是有挑战的,民品订单就会有完不成的风险或者工人没任务闲置一段时间。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 。该企业在车间流水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不善问题,如未加工好的半成品回收再利用不重视,导致物料的浪费;几个车间人员调度不合理,有的人员密集的做工偷懒,也有做工比较紧。
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某制鞋企业物流因不确定因素(如贵阳地区天气原因或发货力度不够等)影响,会出现生产中断或产品不及时到达。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供给关系的变化或者价格的变化等市场不确定因素,而使得供应链出现的损失[5]。某制鞋国企有大量的库存产品,这就会严重的受到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
政策风险。地方区域的财税等相关政策的变动会使得企业资金运作和经营战略受阻,这给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带来风险。
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贵阳市现在消费水平高于其他省会城市,企业不可能提供更高的工资,这使得企业的员工流动量比较大,企业生产计划受到影响。
一级指标 内部风险U1 外部风险U2
信息传递风险U11 市场风险U21
二级指标 紧急订单带来风险U12 政策风险U22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U13 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U23
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U14
图3-1 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中就包含了不确定性与模糊性。首先,属性指标权重存在着不确定性,要把各个指标特征量转换化为隶属度,然后赋予各个指标相应权重;其次,属性值的不确定性,因而属性值具有模糊性。因而应该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涉及4个要素:因素集U;评语集V;权重向量W;单因素评价矩阵R。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估的因素集可以设为U=[u1,u2,…,un],其中ui为影响评价对象的因素i=1,2,…,n。我们定义U=[u1,u2]=[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二级指标设为Uij,即U1=[u11,u12,u13,u14]=[信息传递风险,紧急订单带来风险,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U2=[u21,u22,u23]=[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 2.评价评语集。对于每一个因素的评语划分为m个等级,记为v1,v2,…,vm,构成一个评语因素的有限集合V=[v1,v2,…,vm]。建立五个评价结果组成的评语集V,这里取m=5,对于风险因素的评分V=[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风险评分最高为100)。
3.评价模型。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两两比较,并用AHP的1~9准则进行打分,得到矩阵。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W=[w1,w2,…,wn],其中W为集合U的第i个因素对应的权重,且有。从因素集U到评语集V的模糊映射,将每个单因素评价进行组合,就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R=,且0 对评价结果处理,得经量化的风险值。与评语级个元素的量化值比较,得结果。
四、贵阳某制鞋企业案例
该企业是国有大型企业,对于企业各阶层的调查,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具体如下:
1.权重系数。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W=[0.088, 0.104, 0.456, 0.208, 0.122, 0.032]
一级指标下相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分别为:
w1=[0.576, 0.302, 0.122]
w2=[0.088, 0.262, 0.112, 0.162, 0.376]
w3=[0.162, 0.088, 0.212, 0.362, 0.176]
w4=[0.274, 0.138, 0.376, 0.212]
w5=[0.336, 0.188, 0.224, 0.252]
w6=[0.564,0.436]
2.某制鞋企業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评价的模糊矩阵为
R1=
R2=
R3=
R4=
R5=
R6=
利用Sui=Wui〇Rui(i=1,2,3,4,5),得到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
Su1=[0.055, 0.233, 0.487, 0.188, 0.037]
同理得,Su2,Su3,Su4,Su5,Su6。由一级评价结果得到二级模糊矩阵R,利用S=W〇R,可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S=[0.100, 0.155, 0.328, 0.236, 0.181]。
设对应于各个等级的分数评价量化值为:(定义满分为100)V1=90, V2=70, V3=50, V4=30, V5=10。则经量化的风险值为:Z=45.13
对贵阳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发生一般。
五、结论
运用评价模型对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该评结果显示了对该企业的调研结果基本符合事实。表明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企业要承担将近50的风险。对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来说,这样的风险还是相当大。建议该企业在内部风险处理上要有相应的对策。
基于风险评价中许多不确定和模糊因素考虑,建立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此算出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规避风险,并及时的调整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伙伴的协调程度,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旭梅,张巍,钟和平.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5):9-12.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
[3]凌鸿.企业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科技,2005,29(3): 92-96.
[4]郭伟,马可.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评价研究[J].企业管理, 2007,19:132-133.
[5]温磊,赵伟,王锐.供应链协同风险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3.
作者简介:凤 超,陕西宝鸡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關键词: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2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企业可用资源的有限性, 以及客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1],且全球性的专业化分工决定了企业必须通过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才能在产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且这种企业伙伴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趋紧密。因此,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至关重要。但企业上下游之间合作就伴随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等,使得企业的商业机密伴随泄露的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措施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供应链产生破坏的风险,尽量降低风险给供应链带来的损失[2]。因而对贵阳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进行科学全面分析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要在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的风险分析
尽管供应链协同能带来诸多好处,但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毕竟是在市场中的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所以彼此之间必然存有潜在利益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某制鞋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过程存在着许多风险如下:
1.认识标准的统一性。如果供应链企业之间协同的认识标准得不到不统一, 就会给核心企业的相互间信息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3]。
2.协同的意愿。根据约束理论,系统的强度是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当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时,其协同的意愿会受到最弱成员的制约,从而有可能引发风险。
3.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里得到剩余的利益,有的甚至泄露商业机密,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出现危机。
4.某制鞋企业生产环境。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失是比较严重的。然而该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就比较重要,该企业能否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是该企业生产能否长久持续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各个方面协同产生风险。
5.某制鞋企业紧急军品订单。紧急军品订单时间不确定并且数量也不确定,接到订单就必须使该企业全员投入到生产中去,加班加点持续一段时间。这样使得民品订单的生产时间压缩到很短,甚至可能要延期完成,会影响了供应链下游销售计划,带给供应连上下游协同风险。
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过程中,由于合作上下游企业的配合、积极程度、许多不确定的环境因素等,使得企业之间协同充满了风险,针对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
二、建立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管理者通过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地了解分析。根据指标设计的原则,对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详尽分析基础上,建立合理、系统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这里将从该企业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2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7个二级指标所构成的3层次模型框架来建立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图3-1)。
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料或产品的信息相互传递可能有会有信息失真或者篡改等,信息的传递也要保持严密防止被盗窃,这样会使企业陷入危机。
紧急订单带来风险 。某制鞋企业是国企,针对军品为主,民品为辅。军品订单的时间不确定,数量也不确定,这样对民品订单就不能够最大限度的接受,并且对现有订单完成有时候也是有挑战的,民品订单就会有完不成的风险或者工人没任务闲置一段时间。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 。该企业在车间流水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不善问题,如未加工好的半成品回收再利用不重视,导致物料的浪费;几个车间人员调度不合理,有的人员密集的做工偷懒,也有做工比较紧。
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某制鞋企业物流因不确定因素(如贵阳地区天气原因或发货力度不够等)影响,会出现生产中断或产品不及时到达。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供给关系的变化或者价格的变化等市场不确定因素,而使得供应链出现的损失[5]。某制鞋国企有大量的库存产品,这就会严重的受到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
政策风险。地方区域的财税等相关政策的变动会使得企业资金运作和经营战略受阻,这给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带来风险。
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贵阳市现在消费水平高于其他省会城市,企业不可能提供更高的工资,这使得企业的员工流动量比较大,企业生产计划受到影响。
一级指标 内部风险U1 外部风险U2
信息传递风险U11 市场风险U21
二级指标 紧急订单带来风险U12 政策风险U22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U13 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U23
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U14
图3-1 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中就包含了不确定性与模糊性。首先,属性指标权重存在着不确定性,要把各个指标特征量转换化为隶属度,然后赋予各个指标相应权重;其次,属性值的不确定性,因而属性值具有模糊性。因而应该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涉及4个要素:因素集U;评语集V;权重向量W;单因素评价矩阵R。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估的因素集可以设为U=[u1,u2,…,un],其中ui为影响评价对象的因素i=1,2,…,n。我们定义U=[u1,u2]=[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二级指标设为Uij,即U1=[u11,u12,u13,u14]=[信息传递风险,紧急订单带来风险, 企业管理不善风险,物流运输不及时风险],U2=[u21,u22,u23]=[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生活消费水平高风险]。 2.评价评语集。对于每一个因素的评语划分为m个等级,记为v1,v2,…,vm,构成一个评语因素的有限集合V=[v1,v2,…,vm]。建立五个评价结果组成的评语集V,这里取m=5,对于风险因素的评分V=[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风险评分最高为100)。
3.评价模型。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两两比较,并用AHP的1~9准则进行打分,得到矩阵。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W=[w1,w2,…,wn],其中W为集合U的第i个因素对应的权重,且有。从因素集U到评语集V的模糊映射,将每个单因素评价进行组合,就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R=,且0
四、贵阳某制鞋企业案例
该企业是国有大型企业,对于企业各阶层的调查,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具体如下:
1.权重系数。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W=[0.088, 0.104, 0.456, 0.208, 0.122, 0.032]
一级指标下相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分别为:
w1=[0.576, 0.302, 0.122]
w2=[0.088, 0.262, 0.112, 0.162, 0.376]
w3=[0.162, 0.088, 0.212, 0.362, 0.176]
w4=[0.274, 0.138, 0.376, 0.212]
w5=[0.336, 0.188, 0.224, 0.252]
w6=[0.564,0.436]
2.某制鞋企業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评价的模糊矩阵为
R1=
R2=
R3=
R4=
R5=
R6=
利用Sui=Wui〇Rui(i=1,2,3,4,5),得到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
Su1=[0.055, 0.233, 0.487, 0.188, 0.037]
同理得,Su2,Su3,Su4,Su5,Su6。由一级评价结果得到二级模糊矩阵R,利用S=W〇R,可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S=[0.100, 0.155, 0.328, 0.236, 0.181]。
设对应于各个等级的分数评价量化值为:(定义满分为100)V1=90, V2=70, V3=50, V4=30, V5=10。则经量化的风险值为:Z=45.13
对贵阳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发生一般。
五、结论
运用评价模型对某制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该评结果显示了对该企业的调研结果基本符合事实。表明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企业要承担将近50的风险。对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来说,这样的风险还是相当大。建议该企业在内部风险处理上要有相应的对策。
基于风险评价中许多不确定和模糊因素考虑,建立了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此算出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规避风险,并及时的调整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伙伴的协调程度,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旭梅,张巍,钟和平.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5):9-12.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
[3]凌鸿.企业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科技,2005,29(3): 92-96.
[4]郭伟,马可.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评价研究[J].企业管理, 2007,19:132-133.
[5]温磊,赵伟,王锐.供应链协同风险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3.
作者简介:凤 超,陕西宝鸡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