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不陪孩子做作业?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支持的家长认为孩子独自做作业会边玩边写,如果陪着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反对的则称这样长期陪下去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我是旗帜鲜明地认为要陪做作业的,刚上小学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学习,没有形成学习行为模式,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早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这样的工作,大约到三年级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了。但怎么陪,是有讲究的。
误区:别做“认真”的家长
很多家长把陪孩子做作业当成一件大事,事先提醒,过程监督,事后检查,比孩子更认真。但并不是尽心尽力就能收到效果,不少家长常会陷入以下误区:
包办型: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一个字写不好,家长“帮忙”擦掉重来;一道题做错了,罚做三道题,这样擦擦写写、指指点点反而乱了孩子的心。
监视型:家长离孩子有段距离,但目光一直在监视,只要孩子稍有走神,那边便是一声轻咳表示提醒。小的孩子还会乖乖听话,四、五年级的孩子便会开始反抗,反对这样没有尊严的陪伴。
检查型:孩子做作业后极负责地每题必查,查出的错题要求孩子及时改正,最后学习成了家长的事,孩子开始学会了依赖。
以上三种家长劳心劳力,但孩子未必领情,还容易因为反客为主,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态度:当孩子学习的“闹钟”
我们不提倡监视型的陪伴,但必要的提醒还是少不了的。家长做好“闹钟”工作的前提,是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好劳逸结合的时间,既要保证学习,又要保证玩耍休息。
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只要待在孩子附近,做一些不让孩子分心的工作,如看书、打毛衣等,但看电视听音乐等则要暂停,以让孩子明白,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时间,我会陪着你。到了规定的时间,主动提醒孩子休息。家长记得自己只是孩子学习的“闹钟”,别做多余的工作,比如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等,孩子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他会自己处理的。
方法:帮助孩子在犯错中进步
如果遇到孩子学习分心时,别急着去纠正。可先用眼神去提醒,如果孩子实在坐不住,就先让孩子活动一下再学习,因为每个孩子集中精神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时间的延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求之过急。哪怕今天比昨天多坚持了一分钟,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得到提高。
在检查作业的问题上,我认为主要是检查完成情况,起到督促作用。只要完成了作业,家长便可以签字(这也许与老师的要求不符,在培养孩子提高课业准确率的阶段需和老师多沟通,取得老师的理解和支持),题目的对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总帮孩子去改错,孩子做作业时就很容易心不在焉、粗心大意了。
允许孩子犯错是前提,改正错误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作业本发下来后,面对因粗心而被扣分的题目,不妨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或为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但不管如何,我们家长要牢牢地记住自己的角色:陪同人。孩子才是做作业的当事人,我们只能引导孩子去探索更好的方法,而不是将我们的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是旗帜鲜明地认为要陪做作业的,刚上小学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学习,没有形成学习行为模式,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早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这样的工作,大约到三年级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了。但怎么陪,是有讲究的。
误区:别做“认真”的家长
很多家长把陪孩子做作业当成一件大事,事先提醒,过程监督,事后检查,比孩子更认真。但并不是尽心尽力就能收到效果,不少家长常会陷入以下误区:
包办型: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一个字写不好,家长“帮忙”擦掉重来;一道题做错了,罚做三道题,这样擦擦写写、指指点点反而乱了孩子的心。
监视型:家长离孩子有段距离,但目光一直在监视,只要孩子稍有走神,那边便是一声轻咳表示提醒。小的孩子还会乖乖听话,四、五年级的孩子便会开始反抗,反对这样没有尊严的陪伴。
检查型:孩子做作业后极负责地每题必查,查出的错题要求孩子及时改正,最后学习成了家长的事,孩子开始学会了依赖。
以上三种家长劳心劳力,但孩子未必领情,还容易因为反客为主,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态度:当孩子学习的“闹钟”
我们不提倡监视型的陪伴,但必要的提醒还是少不了的。家长做好“闹钟”工作的前提,是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好劳逸结合的时间,既要保证学习,又要保证玩耍休息。
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只要待在孩子附近,做一些不让孩子分心的工作,如看书、打毛衣等,但看电视听音乐等则要暂停,以让孩子明白,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时间,我会陪着你。到了规定的时间,主动提醒孩子休息。家长记得自己只是孩子学习的“闹钟”,别做多余的工作,比如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等,孩子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他会自己处理的。
方法:帮助孩子在犯错中进步
如果遇到孩子学习分心时,别急着去纠正。可先用眼神去提醒,如果孩子实在坐不住,就先让孩子活动一下再学习,因为每个孩子集中精神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时间的延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求之过急。哪怕今天比昨天多坚持了一分钟,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得到提高。
在检查作业的问题上,我认为主要是检查完成情况,起到督促作用。只要完成了作业,家长便可以签字(这也许与老师的要求不符,在培养孩子提高课业准确率的阶段需和老师多沟通,取得老师的理解和支持),题目的对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总帮孩子去改错,孩子做作业时就很容易心不在焉、粗心大意了。
允许孩子犯错是前提,改正错误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作业本发下来后,面对因粗心而被扣分的题目,不妨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或为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但不管如何,我们家长要牢牢地记住自己的角色:陪同人。孩子才是做作业的当事人,我们只能引导孩子去探索更好的方法,而不是将我们的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