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对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皮损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对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皮损改善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宏力医院皮肤科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12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联合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颈三针,中药组给予四红祛斑汤,针药联合组给予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均治疗2个月.对比三组疗效与治疗前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皮肤状态(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针药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针刺组、中药组的71.43%、73.81%(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分别为(1.16±0.38)分、(1.05±0.34)分,均低于针刺组的(1.57±0.54)分、(1.49±0.50)分、中药组的(1.42±0.49)分、(1.38±0.42)分(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LH、FSH、E2水平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T、SOD水平分别为(2.28±0.53)U/mL、(104.48±10.73)U/mL,均高于针刺组的(1.69±0.47)U/mL、(89.52±8.90)U/mL、中药组的(1.85±0.43)U/mL、(93.59±9.26)U/mL,血清MDA水平为(3.52±0.64)mmol/L,低于针刺组的(4.71±0.75)mmol/L、中药组的(4.47±0.69)mmol/L(P<0.05).结论 应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调节性激素表达,减轻皮损情况,改善皮肤状态,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对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报道2021年5月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收治的l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男,57岁.咳嗽伴痰中带血2周,胸部CT示左下肺前基底段不规则斑片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mNGS)见大量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序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得组织病理示淋巴上皮瘤样癌.行左下肺切除术,术后予以化疗和免疫治疗.此病咳嗽为最常见症状.CT大多数表现为胸膜附近的孤立性肺结节或团块影.特征性病理学表现是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DPN)病人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共260例,其中观察组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病人(n=128),对照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n=132).收集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