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音韵对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音韵学理论,从语言音韵角度,聚焦考查柳永《雨霖铃》及其与许渊冲英译本音韵的共性及个性。研究发现:第一,音节结构上《雨霖铃》及英译本韵腹和韵核使用中英相近的发音字母以保持最大程度的音韵相似性,运用响音性原理感性认知诗歌情感表达;第二,《雨霖铃》的韵脚及其许渊冲英译本的韵尾在音韵上符合各自的音韵规则,具有错落有致的音乐美。第三,柳永《雨霖铃》及其许渊冲英译本音韵节奏具有共性。
  关键词:《雨霖铃》;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响音性
  一、 英汉语音节结构
  英语的音节由音节首,音节峰和音节尾构成。以音峰为分界点,音节首相当于汉语音节的声母,音节尾相当于韵尾的辅音。音节的核心是音节峰,在汉语音节中就是韵母的元音部分。汉字音节一般包括声和韵两部分,韵头、韻腹、韵尾构成韵母,其中韵腹是每个音节中不可或缺的,而韵头和韵尾并不一定存在。
  中文的音节模式和英语音节模式在定义上存在质的差异性,但张吉生教授在1993年中提出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使这两者进行纵向比较成为可能。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图1),即用英语音节结构的模式用来分析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段。
  声母C和韵头M相当于英语音节中的音首,汉语音节中的韵腹V就是英语音节的韵核,汉语的韵尾E对应英语的韵尾。英语的押韵是由音节中的N (C)决定的,汉语的押韵是由音节中的V (E)决定的。就押韵原理而言,N (C)=V (E)。
  通过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分析,选取《雨霖铃》上下阕中典型的押韵词,归纳得出主要韵核是e、u、an。英译本中,发现主要的韵核为a、i、ei。通过纵横向比较发现,《雨霖铃》及英译本在发音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许渊冲巧妙地使在英文译本在不同时空和不同语言中和柳永《雨霖铃》建立了默契的共性。
  张吉生教授的英式语音节结构模式(O-R)表明音节结构的差异性会影响音韵的响音性,而响音性越强弱会影响到诗歌的情感表达的程度深浅。音系学家Jacques Durand(1990)曾经将英语音位分为10个等级。Jacques的元音响音度将英语元音的响应度划分为三个等级,i、u为高元音数字8表示,e、o为中元音9,a为低元音10。高元音响音度比低元音要低,即发元音时嘴形越大,响音度就越高;嘴形越小,响音度就越低。
  《雨霖铃》的押韵词的韵核主要是元音“i”“e”“o”“u”,属于中元音和高元音,开口小,响应度低。而这首词主要描写的是词人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蕴含着离愁。许渊冲的英译本韵脚主要是“元音 辅音”,元音以“i”“u”“e”为主,辅音以“t”“s”“d”“k”等轻摩擦音为主,相较于元音轻摩擦音的响音度更小,正好暗合了这首词的基调:愁苦。许渊冲的英译本将离别爱人的悲伤情感充分诠释出来,与“未道一离字却处处是离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韵脚韵尾
  在英式的音节结构下,《雨霖铃》的韵式可概括为:上阕aba/ccd/de/cff,下阕aba/cde/de/ghf /(同韵腹同字母表达)。《雨霖铃》的押韵结构可以体现偶数句末字押韵,上下阕的第一节韵式相同,此为节押韵,最为明显的是上下阕末句末字押韵。
  英语诗歌中韵的结构我们称之为韵式,其中有交叉韵(abab)、连韵(aabb)、括韵(abba)和三连韵(aaa)。许渊冲《雨霖铃》英译本的韵脚规律可纳为AABB/DEED/FHGGHF/MM/NN/KK/LL/OO,英译本使用了连韵、括韵、连韵的模式,体现了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形式多样且工整有序的音韵节奏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变化,除朗朗上口之外还给读者读诗美感可见其翻译的灵活性。
  三、 诗歌节奏
  文学上将声调分为平仄:“平”指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雨霖铃》的上下阕的声调变化基本一致,句末都以“仄”结束。仄声字是低调、抑调,故而“仄”奠定了悲伤压抑的基调。英语用轻重音来表现诗歌节奏,称重读与轻读有规律组合为“音步”。有四种常见的模式:①抑扬格:一轻一重;②抑抑扬格:两轻一重;③扬抑格:一重一轻;④扬抑抑格:一重两轻。许渊冲译本富有节奏,且一定具扬抑格的特征,诗歌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使其更富艺术情趣。
  四、 结论
  柳永的《雨霖铃》和许渊冲的英译本在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下具有的共性。响音性作为音韵的一种表达形式,流露出了诗人的情感。《雨霖铃》韵脚和许渊冲英译版的韵尾两者都符合押韵规则但形式上稍有不同具有个性。英译版的诗歌节奏符合英诗的轻重音规律与中文的平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而言之,许渊冲的英译本从音韵层面与柳永的《雨霖铃》是对等的。通过诗歌音韵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掌握音韵规则,翻译时能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达到“音美”和“形美”共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芳,党玲.《雨霖铃》两个英译本的韵律比较[J].长城,2011,10:185-186.
  [2]张吉生.英语音节内音段响音度的分布规律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02:83-86
  [3]辛红娟.文学翻译中的音韵美[J].山东外语教学,2003,03:90-93.
  [4]廖玉萍.从诗歌看汉英音韵学对比[J].湖北社会科学,2007,09:112-115.
  [5]斯笑彩.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01:149-150.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出发,深入剖析如何采取有效活动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掌握实践活动能力和语文知识,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实践;探究策略;评价;素养;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
摘 要:本文阐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的背景分析,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的定位,围绕数学教学功能定位,分析如何推进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内容与要求  一、对中职服务类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的两个背景  (一) 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在普通高考热急剧升温的情况下,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在普遍下滑,特别是他们的文化基础
摘 要:当今社会,心理问题正向低龄化发展,偷窃行为就是发生在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从身边的一例偷窃行为入手,浅谈了作者对此案例的分析处理、辅导策略以及案例反思。  关键词:学生;偷窃行为;案例分析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正在向年轻化低龄化发展。心理疾病的蔓延正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常做出违背思想道德规范的事情,偷窃,就是其中的一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并运用好预习单,将单元整合、目标导学、学法渗透、合作探究、拓展积累等预习方法与步骤预设其中,让学生有法可循,使预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预习单;设计运用  预习是学习的开端,是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知识点预先进行了解、求疑、思考的求知过程。预习单则是引领学生初次进入文本的“梯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并运用好预习单是保障学生课前先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
摘要: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学习数学某一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它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的一种素养。本文将以对数函数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中的探索、交流、反思,来培养、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自主适应与创新  什么是“核心素养”?是指学
摘 要:十一学校课改教改为什么能成功?他们自己总结了七大因素: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的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其实归纳起来就三点:一是改革之“道”;二是改革之“器”;三是改革之“法”。三者统一作用于面向撼动全盘又指向关键一发的改革,所以才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构架。  关键词:学校课改教改;理念与共同的价值观;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  一、 改革之道:夯实学校文化
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利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探究学习方式,重视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概念的建立、科学规律的发现、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提高科学实验课堂活动实效。  关键词:科学探究;知识构建;思维方式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参与活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油然而生。由于初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各异,在教学中需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分析、统计和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促进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材;活动;有效性;粤教版  目前,遵循教材“一标多本”的原则,通过审查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摘要:现代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民族音乐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承载着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品味、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标准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应坚持“理解多元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具体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策略,有利于
摘 要:一、 课堂教学结尾的意义  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美,保持兴趣永不衰竭,梳理归纳,提炼升华  二、 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三、 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技巧  归纳式结尾法、呼应式结尾、练习式结尾、指明规律式结尾  关键词:意义;基本原则;艺术技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常说要向课堂要质量,做事要“善始善终”,即开头开得好,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