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炭加热过程颜色特征与14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大黄炭中14个成分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分别对18批大黄原药材于不同温度和时间加热后,对其中14种共5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包括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5-HMF)、5种游离蒽醌、5种结合蒽醌和2种番泻苷.采用样品颜色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时发现18批样品可聚为5类,以传统性状“表面焦黑色,内部深棕色”为标准,A~D类样品炭化“不及”,E类样品炭化“适中或稍过”.对应成分番泻苷和结合蒽醌呈单向递减模式,游离蒽醌、没食子酸和5-HMF含量呈先增后减模式.结果 表明样品炭化“不及”“适中”和“稍过”时样品中游离蒽醌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大于大黄原药材的含量,番泻苷和结合蒽醌都低于大黄原药材的含量.所研究样品成分含量的2种变化模式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更加全面地从化学表征的角度评控不同加热条件对大黄炭的颜色和含量以及其他炭药的含量变化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对于企业来讲,营销策划工作处于战略性位置,营销策划活动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的最大化,甚至产品的命运.因此,在教授中职“营销策划”课程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
期刊
针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穿心莲药材和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对其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穿心莲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采用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