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措施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众多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降低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变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以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新教程;初中物理;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更多的是注重于传授物理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应遵从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突出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达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1
  ].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具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策略
  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上的学习过程[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来,达到有效快速的教学质量.教师在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实施以下相关的策略.
  1.物理课堂中教师实现物理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是跟生活实际现象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各种现象的规律总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物理知识跟实际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实现物理知识生活化.当学生发现所学的物理知识跟自己的生活情境如此贴近的时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力的摩擦力”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力的摩擦力知识跟生活中的物体构造联系在一起,如矿泉水的瓶盖上会有一些竖纹,鞋底也会有很多条纹,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这样水拿在手中才能拿的更稳,鞋穿着在路面行走才能不打滑.另外减小摩擦力的原理就体现在机械手表如果戴久了就要上一些润滑油,以达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活泼,更加快乐的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2.物理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优化物理课堂教学,首先教师是否有效的提问起着很关键的决定作用.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带动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给与学生去探索答案的正确思维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纸,向学生提出“如何使这张纸温度升高”的问题.学生会回答用火烤热.显然,这样的提问方式就不够清晰明确,就是无效的提问方式,那么学生的回答就会不够全面.若教师改成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哪四种方法可以使这张纸温度升高”学生就会回答:“用火烤”.“放在热水里泡”.“放在太阳下晒”. “放在手上搓热”.这样的提问就具有清晰明确性,能够带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给与了学生去探索答案的正确思维方向.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清晰明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3.物理课堂中师生关系转变,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模式
  新课程的改革,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新课程改革模式.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传授者,学生作为学习者,教师应跟学生建立彼此平等的友好式关系,多注重跟学生之间的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肯定,给予学生一定空间去思考.研究问题的答案.并且与学生一起合作.一起发展.一起进步,使学生真正的成为物理课堂上的主人[3].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跟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从而探讨出光是怎样传播的.给学生准备烧杯、水和筷子,当筷子放在空烧杯里的时候,筷子是直线的.而当筷子放在装满水的烧杯里的时候,从烧杯外面看筷子是弯曲的.那么学生就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当光射入水中的时候则会发生偏折,可以看到并不是一条直线,这就是光的折射原理.在课堂中教师发挥正确引导的作用,以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研究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二、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方向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体,教师课堂有效的提问并把物理知识生活实际化.改变传统初中物理教学单一乏味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汲取知识,以达到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立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3,10(12):55-56.
  [2] 王建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周刊,2013,46(1):103-104.
  [3] 顾柏桦.联系实际优化初中物理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8(9):9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