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在体育学科中,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是体育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树立自身威信、激励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条件。在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用情感来改进体育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农村大学生 积极作用
一、情感教学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肯定地反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参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重视情感交往和进行终身体育活动,使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
二、研究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其前身是1911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是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院以女生居多,大部分学生来自苏北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偏低,体育技能掌握有限。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后聊天及相关调查问卷整理出目前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在当今时代,偏远的山区以及经济暂时落后的农村,大部分的家庭还是依靠孩子的书包来翻身,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浪费过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学校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等学府,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全力压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据调查了解,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尽管他们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农村中学也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念,但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很多农村学校里,学校领导错误的把竞技体育作为评价学校体育的标准,而对体育日常教学质量不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目前农村中学90%的体育教师来源于体育专业院校,理应整体素质是高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学习新知识,不注重身体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不重视工作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偏低。另外,学校对学校体育不够重视,导致了体育教师的没有地位,加之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形成了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教案的编写不规范,实用性差;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知识。
(四)体育教学设施严重滞后
正常的体育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农村中学里,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有些学校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有限、器材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
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农村大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和好奇,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坪,明亮的室内体育场馆都是高大上的场所。苏卫的教学条件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稍微再整一下那就更好了。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自然环境有了,那人文环境也很重要,建立一个和谐的体育集体,让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情感中进行学习,那就更享受了;有才的体育教师若能设计出故事化,假设化,或是摸拟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精神环境之中,运用联想、想象,带着忘我的、真实的情感去运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想让学生处于静止状态都难啊。
(二)体育教师用真情实感的体育教学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要想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中,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投入真情实感:得体的体育教学服装,姣好的体貌外形,优美的动作示范,柔美的语言讲解,充满情感地去认真授课,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受。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使他人发生同样的情感。学生积极好学的氛围也会传染给教师,使教师感到学生积极主动上进的情绪,教师会觉得有莫大的成功感。这样的课堂会良性循环下去。
(三)体育教师鼓励学生的同时适当的进行处罚
在指导农村大学生体育运动练习过程中,方法一定要得当:因为他们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父母的骄傲。当汇集到苏卫大家庭中会有很多的不适,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绩周边人都有,令其惶恐的是:他们有太多的不会尤其在体育方面,长期的不接触体育使得这些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低于同龄的城市学生,面对这些学生,应多鼓励,教会他们怎么自学锻炼,怎样短时间内提高相关的体育素质;应避免在众人的关注下挫伤学生的自尊情感,往往体育教师一句“你行的”让学生莫名的感动好长一段时间。作为教师的我,我惯用的办法是:对学生用力的点点头、轻轻的摸摸学生的头、对学生特意的微笑。当然对于素质不好也不想好好上课的学生在暗示无果的情况下,当众点拨批评不仅对其本人对其他同学的警示作用也很受用的,但是事后一定要沟通交流,帮其分析利害关系,如果情感到位的话,这个孩子将是你的忠实粉丝。
(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贴合学生实际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情感的发生也是一样的,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这样师生的情感一定要在具體的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注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生动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实践活动,这是教师传达情感,培养学生美好而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空口说教,可能一时有效,长时无效。学生只有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反反复复反复体验各种美好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逐渐学到知识,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才会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注重培养大学生审美教育
积极健康的情感往往都具有美学意义,因此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体育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意识,使他们能够用美学的眼光去发现体育运动中所蕴涵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美,以此来净化大学生心灵和情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如上课器材布局的环境美,队列队形的造型美及体操动作的力与美,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语言、仪态、教态的行为美,动作节奏、韵律的运动美等,都容易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
情感因素是打动人类心灵的秘诀,人类心灵的桥梁要用真情实感去建设,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情传情、以境传情、以理传情、以动传情,体育教师应学会合理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靳新鑫.浅谈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2] 戴德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3] 李玫红.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教育学文摘.
摘 要 在体育学科中,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是体育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树立自身威信、激励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条件。在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用情感来改进体育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农村大学生 积极作用
一、情感教学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肯定地反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参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重视情感交往和进行终身体育活动,使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
二、研究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其前身是1911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是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院以女生居多,大部分学生来自苏北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偏低,体育技能掌握有限。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后聊天及相关调查问卷整理出目前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在当今时代,偏远的山区以及经济暂时落后的农村,大部分的家庭还是依靠孩子的书包来翻身,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浪费过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学校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等学府,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全力压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据调查了解,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尽管他们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农村中学也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念,但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很多农村学校里,学校领导错误的把竞技体育作为评价学校体育的标准,而对体育日常教学质量不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目前农村中学90%的体育教师来源于体育专业院校,理应整体素质是高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学习新知识,不注重身体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不重视工作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偏低。另外,学校对学校体育不够重视,导致了体育教师的没有地位,加之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形成了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教案的编写不规范,实用性差;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知识。
(四)体育教学设施严重滞后
正常的体育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农村中学里,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有些学校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有限、器材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
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农村大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和好奇,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坪,明亮的室内体育场馆都是高大上的场所。苏卫的教学条件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稍微再整一下那就更好了。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自然环境有了,那人文环境也很重要,建立一个和谐的体育集体,让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情感中进行学习,那就更享受了;有才的体育教师若能设计出故事化,假设化,或是摸拟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精神环境之中,运用联想、想象,带着忘我的、真实的情感去运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想让学生处于静止状态都难啊。
(二)体育教师用真情实感的体育教学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要想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中,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投入真情实感:得体的体育教学服装,姣好的体貌外形,优美的动作示范,柔美的语言讲解,充满情感地去认真授课,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受。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使他人发生同样的情感。学生积极好学的氛围也会传染给教师,使教师感到学生积极主动上进的情绪,教师会觉得有莫大的成功感。这样的课堂会良性循环下去。
(三)体育教师鼓励学生的同时适当的进行处罚
在指导农村大学生体育运动练习过程中,方法一定要得当:因为他们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父母的骄傲。当汇集到苏卫大家庭中会有很多的不适,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绩周边人都有,令其惶恐的是:他们有太多的不会尤其在体育方面,长期的不接触体育使得这些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低于同龄的城市学生,面对这些学生,应多鼓励,教会他们怎么自学锻炼,怎样短时间内提高相关的体育素质;应避免在众人的关注下挫伤学生的自尊情感,往往体育教师一句“你行的”让学生莫名的感动好长一段时间。作为教师的我,我惯用的办法是:对学生用力的点点头、轻轻的摸摸学生的头、对学生特意的微笑。当然对于素质不好也不想好好上课的学生在暗示无果的情况下,当众点拨批评不仅对其本人对其他同学的警示作用也很受用的,但是事后一定要沟通交流,帮其分析利害关系,如果情感到位的话,这个孩子将是你的忠实粉丝。
(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贴合学生实际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情感的发生也是一样的,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这样师生的情感一定要在具體的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注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生动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实践活动,这是教师传达情感,培养学生美好而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空口说教,可能一时有效,长时无效。学生只有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反反复复反复体验各种美好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逐渐学到知识,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才会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注重培养大学生审美教育
积极健康的情感往往都具有美学意义,因此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体育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意识,使他们能够用美学的眼光去发现体育运动中所蕴涵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美,以此来净化大学生心灵和情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如上课器材布局的环境美,队列队形的造型美及体操动作的力与美,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语言、仪态、教态的行为美,动作节奏、韵律的运动美等,都容易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
情感因素是打动人类心灵的秘诀,人类心灵的桥梁要用真情实感去建设,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情传情、以境传情、以理传情、以动传情,体育教师应学会合理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靳新鑫.浅谈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2] 戴德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3] 李玫红.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教育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