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上的血色翡翠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缅北部克钦邦的帕敢镇,拥有缅甸最为集中的翡翠矿区,玉石产量约占世界市场的90%,每年产值约达300亿美元。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条蓬勃发展的产业链背后,堆砌着众多捡玉人的尸骨……
  2020年7月2日早上6时30分左右,缅甸帕敢镇内一翡翠矿区发生大规模塌方,造成174人遇难,20人失踪,55人受伤,这是迄今为止缅甸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矿难。7月底,政府开始进行抚恤赔偿,社会福利救济与安置部为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发放抚恤金50万缅币(约合人民币2500元),向每位伤者发放30万缅币(约合人民币1500元),而具体事故原因和对相关责任人的调查,还在持续进行中。
  实际上,帕敢发生矿难从来不是一件新鲜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相关新闻,伤亡或大或小。在此之前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2015年11月21日那场导致上百人死亡的玉石矿难。每当有矿难发生,人们谈论着死伤,然后遗忘。对于那些没有工作机会和选择权的劳工来说,尽管矿难无情,但他们依旧前赴后继——不论男女老少,都从没有技术门槛的捡玉做起,期待有一天能突然改变命运。毕竟,在帕敢玉石矿区,除了灾难传闻,更多的是暴富神话……
  帕敢矿区富有的矿难高发地
  帕敢翡翠矿区坐落在流经缅甸北部山地的雾露河上游西岸,是全球知名的翡翠产地,开采历史悠久。这里早在明代就有开采翡翠冲积砂矿的史料记载。经过长时间开采,如今的帕敢矿区到处是“窟窿”,河床两侧的山坡显露,鲜有绿植存在,加上总是灰沉的天空,仿若来到了荒凉的火星,一片死寂。
  此次矿难发生在帕敢的一个露天矿坑里,矿坑底部有一个小型湖泊。事发当天,持续不断的暴雨天气造成湖泊附近的一个废弃土堆突然出现山体滑坡,泥石顺着地势冲入湖泊,大量泥土和雨水涌进坑里,不到30秒,原来的湖泊就被泥石填满,扬起巨大尘土。随后两侧山体塌陷,形成泥石流。灾难发生时,大量矿工顺着湖泊一侧未坍塌的山体向高处逃生,但由于泥石流速度过快,很多人都在瞬间被泥水淹没……
  在此之前,帕敢矿区就有过多起塌方、滑坡事故。据媒体调查发现,仅在2020年上半年帕敢矿区就已发生过3次事故:2月10日,缅甸克钦邦帕敢地区出现岩体坍塌,导致6人死亡:4月20日,帕敢一个旧玉矿场内的崖壁发生塌方,致使1名男子死亡,多人失踪:6月23日,帕敢一矿场发生塌方事故,15名捡玉人、淘金者被冲入旧矿场的积水池,致使2人死亡,6人重伤。缅甸自然资源管理研究院学者Maw Htun Aung Lapha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因为过度开采和非法开采猖獗。”
  卫星地图显示,由于过度开采,帕敢地区大部分面积为裸露黄土,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处形成深坑,加上缅甸暴雨多发,很容易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缅甸媒体称,在帕敢矿区周围有多座堆积的废弃土堆,每到雨季,被雨水冲刷后的废土层会变得十分松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塌方、泥石流。因此,当地政府会在雨季暂停矿区作业3个月左右,譬如,2020年缅甸资源与环保部于6月26日发布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至9月30日,暂停克钦邦翡翠矿区采掘作业。讽刺的是,通知发布后,很多开采的机械依旧“大摇大摆”地工作,来自全缅各地的捡玉人仍络绎不绝。
  但凡对缅甸翡翠行业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帕敢矿区是一片富有的危险之地。这里每年产值约达300亿美元,来此的外地劳工约有30万人,他们分别在玉石区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非法开采、在廢土堆中寻找毛料、在开采区块寻找玉石等。每天都有一大群捡玉人跑向矿区内正在倾倒砂石的卡车,靠从采矿公司丢弃的矿渣中寻找翡翠为生,盼望着淘到昂贵的玉石,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暴富神话”奔涌至此的捡玉大军
  2020年7月5日,当局调查结果显示,这次矿难事故中的死伤者均为非法捡玉人,缅甸政府委员会发言人对此称:“他们的贪婪和违章操作是造成死伤的主要原因。”此言一出,立即在社交网络上掀起波澜,民众失望和质疑的声音扑面而来。
  “如果有其他选择,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捡玉?”学者MawHtun Aung Laphai无奈道。缅甸政治环境复杂、社会动荡,多个军阀势力连年冲突不断,就业机会匮乏——贫穷,成了大多数缅甸人的常态。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缅甸的翡翠业发展迅速,为很多人提供了生计。那时的帕敢还有绿树覆盖的青山,城区活力十足,街上熙熙攘攘,你想要的任何玉石奢侈品都能在这里买到。当时开采翡翠的主要工具是手,所以每次会雇佣上千个工人,这种模式虽然对环境伤害较小,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是效率极低,后来在技术的冲击下,最终被机械开采所替代。直到1995年,缅甸政府出台了翡翠开采法案,正式将一切使用传统手段采矿的人驱逐出去,传统矿工彻底被推向了边缘。
  由于帕敢地区管理松散,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落到实处,机械开采后没多久,就出现了乱倾倒废渣的问题。许多采矿公司在无视环境法规的情况下倾倒废渣,形成了山脉一样的废渣堆。雨季的暴雨会让废渣随雨水流动,造成极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堰塞湖或者塌方。但与此同时,这些废渣堆也促进了捡玉人的诞生。
  一般来说,在帕敢的开采公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风险投资,与政府签订协议:二是“私人授权”的低产量公司,只提供资金和设备,然后雇佣当地人开采,最后将收益分成。这些当地人通常在废渣堆里用手筛捡出玉石,领取固定薪水,也可以在公司许可的范围内或已开采过的矿场里自行开采,将捡到的玉石上交,如果成色上佳,他们还能得到一定的分成,捡玉人由此而来。捡玉人没有任何正式的职位或官方授权,属于矿区的灰色地带,后来发展到只要捡到玉石,就可与公司或商贩交易。
  在帕敢的废渣堆上,流传着不少一夜走上人生巅峰的神话,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捡玉大军”。2018年1月,一家开采公司在倾倒废渣时,倒掉了一大块翡翠原石,后被一个捡玉人发现。双方经过谈判,开采公司最终以12亿缅币(约合人民币600多万元)的高价从捡玉人手里赎回。MawHtun Aung Laphai说:“这就像买彩票一样,每个人大概有万分之一或者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中奖。”他补充道:“但对于大部分挣扎在贫困泥潭中的捡玉人来说,不一定非要成为百万富翁,只要能拿到几万块够开店的小钱,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许多公司不会给捡玉人提供任何防护措施,他们自己会带一些旧布,绑在脚或腿上,减轻长期站在碎石里的疼痛感,然后在废渣堆下用塑料片和细木棍支起一个简陋帐篷作为休息站。由于没有官方授权,出现伤亡事故时,大多数捡玉人通常会找当地组织来协助谈判,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机制,没有法律效应。赔偿金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事故地点、时间、过程以及身份,比如有的伤亡者在帕敢没有亲戚、没有社会背景,那么家属得到的赔偿就会很少,可能只需要几十万缅币(约合人民币几千元)就可以息事宁人。
  据媒体调查显示,除了防护设备匮乏、机械过度开采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毒品泛滥也夺去了很多捡玉人的生命。数据显示,在帕敢矿区内,约有70%的捡玉人处于抑郁中——他们从事重劳力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如“大海捞针”似的寻找玉石,一次次的挫败让他们找不到脱离贫穷的出路,加上毫无管制的毒品交易,人人都可获得廉价的海洛因……所以吸毒,成了很多捡玉人逃避现实的方式。缅甸民族院克钦邦议员Hkyet HtingNan就曾说:“这里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却从未给开采的人真正带来过福利。”
  翡翠诅咒神秘而活跃的利益链
  在过去5年里,Maw HtunAung Laphai作为缅甸自然资源管理研究院的区域经理,多次抵达帕敢矿区,接触当地政府部门、大量采矿企业和捡玉人。他希望利用公开的采矿数据、自然资源联邦制等方式,来提高治理透明度和推动问责政策的改革。可惜的是,四处奔波换来的结果并不如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曾希望自己能帮助那些被践踏的捡玉人,让他们也能从翡翠带来的财富中受益。然而这几年里,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对抗‘弗兰肯斯坦’(一部科幻电影里永远不死的科学怪人)一样,没完没了地去填充一个无底洞……”
  Maw Htun Aung Laphai一直在强调,这次的矿难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事故,是行业管理机制以及現行制度的漏洞导致了它的发生,但同时,这些漏洞又是维持现有大型采矿公司利益的必要条件。所以,若要作出改变,单凭Maw Htun Aung Laphai个人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从事翡翠行业的人来说,帕敢矿区既神秘又活跃:神秘在于此地难以追查的产业利益链,以及矿区所处的克钦邦长期面对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之间的军事冲突;活跃则在于大量的翡翠交易和猖獗的走私活动。帕敢矿区被公认为是缅甸军方持有,为军方裙带企业带来了巨大收入,同时也被认为是克钦独立军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非政府组织GlobalWitness曾在2015年发布了一份名为《翡翠:缅甸的国家秘密》的报告,其中列举了帕敢矿区最具实力且最受益的采矿公司,并根据资金、社会背景将它们分类为军队和执政党家族企业、军方企业、亲信企业、毒枭企业等。
  这些企业在缅甸前军政府颁布的1995年《缅甸采矿法》的“保护”下,在帕敢地区拥有优先且不受限制的开采特权,并几乎不受政府部门和公众的管理监督。另一方面,帕敢矿区资源利益的分布不均匀、分配不透明也持续阻碍着近几年缅甸民盟政府与克钦独立军组织之间的和平谈话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帕敢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变得愈加不稳定。
  Maw Htun Aung Laphai现已辞去资源管理研究院的工作,转而向消费者“进攻”。他希望将矿难背后的真相曝光出去,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这些翡翠究竟是怎样来的,并让他们了解到那些矿工、捡玉人的处境,从而避免买到“沾满鲜血”的不正规翡翠。
其他文献
新苑小区杀人事件  晚上十一点,刑警大队队长陈颂还窝在沙发里翻看手机上的社会新闻。妻子洗漱完毕,过来问道:“你还不睡呀?”陈颂说:“再过会儿吧。我怕有事儿,躺下再起来,麻烦。”妻子就笑:“现在社会秩序这么安定,哪有那么多案子呀!我看呀,你该琢磨琢磨你失业了该干什么去。”  陈颂正想给妻子开个玩笑,手机忽然响了,是值班室的号码,他心里说了声不好,赶紧接听。值班员报告他一个消息:刚接110报警,在新苑
2015年5月,IS在叙利亚的战火,烧到一个叫巴尔米拉的古城。  政府军败退那天,82岁的哈立德·阿萨德,正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争分夺秒将古城内的文物转移至安全地带。  当最后一批文物装车后,阿萨德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年事已高的他,没来得及逃离战场,不幸被捕。  IS用尽各种方式,逼迫他说出文物下落,但这位博物馆馆长,无论受到什么酷刑,都没有吐露一个字。IS没有那么多耐心,也想给全世界一个震慑。8月,
1971年,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淖,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去中国打破外交僵局。但是,由于长期的外交隔绝,他们对红色中国很陌生。在去北京的诸多准备事宜中,基辛格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见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要磕头。  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首先,这场秘密外交基本上是按中国提出的条件进行,即美国特使去北京,而不是周恩来到华盛顿。由此,他们的理解是,中国领导人允许他们以外国使节拜会中国朝廷的
徐静,武义312路公交车女司机,身着橙色的呢大衣,手上戴着白色手套,手把着方向盘,车开得稳稳当当。春节假期,来武义旅游的人挺多,大部分坐的是高铁,徐阿姨的312路公交车就负责载送这些游客,“因为我们这条线路到高铁站,这几天乘客还是比较多的。”刚开完一轮,徐阿姨准备在休息室稍作休息。这个春节,徐阿姨过得和平时一样,早上五点便起床,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家,寻常人七天的假期,徐阿姨却只休息了一天,走亲访友也
几年前,与徐华同餐,知道是同乡,字写得很好。近日道友曙光携来《清风徐来》徐华书法作品集,展卷而来的是南园花开,北圃果红。朋侪之间少见之真功夫也。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冲淡”一境,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深美的层面,考量事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也可说是人与天地认同的一种智慧尺度。深山大壑间的轻轻流水,高空中一行鸿雁鸣咽低鸣,往昔岁月不经意的一次邂逅,曾经某个深夜的一段幽梦,也可说是一种人生风度、
2017年10月1日,早晨。天津市东疆湾沙滩公园。一个剪着平头、干净阳光的男孩,在十几个俊男靓女的包围下,单膝跪地,左手托着一只盒子,右手将盒盖打开,露出了里面的白金戒指。他郑重地向面前的女孩求婚:“小芊,嫁给我!”周边响起热烈的欢呼声,小芊的脸也变得绯红。  女孩的全名叫杨小芊。一年多前,她还是一个将自己“囚禁”在无声的世界里、不敢直面现实社会的姑娘,每天只与那些冰冷的微信字符打交道。她是如何被
中俄边陲上的黑龙江省东宁县,留下了1943年八路军战俘组成的“特种工人”暴动的痕迹。这批起义的战俘,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秘密部队。  发起对关东军的最后一战  1943年,由于日军在东北地区多年空前的残酷“扫荡”,东北抗联主力退入苏联境内,改编为由周保中将军担任旅长的东北抗联教导旅。这支部队在1945年8月和苏军共同发起了对关东军的最后一战,并胜利归国。最早注意到东北抗联教导旅有一支秘密部队
车祸疑云  弯月孤悬在夜空中,笔直的公路穿过连绵起伏的丘陵,路上车流稀少,光线幽微。  因为第二天还有一个病理会议,省医院的医生丁忧和男友许靖南连夜开车回城。夜间开车非常无聊,也容易走神。  “停车!”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丁忧百无聊赖地看着外面,忽然大叫一声。因为车速很快,许靖南又开出去将近一百多米才将车停在应急车道上。  “怎么了?高速路上不能随便停车的。”许靖南问。丁忧打开车门,急匆匆地走下去:“
船 票  风流坊是听戏的园子,擲金楼是赌马的场子。  玉楼春和董袖尘是风流坊的两大台柱子。日军围城,戏班要搬去南京,今天是她们在天津唱的最后一台戏。  那五爷正躲在风流坊的屋檐下听戏,冷不丁二楼顶上开了一扇窗,一盆凉水刷地倒了下来,淋得那五爷浑身一个激灵!  玉楼春瞪着一双杏眼,喘着怒气,死死地盯着那五爷:“老娘给你的船票呢?”那五爷闻言,梗着脖子叫道:“被爷扔了!”  “你早就不是爷了!一个拉黄
星星为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