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与电子技术、电工原理等课程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即计算少,理解多,动手能力训练的项目和要求多。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平时的技能实训与考核以及对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脑手结合进行学习。
一、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制订目标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历年来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第一章要求学生了解低压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使用与安装注意事项以及相近电器(如热继电器、熔断器和过电流继电器等)的异同点等关键知识;第二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控制线路,熟练画出典型的控制线路,根据具体要求设计一般的控制线路;第三章要求学生会读图、识图,学会故障分析,掌握故障排除方法;第四章要求学生掌握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用法以及电动机的调速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
1.常用低压电器的教学方法
(1)了解电器的基本结构。以速度继电器为例,运用实物讲解,对它进行拆装,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把拆下的零件与图片进行对照,并说出名称。这样,就可以快速记住低压电器,而不用死记硬背。
(2)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以接触器为例,把它的两端接上电压,立刻会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的触点复位。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接触器常开与常闭辅助触头的动作顺序,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其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掌握了。
(3)掌握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这是为以后学习控制线路做准备,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如按钮的手按符号等。这样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
2.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掌握控制线路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以分析具有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先引入点动控制线路,然后由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电动机连续转动呢?关键在于给接触器线圈持续通电。在按钮两端并联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可以解决问题,但控制线路又会出现不能停车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入停止按钮。控制功能满足了要求,再引导学生去思考电路是否完善,稍后提示应从加强保护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思考短路、过载、欠压保护是否完善等问题。
(2)工作原理分析。以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分析,方法是按图连接线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按钮、接触器动作,对电动机的转动,只要略加引导就能掌握工作原理。启动时,按下启动开关,接触器电动作,主触点与自锁触点同时闭合,最后使电动机转动;松开按钮,接触器仍保持吸合电动机持续运转(为了让学生体会点动与自锁的区别,对自锁触点一端引线进行通、断);按下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头断开,自锁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学生就可以用少量的文字和箭头把它描述出来,写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步骤如下:首先,画出正反转控制线路;然后,画一个反转控制线路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按钮同时按下,主电路出现短路怎么办”,引入连锁的概念,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其中的真谛。
3.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电原理图的方法。第一,分析主电路,主要看电动机的数量,由什么电器控制,具有什么控制形式;第二,分析控制线路,具有怎样的典型控制线路,如连续、正反转、多地控制等;第三,分析照明电路、指示电路。
(2)常见故障的分析。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模拟控制线路或实际的相关电气线路,由教师设计出常见的典型故障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断开电路中的熔断器,断开自锁触点,断开接触器线圈的电源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原理图进行分析,写出潜在的故障现象,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根据要求断开相关电路,把看到的故障现象与原理分析进行对比是否一致。通过这种学习,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有了以上知识作为准备,学生对于故障分析,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
(作者单位:沧州设备安装技工学校)
一、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制订目标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历年来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第一章要求学生了解低压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使用与安装注意事项以及相近电器(如热继电器、熔断器和过电流继电器等)的异同点等关键知识;第二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控制线路,熟练画出典型的控制线路,根据具体要求设计一般的控制线路;第三章要求学生会读图、识图,学会故障分析,掌握故障排除方法;第四章要求学生掌握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用法以及电动机的调速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
1.常用低压电器的教学方法
(1)了解电器的基本结构。以速度继电器为例,运用实物讲解,对它进行拆装,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把拆下的零件与图片进行对照,并说出名称。这样,就可以快速记住低压电器,而不用死记硬背。
(2)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以接触器为例,把它的两端接上电压,立刻会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的触点复位。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接触器常开与常闭辅助触头的动作顺序,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其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掌握了。
(3)掌握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这是为以后学习控制线路做准备,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如按钮的手按符号等。这样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
2.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掌握控制线路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以分析具有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先引入点动控制线路,然后由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电动机连续转动呢?关键在于给接触器线圈持续通电。在按钮两端并联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可以解决问题,但控制线路又会出现不能停车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入停止按钮。控制功能满足了要求,再引导学生去思考电路是否完善,稍后提示应从加强保护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思考短路、过载、欠压保护是否完善等问题。
(2)工作原理分析。以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分析,方法是按图连接线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按钮、接触器动作,对电动机的转动,只要略加引导就能掌握工作原理。启动时,按下启动开关,接触器电动作,主触点与自锁触点同时闭合,最后使电动机转动;松开按钮,接触器仍保持吸合电动机持续运转(为了让学生体会点动与自锁的区别,对自锁触点一端引线进行通、断);按下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头断开,自锁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学生就可以用少量的文字和箭头把它描述出来,写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步骤如下:首先,画出正反转控制线路;然后,画一个反转控制线路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按钮同时按下,主电路出现短路怎么办”,引入连锁的概念,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其中的真谛。
3.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电原理图的方法。第一,分析主电路,主要看电动机的数量,由什么电器控制,具有什么控制形式;第二,分析控制线路,具有怎样的典型控制线路,如连续、正反转、多地控制等;第三,分析照明电路、指示电路。
(2)常见故障的分析。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模拟控制线路或实际的相关电气线路,由教师设计出常见的典型故障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断开电路中的熔断器,断开自锁触点,断开接触器线圈的电源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原理图进行分析,写出潜在的故障现象,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根据要求断开相关电路,把看到的故障现象与原理分析进行对比是否一致。通过这种学习,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有了以上知识作为准备,学生对于故障分析,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
(作者单位:沧州设备安装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