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度-国家记忆2011.致敬历史记录者”致敬名单揭晓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18日,“浪度-国家记忆
  2011·致敬历史记录者”致敬典礼及历史论坛在北京举行。
  活动旨在推动保存国家和民族记忆,寻求前行之路。
  近一百年来, 我们在向前奔跑的同时, 对国和家的记忆, 有太多的遗忘、遮蔽甚至歪曲。而幸运的是,在当下中国,有为数众多的人,勇于承担抢救历史记忆的责任。他们参与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参与教育、传播、动员,参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他们坚信并践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每一份抵抗遗忘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历史记录需要公众参与、公共立场,需要传播和共享。他们尽自己的心力,默默耕耘。他们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精英。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致敬。高华、梁文道、雷颐、秦晖、吴思、王希、熊景明、许知远、杨奎松等9位著名学者和资深媒体人担任评委。
  活动产生年度记录者、年度行动者、年度历史写作(媒体)、年度历史图书、年度历史影像、年度特别致敬、年度公民写史、年度历史公益8个致敬奖项。
  获奖者均是2011年在历史真相追寻、公共历史领域不懈努力的有志之士,如章东磐、邓康延等人推动的《国家记忆》系列展览,用近千张图片拼缀出了部分失落已久的中国远征军记忆。他们抢救了一段即将永远消失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恰恰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可忘却的血性和尊严。
  知名自由撰稿人十年砍柴,以亲身经历投射1970年代末的中国乡村巨变,真实而平静的叙事,使之成为见证大时代变迁的杰出私人文本,但同时也是几千年来中国耕读文化的挽歌。
  而81岁高龄的资中筠女士,则一直着眼于“让年轻人知道真实的当代史”,致力于“传递启蒙的光”,她数十年笔耕不辍不外乎讲明一个道理:启蒙就是回归常识,回归逻辑,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
  本届历史论坛以“记忆与行动”为主题。100多位历史学界、传媒界知名人士以及公共历史从业者,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保存国家和民族记忆,从过去汲取智慧营养,由历史寻求前行之路。
  评选活动及历史论坛,由《看历史》杂志、腾讯网主办。2010年,“国家记忆2010·致敬历史记录者”评选活动及论坛成功举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今年是第二届“国家记忆”活动。组委会称,“国家记忆”是一个长效、公益的年度活动,将聚合各方力量与资源,打造历史传播互动与共享平台。
  “国家记忆2011”活动由成都浪度家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并得到四川沱牌舍得酒业股份限公司支持。
  “国家记忆2011·致敬历史记录者”致敬名单
  年度历史记录者
  吴文光
  吴文光近年发起的“民间记忆计划”项目,不但忠实地记录了“三年饥饿时期”的民间记忆,还让许多80后成为记录历史的主角。他们共同努力把一段即将远去、然而真相依旧尘封的历史呈现在世人眼前。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历史记录者的坚持与担当。
  年度历史写作(媒体)
  《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
  《南方都市报》
  《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以社会底层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三十年间中国农民工的生活变迁,并从中探究中国社会巨大改变的底层原动力,很好地诠释了“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的媒体使命。
  年度历史图书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个人史和故乡史的书,但熊培云写出的不仅仅是点滴的个人记忆,还有对数十年来中国乡村命运的回顾与观照。
  年度历史影像
  《国家记忆》系列展览
  章东磐、邓康延等人推动的《国家记忆》系列展览,用数百张图片拼缀出了部分失落已久的中国远征军记忆。他们抢救了一段即将永远消失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恰恰关乎这个民族不可忘却的血性和尊严。
  年度公民写史
  十年砍柴
  以亲身经历投射1970年代末的中国乡村巨变,真实而平静的叙事,使之成为见证大时代变迁的杰出私人文本,同时也是几千年来中国耕读文化的挽歌。
  年度历史行动者
  孙春龙
  孙春龙等人发起的“老兵回家”活动,是一群民间公益者在替国家做一件必须完成的事业——即每一个为民族尊严付出过努力的人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而孙春龙从一名记者到一名历史行动者的转变,很好地诠释了历史记忆不但需要书写,更需要践行。
  年度特别致敬
  资中筠
  资中筠一直着眼于“让年轻人知道真实的当代史”,致力于“传递启蒙的光”,她数十年笔耕不辍不外乎讲明一个道理:启蒙就是回归常识,回归逻辑,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
  年度特别致敬
  张泽石
  志愿军战俘的特殊身份让他数十年来饱受磨难,但他却将之转化为记录和复述历史的动力。张泽石的经历表明,在时代风潮之中,个体命运或许无从选择,但在历史记录面前,人人皆可有所作为。
  年度历史公益
  “丈量960万平方公里”项目
  荣威汽车“丈量9 6 0 万平方公里”项目,本着历史公益的目的,发起“重走史迪威公路”和“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并为崔永元团队《我的抗战》提供拍摄支持,体现了一个企业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和情怀。
  “浪度-国家记忆2011·致敬历史记录者”历史论坛
  主题:记忆与行动
  议题一:历史记忆的保存与共建
  不同时代之间,以及不同族群之间,历史记忆存在碎裂及冲突。本议题探讨如何发掘、保存历史记忆;以及共建历史记忆的可能。
  议题二:公民影像与历史记忆
  公民影像强调的是公民而非官方的视觉和立场。本议题探讨如何做真实的公民影像,抢救历史;如何促成影像的传播和共享。
  议题三:历史责任与当代行动
  不仅仅是抗战老兵需要关爱。太多的历史责任该我们承担。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参与公共历史问题的解决?
  议题四:公共历史在中国
  PUBLIC HISTORY,也就是公共历史(也可翻译为公众史学、公共历史、公共史学等),自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在中国,公共历史发展状况如何?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四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播得更广,以有利于繁殖后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