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丰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目前,我国约80%的中学生在农村,他们健康的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先天不足,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但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能怨声载道,应该就地取材丰富我们的体育教学。
  关键词 就地取材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要体现。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技巧,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学由于经费紧张,基本的体育器材缺乏,场地设施非常有限,从而造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落后,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在此,我就针对如何就地取材来丰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首先,要端正体育教师自身教学态度。勇敢面对落后的条件,教师应摆正自己对教学的态度,不应该随条件的落后而放松教学,“放羊式”、“体育课集合、解散、自由活动”等教学方式是不行的。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是师傅、是教练、是运动员、是哥姐的形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天然的、客观的,他们的运动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各不相同。面对如此复杂的对象,教师应树立以拥有教学技能为主优于拥有运动技能为主的正确态度,努力钻研教材,博览有关书籍,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
  其次,对于贫乏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教师不应该对此无动于衷,认为这是社会和学校的问题。而应该积极对待,充分利用农村的环境特点,尽可能形式多样地改变眼前不足的场地、设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象力,甚至可以利用有些学生家长的技能,不断改善体育设施。如学校没有单杠,教师可在两棵树之间架一根适宜的钢的水管或木棍充当单杠;没有接力棒,可用适当的短木或竹子锯成与接力棒一样长,再把一半涂上红色,一半涂上白色即可;没有足够大的运动场地,可利用农村小道带领学生进行跑步训练;再可利用农村山坡路进行登山练习耐力、磨练意志。总之,要尽力突破学校场地设施不足的限制,充分利用一场多用的条件,丰富自己的教学。
  第三,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尽最大可能做到一器多用。如跳绳,除了传统的单人原地跳绳和多人行进间跳绳活动,还可以利用它们做些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五环跳绳,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五组,左右间隔一臂,原地跳绳。教师鸣哨后,迅速将绳柄取掉,将绳依次结成一个圈,而且每组要相互配合组成奥运图案“五环”。“传递火炬”,把学生分成四队或若干,每队持一短绳,在教师下达口令后跳25次短绳,跳完之后把绳传递给下一个人,依次类推,最后一名队员跳完之后将绳的柄取下依次传递给排头的同学,以绳柄当火炬,哪组最先把火炬举起获胜。
  “双胞胎接力”,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或若干,鸣哨后,每两人为一组,每组跳五次绳,跳完之后将绳依次传下,先跳完的队胜。“越过岗哨”,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间隔2-3米,排成一路纵队。各队第一人与第二人各持绳的一端,面对本队队员,站在队前,教师发令后,持绳队员到排尾后,第一人留下站在队尾,第二人持绳跑回排头,与人共同持绳继续向排尾跳去,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跳完的队获胜。通过一器多用,同样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由于场地、器材因素的限制,在不能充分开展较多的活动项目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对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的再创造,或身边朋友常玩的一些活动加以改造,从中获得更多的教学素材。如“触电”的活动,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在操场上任意选两棵距离较远的树(或以跨度较远的两个学生)为“电源”,两组分别站立其中的一棵树旁,教师发令甲队先出一人,乙队也出一人,乙队的后出的“电”更足,去追甲队先出的一人,在一定的时间内乙队的同学若追不上甲队的同学,则甲队先出的同学为胜,若乙队的追上并触摸到甲队的同学,则甲队的同学“触电死亡”,乙队的同学胜,依次类推,结果看两队“死亡”的人数少的一方为胜。
  又如踢毽子,这是一项培养和比试技巧的游戏,简单易行。毽子可用一撮鸭绒毛和两枚铜钱、线制成,可用脚尖、脚侧、脚背踢出十几种花样。毽子可由学生自制或由家长做好,带回学校,教师也可自制。一般由双人对赛,也可分组对赛。通常的赛法有“十席”和“五席”两种,既每种花样踢十次或五次,以累计踢完花样者为胜。负者必须给胜方“丢毽子”,毽子扑空,负方才有机会将所缺的花样及次数补够。
  再如跳跎跎。这是一项培养和比试平衡技巧的体育游戏活动。玩时在空地方划一大方块,在大方块里画上若干小方块,在小格子里扔进一个沙包或石子,先踢完所有的方格为胜。这项活动简单易行,而且不论学生人数多少。教师可根据学生人数多少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学生就划多少小方块。小组构成应是男女搭配,在年龄、性别、技巧上应搭配得当。每个小组可由教师指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监督并记下名次。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先讲明游戏规则并现场示范。活动中,教师应巡回进行指导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时应侧重对各小组的正面评价为主。
  总之,面对农村较落后的体育教学条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思想理论,专业水平等方面拓宽教学素质,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体育人材,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础的技能技巧,从体育、德育方面进行教学,为体育教学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与普及尽心尽职。在现有的条件下,就地取材,充分发掘一些民间体育活动或学生身边常见的游戏进行再创造,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参考文献:
  [1] 史春元,李彦生.什么是好的体育教师[J].体育教学.
  [2] 杨月敏.体育教学安全十部曲[J].中国学校体育.2002(4).
  [3] 毛振明.漫谈什么是好的体育教师[J].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从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学校足球教学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条件的准备以及教学程序的实施三个方面入手,系统的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学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以期能够对学校足球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合作学习模式 足球教学 学校体育  一、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学校足球教学时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相应的提高,以及人们休闲、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休闲活动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学会休闲,享受生活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永恒的主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的体育教学如何在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完成由传统体育教学向休闲化教学的转变,是高校体育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问题。文章在简要阐述了元认知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几点策略,希望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元认知能力 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  元认知作为一种个体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随着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篮球作为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已经在各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广泛开展。在这一背景下,想象训练的思路被越来越多的篮球老师接受,旨在改进篮球教学,促进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篮球教学中想象训练思路的多年高校体育教学经验,对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通过现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存在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  一、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