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碳纳米管肺脏毒性的研究

来源 :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动物试验观察单壁碳纳米管对肺脏的毒性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从而为评价单壁碳纳米管对人体的潜在性影响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G蛋白即鸟嘌呤核苷酸(GTP)结合蛋白,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上的重要组分,体内外许多激素、递质、毒物和药物等均可通过G蛋白引起细胞内相应的第二信使改变,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变
期刊
大鼠30d喂养试验作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常规方法之一,应用十分广泛[1].但作为其中常规判断指标的血象、生化等指标却缺乏统一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涂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过去涂料品种仅有4~5类十几种,现在已发展到20余类数百种.生产企业也由百余家扩大到4 000余
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若抢救不及时,常导致死亡.而抢救措施是综合性的,我们尝试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细胞分离机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弃去血浆,
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小鼠耳后皮肤受致敏性化学物质刺激后,耳后淋巴结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殖,据此来评价化学品是否具有致敏性及致敏强度.该试验周期短,所用动物数少.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