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扩张:缘起、困境与反思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典型,国际教育产业为其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在产业化进程中,澳大利亚高校对于国际学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自道金斯改革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被分化为一个高度管制的国内学生市场和自由放任的国际学生市场,在公共经费匮乏和大学排名的压力下,扩张国际教育产业成为大学经济理性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对教育经济价值的强调和市场效率的过分倚重,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教育目的多方面的质疑,也导致一场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危机.
其他文献
人们所熟知的所谓"钱学森之问"实际上并不存在,也不成立,它是由他人借钱学森之名提出来的,并不符合钱学森的本意,也是对教育与社会基本关系的曲解。钱学森真正的心中之问,与其说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如说是为什么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在钱学森看来,造成这一问题的社会性根源主要是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学术自由和教育民主的缺欠。深刻领悟钱学森的心中之问,既有助于认识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有益于在教育与社会基本关系认识上坚持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