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5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给予静脉泵注布托啡诺注射液1 mg,并在15 min内注射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记录诱导后、切皮、拔管时血压、心率.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术后24小时内的平均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24 h静息和活动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眩晕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可以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超前镇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血流参数及临床病理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1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分为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81例,分别对2组患者术前彩超血流参数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彩超血流参数、临床病理参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数量>1个,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彩超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脉动指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患者有无发生盆腔淋巴囊肿进行分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6个月,160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盆腔淋巴囊肿,占比为17.50%(28/160).发生组临床分期Ⅱa期、开放性手术、术中淋巴管未结扎、清扫淋巴结数目>20个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Ⅱa期、开放性手术、术中淋巴管未结扎、清扫淋巴结数
目的 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MRM,观察组实施NSM.对比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2.31%)高于对照组(71.29%),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33.30±12.11)p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15.14±2.38)pmol/l,高于对照组的(22.7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