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翟东风去旅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四月到了,就连寒冷的北方也已草长莺飞,是时候到旅途中去感受一下了。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在陌生的旅途中拍出精彩的影像?一起看看著名摄影师翟东风给我们带来的建议吧。
  带着感觉去旅行
  朋友们经常会向我提出相同的问题:“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你是凭借何种方式拍摄到那些看上去真实、鲜活、有生命力的图片”?回答很简单,首先要了解它;其次,想办法将自己融入进去。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需要我们在出发前做好相应的案头工作,尽管这种临时恶补对于理解一个国家显得有点苍白,但却非常重要。如果对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国度没有基本的了解,拍摄无疑是茫然的。
  拍摄时,可以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拍什么?为什么拍?” 同样,现场“判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去想象构思一些画面,你可以把自己看做是导演兼摄影师,寻找那些适合入镜的“与众不同”。只有找到了相对的“另类”,才有可能拍出与众不同。
  带着理性去拍摄
  面对一个陌生的国度,人们通常都会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会将所有从眼前闪过的影像记录下来。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短短一次旅行,32G抑或64G的存储卡,居然能够拍满N多张,除了睡觉、上厕所外,连吃饭都在不停地拍照。我不否认这种带有新鲜感的拍摄,但拍摄需要取舍。没有经过大脑过滤的“狂轰滥炸”,充其量只是寻求精神与感官的刺激而已。
  切记:不要奢望一次出行就大获全胜,抛弃猎奇、撞大运的侥幸心态,以一个普通旅行者的平常心,理智地拍摄,惊喜随时都会出现。
  TIPS:准备工作有哪些?
  1.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俗习惯、节日庆典等细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器材,避免盲目携带过多器材而拖累自己,影响旅行的乐趣。
  2.选择性参考一些拍摄成功案例,例如画册、明信片等,也可避免拍出雷同的画面。
  3.没有哪个地方会成为某一个摄影师的永久专利,所以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时间又很有限的条件下,绞尽脑汁去寻找别人没拍过的题材,似乎不是明智之举。如果是新手,可以参加由著名摄影师带队的摄影创作团,因为采风团通常会选择成熟线路,集古朴民风、自然景观于一身,再有名师现场指导,对于初学乍练的影友非常有益。
  一口吃不成胖子
  要想拍到胜人一筹的美图,不掌握基本的技巧又怎么能够拍到称心如意的好照片?所以平常要多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熟悉各种拍摄技巧和相机的玩儿法,让相机的使用成为常态化。
  拍摄常态化并不是一次拍摄许多张照片或者将相机设在连拍功能上,而是日常拍摄要勤奋,进而形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同样一个场景,对于有些人来讲是机会,而对有些人则可能只是过眼烟云。原因很简单,前者用心去感受,用大脑控制节奏,后者只是饱了眼福,过了手瘾。
  TIPS:小相机派上大用场
  在拍摄某些特殊题材,如宗教色彩浓郁的国家,其人文题材远比自然风光精彩得多,所以需要寻找一种隐蔽性强、反应快的小型相机,用于捕捉稍纵即逝的人文景象。小型相机的优势在于平民化、不显山露水、极少侵略性。被摄者往往视我为普通旅游者而非专业摄影师,甚至敢于直视我的镜头而不回避。
  当然,在拍摄教堂、图书馆、宗教仪式等严肃场面时,快门声、红外对焦辅助灯等功能都需要关闭,对焦方式最好也采用手动对焦,总之要把相机发出的干扰降到最低。
  没有一部相机是完美的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相机能够“一步到位”,但现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相机是完美的,开发它的潜能才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相机
  重量轻、画质高、功能够用即可
  旅行中大多数时间需要负重走路,体力消耗大,但很多人还是习惯背着非常沉重的大相机包,或许是为了满足心理对“专业”的需求吧。
  如今的数码技术已相当成熟,近年涌现的微单、单电相机,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拍摄需求,甚至一些小卡片机,其强大的功能也令人咂舌。即兴抓拍,随手做旅行日记,日后出画册、办展览、与亲友分享等等,足以满足。
  镜头
  变焦、定焦,了解特性才行
  使用定焦头似乎是当下的潮流,旅行途中经常会遇到携带一堆定焦头的发烧友,更有甚者,扛着200mm的定焦镜头在异域“扫街”。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毋庸置疑,但使用定焦头时,拍摄者的应变能力更为重要。不善使用定焦镜头的影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没有考虑通过自身的移动去弥补定焦镜头的不足。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后期剪裁来保留有效画面,但剪裁后的画面,其透视关系与原始画面截然不同,同时也损失了宝贵的像素,失去了使用定焦头的意义。所以,不论是使用变焦还是定焦镜头,前提是尽可能发挥该镜头的基本素质,能够在前期一次拍好的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寄希望于后期?
  几招拍出艺术大片
  旅行拍摄通常都是走马观花,最容易拍出明信片似的作品,明信片是比较符合大众口味的方式,大景深、色彩艳丽、一目了然。初到一地还不甚了解时,翻看一下景点的明信片是不错的参考,但我们更希望做到的是不盲目模仿别人,拍出独具特色的图片来。所以,应当掌握一些简单的拍摄技巧,用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B门魅力
  风光,是旅游途中不可避开的题材。好照片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平时注意储备知识,最好略知天文地理,上帝会把机会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不容忽视的基本功
  如何持稳相机:拍摄时小型相机自身的抖动,尤其是大变焦比镜头给机身带来的抖动往往会被人们忽视。经常有人抱怨自己的相机和镜头不够好。如果能按照相机说明书上的要求做到双手持机或者找一个可以依托的地方保持稳定,你会发现手中的器材远比想象中好得多。
  三脚架:数码时代,由于感光度、像素、防抖技术的不断完善,多数场合下,人们已经放弃了三脚架。但是,在一些特殊光线条件下,必须借助三脚架来保证画质清晰完美。   水平仪:除了一些特殊的创作外,“横平竖直”是对风光、建筑等照片的基本要求。在任何条件下,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坡、沙滩,阶梯等复杂地形,使用三脚架时云台寻找水平是第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夜间使用B门长时间曝光,缺少水平往往会给影像留下终身遗憾。
  中轴:在长时间曝光条件下避免使用中轴,特别是在刮风的天气里,高挑孤立的中轴怎么可以担起重任?
  闪光灯:外接闪光灯与相机的熟练运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如果你已经置办了专业的闪光灯,那就别嫌麻烦,最好还是随身携带,抽点时间读懂说明书,某些场合还真非它不可。
  相机包拉链如何拉:如果你已经花了大把银子置办摄影器材,就一定买个好包保护它们。要养成把所有的拉链都拉到一侧尽头的习惯。某次外出拍摄,同行影友背了一个杂牌的摄影包,山路崎岖颠簸,背包拉链被慢慢颠开,相机和镜头都摔了出来。
  风中摇曳波斯菊
  泸沽湖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突发奇想的地方,大光圈形成的完美虚化以及加若干曝光补偿形成的高调效果,很适合表述我的心境。
  相机: 索尼α99;镜头: 85mm 1:1.4 ISO:50;光圈:F2.0;速度:1/1250秒;曝光补偿: 1.3EV
  午夜欢歌
  卡塔赫纳是一座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居民们纷纷走上街头,轻歌曼舞,享受生活。
  相机:索尼α550;镜头:16-80mm
  ISO:1600;光圈F: 8.0;速度:1/13秒
  动静结合
  夜幕降临后常常是出好片的时候,面对昏暗的光照条件,没必要尝试将所有的景物在CMOS上忠实还原,在画面中寻找一个相对静止的清晰点,设定好相应的快门速度(记住,为了出现虚化的动作,快门速度千万不能太高),随着欢快的节奏把握时机拍摄即可。
  拍摄常态化,即使是晚饭后出门散步,别忘了携带一台能够应急的相机。微单、单电相机的日臻成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美女
  穿过穹顶上260个小窗的自然光线与巨大的呈圆形排列的玻璃吊灯组合交错,蓝色清真寺显得亦幻亦真。在人头攒动的游客中寻找一位服饰艳丽,容貌姣好的美女似乎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何让她在最佳时机出现在你预想的画面中,除了需要想法外还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
  相机:索尼α900;镜头:85mm1︰1.4
  ISO:400;光圈:F1.4;速度:1/160秒
  焦外虚化
  大光圈镜头除了具有良好的光学成像素质之外,还会产生柔美的浅景深虚化效果,如果背景环境中有许多光源,经过镜头虚化后,焦点之外的光源就会形成一个个色彩绚丽的光斑,看上去非常梦幻。了解这一点,在使用大光圈镜头时,就可以去寻找带光源的背景加以创作。
  身边小景
  风景无处不在,题材可大可小,关键是看你心境如何?想象尤为重要,即兴萌发的情感宣泄稍纵即逝,有感觉就随手记录下来,无需过分强调技术素质,只要能够还原那一刻的感受即可。
  纪实抓拍
  扫街的拍摄对象可以是人、事件,也可以是沿途的风景,对于初学者来讲,经常练习扫街是提高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捷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只是影像记录者,而不能成为骚扰他人的侵入者。有时,退后、淡出并不意味着不进取,而是为了赢得更大的空间。
其他文献
原图场景不错,可是灰雾度大,缺少明暗对比,层次质感不足。此外,色彩单一,水面浑浊,艺术氛围不足。能改善平淡的光影,就能改变本片的现状,这种光影重塑也是后期创作的利器。本文两位作者方法各异,效果突出,特此推荐。《渡》 张之铭制作张之铭  第26届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及16届特别专题组巡回赛旅游组金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业摄影后期技师。  航拍题材看似角度可由作者随意控制,也很容易拍摄
火之殇 刘志豪 摄  水泥的废墟,斑驳的墙壁,高温灼热下剧烈变形的钢架,熏烤成黑色的柱子……不得不说,人类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但是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还是如此的渺小。一场火灾过后,浙江摄影师刘志豪用镜头摄取了被烧毁的两万平方米厂房,他的镜头中饱含伤痛与悲凉,每一幅影像如同一位伤痕累累的老者,在静静地诉说他所经历的悲伤。火之殇 刘志豪 摄火之殇 刘志豪 摄火之殤 刘志豪 摄
洛洛颈部以下除了左手大拇指和中指之外,其他全都丧失功能,写字非常不容易。 瞽明摄  洛洛原名罗爱群。33年前,一岁的她最终没有躲过小儿麻痹。颈部以下除了左手大拇指和中指之外,其他全都丧失功能。洛洛出生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黄土坎乡二下村。爸爸在县上教数学,妈妈在村里教语文。“我没有上过学,妈妈教我读书认字”……照着书里的样子,洛洛学着写作。17岁的时候,她写的《月亮圆的时候》在《承德晚报》发
细节突出,色彩层次丰富  2018年,注定是无反相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索尼一家独领全画幅无反的格局终被打破,并且是多家厂商共同发力,形成全面角逐全画幅无反市场的新气象。不久的未来,是否会如当年的单反市场一样构成多足鼎力的兴盛阵仗,也是用户非常期待看到的。毕竟竞争比垄断更能带来实惠,也更能带来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其中,老牌相机厂商尼康所推出的Z系列,是笔者认为从外形到性能都较成功的产品。 
徐波 摄徐波 摄徐波 摄徐波 攝  北仑河位于中越边境线,东兴与芒街隔河相望。一百多年前这里就是中国与越南的边界,两岸的百姓就有贸易的往来;六十年前,北仑河友谊大桥竣工通行,这里是抗美援越的重要通道;四十年前,象征友谊的桥梁被炸毁,十年的自卫反击战开始,这里是战争的最前沿;二十五年前,东兴口岸再次开放,两国人民重拾友谊与信任,共同发展的信念催生了两岸贸易的再次繁荣。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2011年7月,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和中国摄协领导共同为新办公楼正式启用揭幕 郭玉明摄  每当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站在北京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8号具有新中式风格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楼前合影留念时,心中的自豪感总是油然而生。协会办公楼上巨大而金光灿灿的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会名,就像中国摄影人心中的神圣图腾,一直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2008年我刚到协会工作不久,就领到了一本中国摄影家协会简介
2014影像地区
期刊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如今的光绘已经不再需要一台专业的相机才能搞定了。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专业模式完成长曝光,而一些手机甚至还具备特殊优化的光绘模式。  不过,无论哪种器材,你更应该关心的其实还是光绘本身。特别是如何将光绘的轨迹与现实景物进行结合。在此,我们可以找周围绿地中的一些竹子来当“模特”,与光绘轨迹搭配来实现颇具“中国风”的画面效果。1做好手机设置  如果你的手机拥有光绘模式,那么直接在夜
人們常说:“风光摄影靠天吃饭。”看起来,具有独特光影的风光摄影作品似乎真是占了运气的光。不可否认,大自然的光影千变万化,是否能够遇到并拍摄到的确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风光摄影绝对不是撞大运,好的运气一定会赋予辛苦而勤奋的摄影人。当摄影人倪奉良背着沉重的器材登山涉水时,他总会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天道酬勤”。
2019年3月7至5月6日,第三届“深圳国际摄影周”巡展首展将在中国(成都)新视觉影像艺术中心举办。2018年底,这届以“法国”为主题的摄影周在深圳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法国摄影历史收藏展(1845-1995)》隆重展陈了跨越一个半世纪、活跃在法国舞台上的摄影名家原作。这样丰厚的世界摄影原作展览,是一次难得的了解摄影历程、影像美的机会。  总策展人孙成毅在展览前言中写到,“为何是法国?因为,法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