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时期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任务不仅是农田灌溉和排水,还应包括农田水利其他方面的内容,任务更加严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1.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惟有农田水利还处于工程破旧、技术落后、管理薄弱阶段。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农田水利要现代化。
   1.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民饮水问题 农田水利涉及农民饮水、乡镇供水、农村防洪安全、农村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现在,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及水库治理正在进行之中;涉及农村防洪安全的全国5万条中小河流治理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亟待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与利用以及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水的问题任重道远。
   1.3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多、劳力缺乏,靠农民投工投劳、集资兴修农田水利已成为一种负担。如果采取国家加大投入,依靠机械化、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农民负担,而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1.4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量大面广,除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塑料管材和防渗衬砌等建筑材料;全国农田灌排机电设备有一半左右需要更新改造,需要数百万台(套)机电设备;农村需要大量的供水及水处理设备;农田水利建设如实现机械化、专业化施工,需要配备数百万台各类小型施工机械。以上粗略估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可直接、间接拉动内需数万亿元以上。
   2.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陈旧、效益下降严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
   2.2以农民投工投劳、筹资为主的农田水利投入发展机制亟待改变 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加上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力缺乏,农民对兴修公共农田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广泛采用水泥、钢材、塑料管材及施工逐步机械化、专业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真正需要农民投工投劳做辅助劳动的比例大幅下降。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一直不足,尤其是近几年,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就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2.4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晰,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管理单位征收费用困难,工程正常营运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3.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建议
   3.1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 需要认识到农业是基础,而农田水利建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应把这方面工作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3.2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要整合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力,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还要想办法通过政策引导,吸收社会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通过改革,特别是部分产权制度的改革,引入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农田水利建设。
   3.3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水制度 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总数不可能再增加,所以必须在节水上下功夫,找出路,从科学研究、节水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想办法,包括旱作、耐旱的品种等方面。
   3.4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 加大管水、用水,通过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田水利建设的事权划分,严格保护农业灌溉水源和排放工程设施,理顺机制,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责任,使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其他文献
8月2日,省政府在通化集安市召开全省振兴人参产业现场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振兴人参产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开创人参产业振兴新局面。   省政府副省长王守臣,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省人大农委主任委员李福升,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刘丰艳出席会议。吉林、白山、通化、延边4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参主产区县(市、区)政府和业务主管
这次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2009年我们召开了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启动大会,今年我们再次召开现场会,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五年特别是上次现场会以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下步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动员全省上下再接再厉,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
绿盲椿蟓,属半翅目,盲蝽科,又名牧草盲蝽、小臭虫、破头疯,可危害枣、梨、苹果等多种果树及大田农作物。一、形态特征:绿盲椿蟓成虫体长约5mm,呈绿色,前胸背板为深绿色,有许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天上午参观的5个典型不仅代表了吉林市的整体水平,而且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下午有关方面的发言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成功做法,而且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宝贵经验的集中体现。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刚才,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形势,进一步明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全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新跨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全口径财政收入192亿元,较2005年增长近2倍,年均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6594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