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力拖动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与电子技术、电工原理等课程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即计算少,理解多,动手能力训练的项目和要求多。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平时的技能实训与考核以及对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脑手结合进行学习。
  一、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制订目标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历年来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第一章要求学生了解低压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使用与安装注意事项以及相近电器(如热继电器、熔断器和过电流继电器等)的异同点等关键知识;第二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控制线路,熟练画出典型的控制线路,根据具体要求设计一般的控制线路;第三章要求学生会读图、识图,学会故障分析,掌握故障排除方法;第四章要求学生掌握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用法以及电动机的调速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
  1.常用低压电器的教学方法
  (1)了解电器的基本结构。以速度继电器为例,运用实物讲解,对它进行拆装,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把拆下的零件与图片进行对照,并说出名称。这样,就可以快速记住低压电器,而不用死记硬背。
  (2)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以接触器为例,把它的两端接上电压,立刻会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的触点复位。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接触器常开与常闭辅助触头的动作顺序,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其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掌握了。
  (3)掌握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这是为以后学习控制线路做准备,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如按钮的手按符号等。这样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
  2.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掌握控制线路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以分析具有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先引入点动控制线路,然后由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电动机连续转动呢?关键在于给接触器线圈持续通电。在按钮两端并联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可以解决问题,但控制线路又会出现不能停车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入停止按钮。控制功能满足了要求,再引导学生去思考电路是否完善,稍后提示应从加强保护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思考短路、过载、欠压保护是否完善等问题。
  (2)工作原理分析。以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分析,方法是按图连接线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按钮、接触器动作,对电动机的转动,只要略加引导就能掌握工作原理。启动时,按下启动开关,接触器电动作,主触点与自锁触点同时闭合,最后使电动机转动;松开按钮,接触器仍保持吸合电动机持续运转(为了让学生体会点动与自锁的区别,对自锁触点一端引线进行通、断);按下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头断开,自锁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学生就可以用少量的文字和箭头把它描述出来,写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步骤如下:首先,画出正反转控制线路;然后,画一个反转控制线路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按钮同时按下,主电路出现短路怎么办”,引入连锁的概念,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其中的真谛。
  3.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电原理图的方法。第一,分析主电路,主要看电动机的数量,由什么电器控制,具有什么控制形式;第二,分析控制线路,具有怎样的典型控制线路,如连续、正反转、多地控制等;第三,分析照明电路、指示电路。
  (2)常见故障的分析。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模拟控制线路或实际的相关电气线路,由教师设计出常见的典型故障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断开电路中的熔断器,断开自锁触点,断开接触器线圈的电源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原理图进行分析,写出潜在的故障现象,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根据要求断开相关电路,把看到的故障现象与原理分析进行对比是否一致。通过这种学习,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有了以上知识作为准备,学生对于故障分析,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
  (作者单位:沧州设备安装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滚筒闸门运行过程中承受水压力及泄流情况较为复杂,缺乏精确的流量特性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力自动滚筒闸门流量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滚筒闸门过流能
职业学校仍沿用普通应试教育的模式办学。在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长此以往,造成教师职业倦怠,没有工作激情,学生厌学,流失严重。为此,学校要探索“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破解技能人才培养的难题。  一、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是根本  首先,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其次,职业教育必须以企业岗位要求为引导,实施“三个对接”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采取的新举措。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现状概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于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导致人才的浪费。这种
目前,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朝着多元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现状已不能适应市场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其培养的学生既要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又应具有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技术日益发展的步伐。  一、电子技术课的特点  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英语对话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无压力的状态下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本文对技校英语教学中英语对话讲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技校英语 实用对话 方法  英语对话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的极为有效的方法,是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技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