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当此刻犹自“耍花枪”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候了,收起文艺家的高傲和虚浮,沉下身子,想想受难的同胞、想想奋战的卫士吧,“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们的文艺家要建树文艺的正能量。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主流文艺界也担当起了“轻骑兵”的职责,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由衷地赞美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鼓舞着士气,增添着信心。
   但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文艺界的一些“陋习”。像“韩天衡篆刻”事例,据称其“一般不主动刻章,但近日被钟南山先生刷屏,又从新闻上了解到钟南山院士所言所行,为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所以破例篆刻一枚”,并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刻意宣传。这个事例就无异于“耍花枪”,言在彼而意在此,虚晃一枪,骨子里是在张扬个人的艺术名声。《人民日报》随后以“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为题进行了抨击。
   无独有偶,云南彝良县文联主席陈衍强做了一首诗《仰望天空》,“公然拿同胞的灾难恶意调侃”,他自己辩解说那只是一个反讽,但触及了国人的良知底线,遭到文艺界一致挞伐,联名致信中国作协要求“尽快撤销陈衍强会员资格”;还有那个所谓要“感谢冠状君”的“文艺家”,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耍花枪”,貌似标新立异,其实是花架子,掩盖不了他们艺术上的浅薄和道德上的缺失。
   文艺自古就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文艺家历来讲良知和担当。杜甫当安史之乱时候流离陇蜀不忘家国,“书时记朝夕”,把唐王朝由盛转衰时刻的大情小事“毕陈于诗,......号为诗史”,他自己困顿不已还拳拳忧国爱民,故当得起“诗圣”名号。抗战时期,已经蜚声国内的作曲家冼星海来到延安,感召于黄河奔腾的气势,感召于延安军民抗敌的斗志,在民族危亡关头抱病完成了旷世经典《黄河大合唱》,据称周恩来看过演出后题词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冼星海不愧为“人民艺术家”。
   今天,我们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党中央号召全国一盘棋,要让亿万只手紧握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各行各业,各尽其责。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是为“尽本分”。
   近日读到几名在校大学生的诗作,其中一首《我是一件防护服》印象深刻:
   忽然之间
   人们开始将我争抢
   我不知原因
   却不迷茫
   于是我奔赴战场
   方才明白
   一群群白衣天使
   需要我们护航
   我被其中一位穿在身上
   明显感受到
   她那瘦小的身躯里
   翻涌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她的汗水浸透了我的胸膛
   她的热血在心口燃烧
   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与坚强
   她说“就让我们为病人筑起一道围墙”
   我果断地答应了她
   因为我深深懂得
   此时此刻
   只能由我来做她的肩膀
   我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后背
   都写上了白衣天使的名字
   他们互相鼓励加油
   势必要让病魔早日灭亡
   我看见火神山与雷神山耸立
   我听见一例例治愈的消息
   接二连三的口罩与护目镜兄弟来到医院
   飞机与汽车都在输送海内外捐赠的防护用品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危难关头中国人绝不糊涂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托起一片星空绚烂
   没有迈不去的坎
   没有过不了的关
   等到鸟语花香的春日
   那时候的武漢
   樱花盛开
   灯火璀璨
   作品撷取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角度一防护服,以拟人手法、第一人称展开,表达了众志成城灭杀病魔的慷慨意志和必胜信心。作品以细节的刻画感人:“她那瘦小的身躯里/翻涌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她的汗水浸透了我的胸膛”;作品以坚定的自信感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迈不去的坎”“没有过不了的关”;作品以自觉的担当感人:“此时此刻/只能由我来做她的肩膀”。也许这个作品在韵律节奏上还有待打磨,虽能力小,但境界高,她没有“炫”技术,耍花枪。
   这个时候了,收起文艺家的高傲和虚浮,沉下身子,想想受难的同胞、想想奋战的卫士吧,“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们的文艺家要建树文艺的正能量。
   周世伟
   重庆人。宜宾学院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学评论专委会副主任,宜宾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其他文献
刘琴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天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草书研究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四川女艺术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家,蜀都书画院画家,艺术村画家。   “自在于其中”,在西方现代绘画中,是一种艺术理念。它要求画者不是平面的、直观的描摹对象,而是直接进入画面之中,反映出自己在三维、四维时空的切身感受。其中,既有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有空间的分割、穿插乃至
作为一名年逾古稀的老翁,我从出生到现今将近跨了一个世纪,从民国年间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新年,每一个时期的“年味”都让我回味无穷、感慨万千。近年来,我创作了围绕“年味”的10余幅风俗画,纪念老“年味”、讲述老“年味”,以传承“我们的节日”——春节。  我记忆中的“年味”  我记忆中的“年味”是我家乡流行的一句话“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农历冬月
在中国城镇化趋势下,时间争先恐后地粉刷着城市,不断刷新的精神意志在空间和时间中切换,构成了庞杂无序的城市化现象,我们来不及思考和定位,又被下一波洪流冲向了另一个彼岸。我也就是这样在多重身份挤压下成长起来的摄影师,与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社会逻辑经历,我是一个“守旧”的人,希望通过影像停下来思考如何传承和探索传统民俗文化。  三维·影像的性格  我爷爷也喜欢摄影,他是一个医生,尽管生活拮据,但还是买了相机
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四川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年),教育部学位论文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上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论,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回归原境,致力于拓展、深化乾嘉考证之法。现已出版《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渊源考论》《谢赫“六法”义证》《迈往凌
作为《现代艺术》创刊20周年系列策划(2020年8月——10月),本期杂志“策划”栏目特别携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刺绣、织锦艺术家、剪纸艺术家各20位(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继续为读者联袂呈现在民间文艺领域里一直默默奉献、传道授业解惑的“守艺人”的优秀作品,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民间文艺,重视民间文艺,参与民间文艺,传承民间文艺,这也是杂志社的“策划”初心。  2000年10月,《现代艺术》正
朗诵|王志   都说太阳美,   她的光芒穿透黑幕,她的能量哺育万物;   都说月亮美,   她的浪漫让人遐想,她的故事世代相传;   都说鲜花美,   她的色彩缤纷美丽,她的芬芳沁人心脾;   都說大地美,   她的果实丰硕甘甜,她的胸怀博大精深;   但我觉得你最美。   虽然护目镜遮住了双眸,   但遮不住你找寻最隐蔽的敌人;   虽然大口罩挡住了双唇,   但挡不住你滚烫的话语抚慰无助的人
张建平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画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特聘画师。   其作品雄迈、浑厚、硬朗。在大尺幅、大笔触间,墨酣笔畅,多有饱满之态;恣意自在,常显潇洒之机。可谓:墨象磊磊,意象凜凜,被誉为:是一位真正画出了西藏精神的画家。  多年来,张建平都在默默地画画,不事张扬,从没有歇息过。不过,他只想画心中想画的画。   他有这个本钱。他的父母是第一批进藏的大军,身不由己中把他生在了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德阳首席技师。  擅长绵竹年画传统制作技艺,将古版拓创与水墨手绘完美结合,以中国传统画技法创作新年画,自创了“墨彩年画”技法,开创了“墨彩年画”的新典范,是绵竹年画的代表性人物,拥有新派年画识别标志——国家注册商标“胡美人”。  作品《一子多福》获第六届
佚名《美丽家園》  佚 名  作品来自阿坝州阿坝县。
唉,今天的数学又得了个“中”,我的运气就是这么差劲,很影响我的情绪。  下课后,柳叶子来叫我出去玩,我没心情。“唐豆,你病了吗?”柳叶子问。  “没有,我不想出去。”我趴在那里,一动也不想动。我要是一头小猪该多好,吃饱了可以睡觉,没人会嘲笑我。我吃呀吃,吃得圆滚滚的,小孩儿们还会拍着我的肚皮说:“这只小猪好可爱呀!”  不过,现在让我当一只小猪我可太不甘心了,大家都那么优秀,为什么就要我当小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