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
【机 构】
:
515041广东汕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肿瘤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加入针对USN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效果,对USN的临床康复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65例,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应用氨甲环酸0.5 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C组则应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输注完毕.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和输血总量,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术前和术后24 h血常规、肾功能和
目的 减少手术导致直肠损伤和膀胱(尿道)直肠瘘的发生率,提高膀胱(尿道)直肠瘘的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膀胱(尿道)直肠瘘病例的诊治情况.结果 88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中有3例术后出现膀胱直肠瘘,术中直肠指检均未发现直肠损伤.术后分别于12~ 17d出现膀胱直肠瘘,经留置导尿,加强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行肠造瘘及修补手术.1例盆腔肿瘤导致的膀胱直肠瘘患者行姑息性双侧输尿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本院因二尖瓣狭窄需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年龄45岁~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术后采用动态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SF组)和舒芬太尼联合DEX自控镇痛(S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T1)、24(T2)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并观察不同给药方法的可能作用. 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年龄20岁~5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负荷量泵注组(D1组)、持续泵注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6例65岁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和护理结果.结果 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共76例,其中肺部感染65例,呼吸衰竭12例(4例为肺部感染所致),肺不张3例,死亡3例(均为呼吸衰竭所致).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呼吸道管理、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开展,其尿流改道术式很多,各有利弊.目前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体外可控性尿流改道直肠乙状结肠(MainzⅡ术)主要在体外完成,而完全体内完成的MainzⅡ在国际上开展很少,本文就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直肠乙状结肠膀胱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water immersion restraint stress,WIRS)糖尿病(diabetic,DM)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保护机制. 方法 急性胃黏膜损害模型采用经典WIRS改良法复制.雄性成年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大鼠WIRS组(B1组),DM大鼠WIRS组(B2组),舒芬太尼预处理+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PBS/IC)是以膀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目前该病的病因仍未十分明确,诊断标准也尚未统一,其治疗方法也多停留在经验性治疗和症状的改善上.目前根据已提出的病因开展的膀胱灌注等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这为该病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BS/IC的定义、病因机制、诊断及膀胱灌注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