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运用几何画板优化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对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降低高中数学教学难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存在积极影响。基于此,联系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几何画板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几何画板;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一、 引言
  几何画板(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产物,由美国KeyCurriculum Press公司研制而成,并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等学科教学中。随着中文版几何画板软件的发行与推广,几何画板以其所具有的编辑功能、函数与几何作图功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成为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重要工具,在推动课程教学优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强调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应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几何画板的研究,以通过几何画板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运用几何画板,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
  在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前提,也是基础。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赶到吃力陷入学习困境,降低学习信心。对此,教师可合理利用几何画板,将抽象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以实现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引导。例如,学生在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时,为加强学生对其概念的深入理解,掌握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所具有的旋转与变换功能,将静止的图形给予动态变化,使学生在图形对比分析与图形动态转换过程中,对“什么是图形对称?”“对称图形的主要元素?”“中心对称与对称存在的区别?”等问题具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与了解,实现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知知识学习的乐趣。
  三、 运用几何画板,加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概念、公式、定理作为基础知识,在学生数学习题解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准确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公式与定理所代表的意义,才能在知道数学问题考查点的基础上,确定解题思路,准确找到解题方法,进行习题的快速解答。而在概念、公式、定理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几何画板的应用能够将公式与定理的推导过程进行具体展示,实现学生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转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时,利用几何画板所有的“动画功能”,能够十分便利的将圆锥体体积求解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逐步展示,形成连续动态表现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利用重叠功能、移动功能,进行圆锥体与圆柱的组合与拆分,便于学生得出结论。又如,关于勾股定理的学习,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推导与验证方法,包括“面积验证”“等体积代换”等,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 运用几何画板,进行高中数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解答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在处理数学重点与难点知识过程中存在一定优势。就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而言,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特征,能够在保证函数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对函数图像上的任一点进行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图像观察、分析与探索过程中进行感性与理性认知。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相关知识时,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图像绘制,通过数形结合分析对数函数所具有的性质。即,将a的值以“一段固定在x轴上的线段TA”进行表示,因此a的取值即为A点的纵坐标。利用几何画板所具有的元素拖动功能,感知随着a值变化,函数图像所具有的变化。使学生根据图像变化,进行变化规律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掌握对数函数所具有的性质。与此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所具有的“数形结合”优势,加强学生数学易错点的记忆,避免学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出现重复性错误,提升学生解题正确率。
  五、 运用几何画板,进行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数学思维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运算,实现数学元素构思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强化学生数学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几何画板,有助于学生观察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实践操作性思维、判断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强化。对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与几何画板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与培養。例如,在高中数学双曲线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组织开展类比、观察、分析、谈论与实践活动。即,在课程导入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呈现如图1所示的图像,要求学生进行椭圆定义、公式、性质与应用的复习,并设计探讨问题:“点M与点F1、F2的距离差为常数,探讨点M的轨迹图像”。在学生探讨过程,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双曲线图像展示,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分析,猜测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进行猜想的验证。
  图1 几何画板绘制椭圆图形
  六、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21世纪动态几何”的《几何画板》软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增添了活力。对此,教师在明确认知几何画板优势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几何画板的科学应用,以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高中数学课程优化改革。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4):59.
  作者简介:
  叶士儒,安徽省天长市,安徽省天长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制度也产生了变化。为了提高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国家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教育的研究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实现是当前小学教师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另外,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借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可行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学习和生活,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更加清晰的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问题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認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本文,将先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再阐述信息技术运用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表现出
中期妊娠引产多指由于某种原因妊娠12-24周要求终止妊娠而采取的措施.有多种引产方式共选择,以往以水囊或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等为侵入性操作,孕妇出现恐惧,引产时间长,孕妇
摘 要:初中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往后学习生涯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是学生所有学习中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现状来说绝大部分的初中生数学学习较为费力,针对新课改,新课标下的教学新要求,需要对数学的教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
摘 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一些兴趣教学的方法和经验,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教学;刍议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任何东西,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
摘 要: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推行,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体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兴趣。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可以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去主动思考和探究知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会有显著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对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起
摘 要:科技的进步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两者的融合,一直是教育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重点。本文就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具体途径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是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顺应历史车轮的大势所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现代化教学都大有裨益。实践中这种融合正处于初始阶段,或
摘 要:问题导学法运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问题导学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作用;对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其数学学习效果的好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改变过去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落实“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