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市场,需要M型定位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中国市场正处在从橄榄型(中端产品为主)向M型(两极分化)过渡的重要时刻。同时,这也给中国企业的品牌运作出了难题。如何看清中国市场这一过渡中的脉络?中国企业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品牌定位的调整?本期我们将用两篇系列文章关注“M型市场”这一重要命题。
  
  “M型市场”之说来源于《M型社会》一书,书中讲到的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趋势,也就是未来的社会型态会从现在的一种纺锤型社会向M型社会转变。
  而同样,这种型态也出现在我们的消费中——在我们的消费中,同样有一种从过去的纺锤型市场消费型态向M型市场转型的趋势:一部分人会选择高端消费产品,一部分人会选择最廉价的低端产品,而中间产品的生命力越来越小。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否该相应地做出调整呢?
  
  纺锤型市场属于过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在纺锤型社会型态下的工薪阶层。在过去,我们买手机时大家往往会去选择一款价格中等、质量稳定的产品,高端手机似乎永远是厂家拿来提升品牌的一种手段,真正选择顶级手机的人却很少。所以在这种消费型态之下,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大赚了一把,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波导、海尔、TCL、联想能成功赢得中国手机市场的主要原因。
  那么以高收入为代表的商人以及白领阶层呢?他们觉得使用太廉价的产品,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并且担心产品的功能与品质等问题会在工作与生活中影响到沟通效果。而太昂贵的高端产品,又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价值,作为商人,生意才是最重要的;而白领阶层更注重的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电话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没必要花七八千“银子”去购买一部给自己带不来多大价值的高端手机,所以大多数的商人与白领阶层在选购中端的手机。
  当社会进入M型社会,消费进入一种M型消费型态后,一切就不同了。
  
  M型会下的消费变革
  
  现在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两极分化,无论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还是高级白领,再或是有钱的老板,他们的消费习惯与从前已经大为不同了。
  我们仍先以一般的工薪阶层为例。过去他们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选择中端产品,但是现在他们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懂得了怎样去努力工作与学习,而且更多关注了追求生活的品质与精神的享受。从手机的选择来看,他们大多数开始选择高端的产品。无论在办公室、购物中心,还是地铁上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拿着名牌手机的工薪一族,他们玩游戏、发微博、收发邮件、网上购物,几乎无所不能,五六千的iPhone随处可见,手机成了他们工作、生活、娱乐很重要的部分,并且你再也见不到过去曾称霸一时的“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TCL等中档手机了。这群人宁可自己一两个月都吃方便面,也会省下钱来买一部时尚前卫的高端品牌手机,因为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在社交和精神享受方面追求满足。
  那么代表着高收入的企业家及白领阶层呢?同样他们也会选择购买一款高端的手机使用,他们也在变得更注重品牌,注重身份与享受。就像汽车消费,北京地区大街上奥迪越来越多,红旗越来越少;江浙一带,买宝马几乎成了当地商人的一种消费特色;珠三角呢?无论有钱没钱,只要是办企业、开厂,厂开得大不大不重要,首先得买辆像样的车,所以奔驰也越来越多了。他们更懂得了品牌效应对自己生意的影响,同时也更懂得了品牌追求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满足。
  
  中端产品正在退出市场
  
  这是一类现象:一部分消费者向高端商品转移,他们不再选择中端产品;但还有一类现象:另一部分消费者,他们觉得中端产品既不能体现出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品牌价值、精神价值,又要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还不如选一个价廉质优的,来得更实惠。
  还是以典型的手机市场为例。在我们身边有很大一部分人手里仍拿着那种直板塑料外壳的诺基亚1100型的手机,价格便宜、品质好,这种机型价格在200元左右,电话、短信功能齐全,信号好、摔不坏。这类消费人群在从过去纺锤型消费型态的中间部分向下转移,他们觉得买一个能满足自己基本需求的实惠产品就足够了,手机只要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就oK了,没有必要为一个手机花几千块去奢侈了。这是M型市场的第二种消费心态,他们对商品的选择向市场的低端转移。两种心态形成了两种消费行为,于是形成了这种M型的消费市场。
  那么过去占据着主要市场地位的中端商品就会慢慢退出市场。我们再来从现代女性的角度观察这种M型消费型态。走在广州、上海、北京的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LV、GUCCI、PRADA的品牌产品,很大一部分女性可以省吃俭用几个月就为能买到一个心仪已久的包包,然后可以昂首挺胸地穿梭于人群之中。同时,这部分女性也会花上大把的时间去外贸市场或打折店淘一大堆便宜但不失时尚的服装、饰品。而中端产品越来越被忽略。
  而目前主导中国手机市场的产品也只有两类:一类就是国外品牌机,如苹果iPhone、诺基亚、多普达、三星、LG、索爱等手机占据着中国的高端市场。还有一类,就是中国的山寨手机,几乎占领了中国80%的大众消费市场。而海尔、联想、TCL等这些国内二线中端手机品牌的身影越来越少。这就是消费两极分化的M型市场型态。
  生活中,很多人在选择一套房子时也是同样的心态。虽然说现在的房价高得吓人,但是高价之下仍不乏购房者,他们在考虑买房子时都会想,要么就再等等,要么就要买个稍微大一点的,地段好点的,配套设施完善一点的。因为他们知道,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在现阶段房价下,可能这一辈子就只买这一次了。买车也是一样,前两天我就有一个朋友跟我谈买车的事:“要买就要买个像样的,买个中等的,不上不下,还不如不买。”
  前不久我同一个老朋友聊天,说话间谈到我们以前的老板,说他现在几乎不在大陆买东西,他们几乎都在国外或者去香港购物,我就问:“他啥时变得这么有钱了呢?”朋友说那是一种消费观念,他们这一群人无论钱多钱少,高消费就代表着一种身份、一种享受、一种圈子。
  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还真的有不少这样的人?
  
  企业需要M型定位
  
  而这种M型消费形成的市场型态,对企业来讲,我们的市场定位,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否也应该去作相应的思考和调整呢?
  这种M型消费趋势下,企业应该更多地避免让自己成为中端产品,而在实惠实用和高端路线两极间找到自己的发展趋势。向M型变化,是很多行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相应做出产品的战略定位,才是战略制胜的重要环节。
  
  (本文作者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企业家咨询部高级咨询师)
  责任编辑:李靖
其他文献
论坛嘉宾:余?晨 易宝支付高级副总裁  徐智明 快书包CEO  温晓华 IBM中国智慧电子商务总监  张?云 里斯伙伴中国公司总裁  肖明超 新生代调查公司副总经理  主 持 人:马向群 博圣云峰CEO  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消费  主持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和决策模式,数亿网民正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和声音,不仅改变商业模式也必将改变商业环境,在各位看来,改变到底在
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鲜有卓越者。当《阿凡达》距离我们的客厅越来  越近之时,中国家电企业却距离世界巅峰越来越远。    过去一个月,全世界的观众在为《阿凡达》疯狂;今后的一年,全世界的家电企业将为3D疯狂。  这不是一个预言,而是必然的趋势。现今的家电企业,已经把3D技术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在唯技术论的汤姆逊倒下之后,先知先觉的世界家电巨头们已经嗅到了3D技术带来的巨大商机。而《阿凡达》的全球热
有个形象的比喻,资产负债表说明了企业的底子,利润表则体现出企业的面子,而现金流量表才是展现了居家过日子钱都花在哪里,搁到哪儿去了。  现实中,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实际现金却入不敷出,导致经营举步维艰;有的企业看似获得了很多投资和银行授信,经营方面似乎也风生水起,却依然爆出巨亏,甚至最终破产。  一切的根源正在于现金流,现金流犹如企业的“血液”,惟有“血液”循环顺畅,企业才能健康成长
自恋型员工通常都习以为常地以为,别人对自己的抱怨都是源于嫉妒心  让员工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不是为了摧毁他的自信,  而是为了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谁也没有不沟通、不合作的特权,除非你想与世隔绝  自恋者通常是孤独的,他们更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  遭遇能干又自恋的员工  从做员工到做中层管理者,一路走来,就是一个阅人无数的过程。做市场比较成功的人,几乎有一个共性,就是自信十足的气场。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