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例题功效 培养学生能力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2283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例题教学中,例题的选取与使用是关键,要使用好课本例题,深层理解与体会例题的功能与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例题”,要对例题涉及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善思能力,通过变式教学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与探究能力。
  关键词:例题教学善思能力应变能力探究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24-02
  
  数学中例题教学与概念、公式、定理教学一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而数学中例题、习题都是以前面学过的知识为背景,或组成重要公式原理,或抽象于客观世界的现实模型,其目的都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深化数学理论认识,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增强灵活创造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例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与桥梁。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完全受制于教,学生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教不应是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故而例题的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课本例题,培养学生善思的能力
  课本例题的选配是教材编审工作者们精心选编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例题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不应该就例题讲例题,应从深层理解与体会例题的功能与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例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与思路。
  如北师大教材必修4第80页例题3:如图1,A、B、C是平面内三个点,且A与B不重合,P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点C在直线AB上,则存在实数,使得,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特点为。
  (1)第一次探索存在性问题。
  (2)第一次进行较为复杂的代数证明。
  (3)本题具有较普遍的应用性与拓展性。
  由于本例题体现了多个“第一次”,因此,要求教师在利用本例题教学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理解实数(包括符号、范围);(2)分析证明的思路与方法;(3)例题结论的适当拓展。由于本题中涉及到很多向量间的关系,对于第一次接触到向量证明的高一学生来讲,要从诸多的向量中找到与结论有关的向量难度较大。为此,在进行这个例题的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将书上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而是要从证明的结论出发,将分析法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使证明思路很快找到。
  ①分析思路为:要证;
  
  
  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数,加深对向量共线与点C在直线AB上的位置的认识,体现数型结合的思想;
  ③引导学生发现结论的应用价值为可以用其判断三点共线;
  ④将结论进行适度拓展;
  若P为原点,=,则有,类似于中点坐标公式。
  若令1-=,则有,那么点A、B、C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此结论可以留作课后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索;
  本结论在空间向量部分还可以再一次拓展为,那么空间四点点A、B、C、D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本例题的学习,在训练学生思维水平与探究意识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 拓展课本例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学中除了要对课本例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之外,还应进行适当的拓宽与改造,使之在训练学生多思善变的能力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在进行北师大必修4第116页例题4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例题典型性,体会变量选取的优劣,是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
  授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如下两种解法:
  如图2,图3所示。
  方法1:设,则,
  则。
  函数关系式列出后,面临求最值的时候,大部分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方法2:设圆心为O,长方形面积为S,
  ∠AOB=,则,,
  ,
  经过变形后,最值非常好求。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变量选取的重要性。本次课后,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课后习题进行扩展,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圆的半径为R,在如下图形中,求其内接矩形的面积的最大值。
  通过变式的训练,留给学生思考与回味的时间与空间。
  
  3 系列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进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以及所学内容、训练目的的异同,可以选编系列例题,由浅入深地逐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探究意识。
  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必修一“对数函数”的教学时,选取了如下例题:
  若函数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由于学生刚接触函数不久,在解决此题时,主要会出现以下障碍:
  (1)部分学生对题意不理解,不能将其转化为正确的数学关系去解决。
  (2)大部分学生虽然能转化为数学表示式,但不能把握变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因而不能顺利求解。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对数概念出发分析题意,发现该命题与不等式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使问题得以解决(1)从二次函数角度考虑可以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小值问题(2)从转化主元的角度考虑可以理解为不等式对一切实数均成立;(3)从二次函数的图像考虑,转化为函数的图像均在x轴的上方,即。通过不断探究,使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方法,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巩固本节的探究成果,可选用系列练习增加训练的深度与广度。
  变式1:若函数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函数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函数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以上几例只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做法,总之要进行好例题教学,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开拓思路,培养能力方面下功夫,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解题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都得以提高,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逐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占溪.挖掘习题资源培养思维品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8.
  [2] 陈凌,宗平芬.再议“一题多解”及其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0.
  [3] 毛良忠.数学课堂教学要突出思想方法的回归中[J].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8.
其他文献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专业人士都
期刊
摘 要: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要以兴趣为火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发扬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缩小和学生的心理差距,做学生的朋友。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古语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以交际为目的使英语课堂达到实效。不断反思,力求完美。  关键词:和谐高效互动心灵交融民主平等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
目的对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54例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工作,其内容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现在社会要求很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做好常规性工作,更要做好毕业生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数控机床的日益普及,加工零件的形状难度越来越大,而数控系统本身具备的插补功能往往只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少数几种,当编程遇到椭圆、抛物线、曲面轮廓的零件时。运用这些插补就很难完成,宏程序就可解决这类问题,宏程序不但比CAD/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更快捷,反应更迅速,而且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宏程序这种强大功能,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本文介绍了数控宏程序的基础知识及在机械加
摘 要: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出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29-01 
在清初词坛,"稼轩风"有一种回归的走向,它表现为主体尚气、题材内容的拓展、作品风格的多样化以及清初词坛对"稼轩风"的主动接受.这一发展走向,与明末清初特定的时代环境有密
目前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为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将该病归属于本虚标实证,症状中的肝肾亏损与气血不足是其本,而风火痰瘀则属于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