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关键是依法治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过八旬的郭道晖是学界美称“法治三老”之一。郭道晖早年参加革命,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的成员。解放后留校工作,担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但是在“反右”和“文革”中受到冲击。改革开放后,郭道晖调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参加立法工作和法学研究,参与了八二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1989年后,郭道晖担任法学界的权威杂志《中国法学》主编,发起、参与和弘扬了重大法治话题的讨论。
  郭道晖近年来频繁在大众媒体上撰文、接受采访,是因为感觉到推动法治进步仅在法学界内部发声还不够,还应该面向社会,给社会启蒙。他认为要建立法治国家,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础,要打破过去那种国家和社会一元化的局面,给社会权力更大的发挥空间,以法治社会来推动法治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领导指示不可违,宪法违反无所谓”


  《南风窗》:改革开放之初,法治建设的最大阻力可能来自于旧观念和旧思维。例如1979年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时,一些高层领导就认为引进外资相当于复辟租借、出卖国土。应该靠什么来突破旧思维旧观念的阻碍?
  郭道晖:制定这个法律时,我刚好调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当时王汉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秘书长)找到我,要我写个材料,谈列宁怎么论租让制。当时这个法律遇到很大的阻力,彭真(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就要求借用列宁和苏联的经验来说服反对者。我查阅材料发现列宁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善于把外国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就不能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这虽然意味着会‘发展资本主义’,但并不危险,租让制只是一种租借合同,资本家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承租者,不是所有者,所有权仍属于国家。”列宁的论述有助于消除引入外资的争议。通过这个办法,最后一些领导人的顾虑消除掉了,这部法律也就顺利通过了。
  因为旧思维和旧观念,改革初期闹的笑话还不少。例如当时由交通部起草《海上交通安全法》,部长拿着草案参加讨论咨询,草案中有一条规定,海上安全警察有违法行为也不受司法起诉与审判,他们应该例外。参会人员问,他们为什么能例外。部长回应说,警察头戴大盖帽,上面有国徽,审判他们不就是审判国徽嘛。他坚持要加入这条,后来还是彭真做的工作,才拿掉这条。
  另外是1983年“严打”的时候,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天就要闭幕了,临时收到《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的草案。常委会很不满意,早不来晚不来,我们要闭幕了你们才来,但是也没办法,还是匆忙通过了这两个决定。“严打”的决定有很多后遗症。当时《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以后,有10天时间考虑上诉。严打的第二个决定中规定,上诉时间缩短为3天,实际上剥夺了被告的辯护权、上诉权,违反了宪法精神。当时社会治安的形势比较严峻,所以才开展“严打”,但是“严打”也受到了“文革”遗留观念的影响,比如规定要杀多少人,这是从“三反五反”开始的“传统”。人不够就要抓人凑数。比如说当时有流氓罪,抓到人,就算事情不大,也是枪毙。“严打”假如要重新审查的话,错杀的人还真不少。
  纠正这些问题最有用的办法就是违宪审查,但是我在全国人大那些年,从来没有见过常委会行使撤销违宪法律法规的权力。假如发现某个行政法规不合适,有违宪违法的嫌疑,并不是根据规定撤销,而是派一个法工委的干部和国务院的领导口头打招呼,“唉,你那个行政法规有问题,赶快改一改”,以免伤面子。由于缺少违宪审查,宪法没有权威,导致很多干部错误地认为,领导指示不可违,宪法违反无所谓,因为违反宪法不会受到惩处,而违反领导指示,官帽就有危险。

迈向实质法治阶段


  《南风窗》:如果说改革开放早期法治建设的最大阻力来自旧思维和旧观念,当下的最大障碍来自哪里?
  郭道晖:当前最大的障碍可以说是这十来年形成的权贵资本集团,或者说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成为改革的阻力,或者说是把改革绑架了,朝有利于他们的方向改。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就是突出宪法的权威。法律也好,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违反宪法就要撤销。现在有些行政法规,甚至一些规章、红头文件,要么超越了宪法法律规定的内容,要么超越宪法规定的立法程序。没有法律首先制定法规,这是越权立法。还有侵权立法,一些法规规章不是保障公民自由、保障公民权利,而是侵犯公民权利。比如说过去有《拆迁条例》,规定在司法没有做出审判以前,也可以去强拆,这就造成既成事实了。这样的条例完全有利于地方政府和“土豪”(笑)。假如要改革就要侵犯他们利益,他们肯定不愿意。
  《南风窗》: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若总结过去30年的经验,如何才能冲破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
  郭道晖:现在要用“打老虎”的精神,根据宪法,违宪必究,建立违宪审查的机构和制度、程序。这次四中全会已经提到了,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建立怎样的宪法监督机构。法学界早就有很多建议。比如有人提出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违宪审查,或者在全国人大设立宪法委员会。我的建议是,政协也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应该赋予他们一些实际的权力,可以赋予政协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提案权。政协的成员主要是知识界精英和退休的官员,赋予他们提案权,地位比较超然,也完全有这个能力。
  《南风窗》: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包括了大量法治改革的举措,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条件?
  郭道晖:四中全会的规定,我觉得总体上是好的,列出了180多项具体改革,说明并不是讲空话。当然还要看举措本身能不能形成制度,形成能够执行的措施。如果把180项都落实了,法治就前进了一大步。假如这样做了,中国的法治就可以说是从形式的法治进入了实质的法治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16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从无法到有法。但是当时没有讨论“什么法”,是民主的法还是专制的法。现在要依宪执政,就是首先要依宪立法,要遵守公平正义这些原则,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如果这些原则都能得到实施,我们的法治就能上一个台阶,甚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些都有待观察,有待努力,而且有待克服那些反对改革的阻力。   《南风窗》:改革的阻碍者未必会自动退出,并且新一轮法治改革的涉及面更广更深刻,那么应该如何保持改革的动力?
  郭道晖:要真正落实和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我的观点还是要真正建立法治社会。这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一体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以来,国家和社会已经二元化了。过去是一元的,社会是国家的社会,国家就代表社会,社会没有独立的地位,也没有掌握独立的资源,一切资源都在国家手中。市场经济后,社会也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包括物资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等等,就对社会对国家有影响力有支配力。
  假如说能够依靠社会,以它为基础和动力,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推动法治国家的改革,去打破利益特权集团的阻力,我们就有希望。现在老百姓也在成长,当领导比以前不容易,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过去的顺民、子民,不是那种听话的群众。现在是懂得法治,懂得自己有哪些权利,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的群众,所以不是很好领导。作为领导人,作为执政党,都要与时俱进,所以现在提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就很好。

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南风窗》:怎样才能激发出社会力量?
  郭道晖:四中全会虽然提出了法治社会的说法,但是我觉得讨论还不够。现在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人和干部,把法治社会理解成教育公民守法,把法治社会仅仅当作一个守法的社会。当然守法社会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现代社会是民主、自治、法治的社会,它不仅要用法来管理自己,包括国家的法、社会的习惯等等,而且要管理国家、监督国家。马克思讲公民权就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公民就是“公人”—公共的人,公民权利必须得到保障,公民反过来要管政府。后面这个意义没有討论,被规避了。以社会权力来监督国家权力,这样来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才是完整的。社会权力要补充国家权力没有做的或者不愿意做的。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还是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防止国家腐败。但是靠国家机器内部的制约还不够,还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因为人民是站在国家机器之外的,可以补充和监督国家权力。所以,单建立法治国家是建立不起来的,要有法治社会这个基础。没有法治社会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法治的国家。
  《南风窗》:如何才能改变官员的法治意识?法治社会为什么重要?普通人如何才能接受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
  郭道晖:现在不是设立了“宪法日”吗?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宪法日首先要教育干部提高宪法意识。那么怎么教育?要拿案例来教育。建议公布几个违宪的案例,而且加以追究,就会引起很大的震动,就会感觉到宪法不可侵犯,宪法的权威不忽视,宪法权威才可以树立起来。人民也可以说,我是依据宪法来监督你。教育的对象应该主要是干部、官员。依法治国关键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唐太宗也说过,治国重在治吏。
其他文献
作为国际原油价格风向标的北海布仑特原油价格,在今年的一月初跌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让世人大跌眼镜。就在6个月前,布仑特原油价格还处在每桶110美元的高位。仅仅半年过去了,原油价格就被“腰斩”,跌幅接近60%,其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在自1986年石油危机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无出其右者。  原油价格为什么会暴跌?国际原油市场又有什么新的动向?更重要的是,今后的国际原油价格到底将走向何方呢?一泻千里的油
2015年刚开年的两个月间,津巴布韦首席大法官和首都哈拉雷高等法院的法官吵了一架。吵架的起因是首席大法官奇迪奥西库在司法年度总结大会上不点名批评了哈拉雷高院的一些法官,严厉指责他们太懒了。业绩最差的4个法官,一年总共只判了33个案子,其中只有两个案子还算大案。有个法官甚至只判了两个案子。相比之下,这个法院最辛勤的法官一人就判了72个案子。  津巴布韦宪法保护法官的独立地位,规定法官只有特殊情况下才
党必须改变,但是事先却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如何把握改变的分寸,极大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的智慧。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狄忠蒲(Bruce J. Dickson)教授是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和中国共产党的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问题研究学者。早在1997年,在一本专著中,他将“政党适应性”概念引入对中国政治的研究,对政党适应性问题展开了专门研讨。他将适应性界定为一种政治体系的创设,即对社会
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出现了间歇性上涨。一些乐观者认为,这是经济基本面改善的结果。对这种观点,我不评价,我只知道,即便有所改善,但至少还不够。  汇率是什么?它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比如,在人民币的直接标价法(购买1元外币应付多少元人民币)之下,1美元等于6.7元的人民币,6.7就是汇率。  汇率是什么决定的?从短期看,是外汇市场上本币和外币的供需
在过去3年间,超过1000名法国公民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圣战”。  1月27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家豪华酒店遭枪手扫射和车弹袭击,多人死亡。早前曾声称处决了两名突尼斯记者的“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宣称对新的事件负责。无独有偶,巴黎《沙尔利周刊》1月7日遭血洗后,总部在也门的“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的两名首领也积极认领袭击案,似乎“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在开展“竞争”。但更全面的信
人总是无法忘记自己从哪里走来。中国人对“中国”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存在,始终具有难以形容的情感牵连,其中甚至有神秘主义的因素。“中国”何以如此具有魅力,有如一个人存在的母体?  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关系模式也随之变化,我们正在返回古代的“中国”去寻找文化、精神的资源,甚至政治资源,并带到现在,参与构造我们和世界的未来。  2005年,著名哲学家赵汀阳
就像是惯例一样,每到农历过年前,在中国总会上演“农民工讨薪”、“产业工人回家过年”的剧目,一年又一年。  它可以说明很多东西,至少是在提醒,中国社会仍然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段上,而且,无论是就产业工人的权利保障,还是就经济结构对社会结构的支撑来说,我们远没有到达转型基本完成的终点。  在以前,过了年之后,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总会出现一轮“用工荒”。但在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情
最近无论我去哪里、见哪些人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待托马斯·皮凯蒂 (Thomas Piketty,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其于去年出版的著作《资本在二十一世纪》在欧美热销至今,一时洛阳纸贵,形成“皮凯蒂现象”)?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你怎么看待皮凯蒂的著作,你对皮凯蒂现象有何见解?  回答第一个问题相对容易。我侥幸成为英文版《资本在二十一世纪》一书最早的读者。出版皮凯蒂著作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在这
中国慈善事业渐入佳境  《经济学人》7月16日  2010年,两位世界顶级富翁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来到北京邀请50位中国富豪参加的一场“慈善晚宴”,他们希望能够劝说中国富豪参与慈善募捐。然而当时他们的这一期许并未得到强烈的回应。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强调说,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吝啬,而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在发展初期。现如今,中国拥有的亿万富翁超过了美国。虽然中国慈善事业仍然滞后于美国,但是已经在高
刚刚读到两个真实的故事,很有启发。  A先生是一名干部,似乎得了抑郁症,不爱理事,整日独坐,对周围总是心存戒备,他的妻子就去向前辈索求疏解之法。前辈说,让A先生做三件事,一是读几本名人传记,二是洗澡时大声唱歌,三是有空多去白云山走走。3个月后,A先生焕然新生。  B先生在单位,总被人“整”,被人当作发泄对象,他一直隐忍,别人却得寸进尺,也去求教同一位前辈。前辈让他在办公室人齐的时候用力拍死一只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