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高温有机相合成CuS纳米盘,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其形貌、晶相、电子能级结构和光学性质.采用Drude模型,计算分析C
【机 构】
: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高温有机相合成CuS纳米盘,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其形貌、晶相、电子能级结构和光学性质.采用Drude模型,计算分析CuS纳米盘空穴浓度为5. 5 × 1021 cm-3 ,在入射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CuS近红外吸收的主要来源.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研究发现CuS纳米盘结构中存在面内和面外两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且面内模式对NIR吸收贡献最大,局域场的增强是面外模式结果的3倍,在未来的NIR光电器件性能增强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短肽,谷胱甘肽含有活性巯基,参与细胞内多种反应,因此,检测细胞中的谷胱甘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合成了表面富含氨基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可与铜离子(Cu2+)发生配位
在EAST装置单道运动斯塔克效应(MSE)诊断系统数据处理中,采用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异构化模型,实现了数字谐波分析(DHA)算法的并行化加速计算.由CPU完成数据的加
建立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GSH)包裹的金纳米簇(AuNCs)高选择性检测水中和血清中铜离子(Cu2+)的方法.Cu2+与AuNCs配体上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发生配位作用,阻断配体-金属间
糖尿病现已成为困扰全球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微创检测血糖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而可穿戴无创血糖检测正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钴离子(Co2+)的光电化学方法.首先在掺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表面电沉积金纳米颗粒(AuNPs),再通过水热法在AuNPs/FTO表面生长WO3,得到WO3/AuNPs/FTO.
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湖基地四车间,一个个辐照分解平台满载着医用口罩,在连续辐照传动装置的带动下,等间距、匀速地经过改造升级后的电子束辐照装置,完成消杀作业,形成了
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子晶体材料结合,构建了基于反蛋白石结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聚合物(MIPPs)的阵列传感器,用于微量双酚A(BPA)和双氰胺(DCD)的特异识别检测.对分子印迹聚合体
构建了一种基于AgBiS2/Bi2S3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杀虫剂残杀威的检测.采用溶剂热法,在钛片基底上合成AgBiS2/Bi2 S3复合材料.以残杀威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
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质谱技术的肾脏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肾脏组织于液氮中研磨成粉后,采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溶剂体系进行提取,分别得到强极性部分(下层)和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用于同时测定食品接触塑料材料中7种烷基胺.用0.4%氯甲酸苄酯的乙腈-Na2 CO3溶液(50:50,V/V)对样品进行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