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费者投诉的误区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权推荐律师:郭明飞
  (郭明飞律师为黑龙江正开律师所创办者,主任律师,从事法律实践工作已15年。他擅长办理,公司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合同纠纷、劳动纠纷、房地产案件、知识产权纠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为人诚实守信。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三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下属多家高科技公司、远达药业集团、哈尔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等50余单位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法律顾问。)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
  《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因此,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误区二:所有购买商品都可投诉
  两种情况下,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一种是超过保修期的商品。一种是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损坏。
  误区三:商品、服务有诈可“假一赔十”
  《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也就是说,假一赔一,而不是假一赔十。
  误区四:所有投诉都可得到精神赔偿
  《消法》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25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但如提出一些“过”的要求,消费者则应“三思”。
  误区五:凡与消费“有关”都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丢物通常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当然,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则可介入调解。
  误区六:所有投诉消费者协会都要受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9种情况投诉不予受理:1、经营者之间购销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质期: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_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导致商品损坏或人为损坏的: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7、争议双方曾经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误区七:商品的质量纠纷由消费者协会判定
  涉及到质量鉴定的纠纷,只能到相关检测部门做出质量鉴定后,消费者协会才可以此为依据,借助法律规定,帮助消费者讨回公道。
其他文献
三月的一天我来到湖畔聆听。  冰像天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  而阳光也在冰被下的一只麦克风里低语。  扑通作响,发酵。好像有人在远处掀动床单。  这一切就像历史:我们的现在。  我们下沉, 我们聆听。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这应该是一个罕见的绝无仅有的仙境。  如果没有人类的足迹出现,这里比天堂港更像天堂——宁谧、蔚蓝、恬静、悠然。无所谓来,无所谓去,它就静静躺在冰山怀抱里,躺在大自然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