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是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具体管理与服务部门,属于后勤供给与保障、后勤管理与服务部门一类。它的核心部分是为学校装备物质条件。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保证之一,也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的基础保证之一。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绝不是简单地将好的或先进产品供给学校就能达到质量的要求了,更不是随随便便地完成一个装备任务就能达到质量的要求了,而应立足于发挥职能、服务学校和教育教学,立足于推进学校的发展来实现质量,着眼于教育技术落实到条件装备的质量。因此,从教育技术装备本身来看,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应从教育技术的软性层面和物质设备的硬性层面来理解和定义;从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来看,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应从服务质量和供给质量两个方面来理解与定义。依据这两个层面的理解,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质量,三是采购的质量,四是监督的质量。
一、技术的质量
技术的质量,即教育技术装备某一具体项目的技术质量,包括装备项目的标准与项目方案的设计两部分。前者,是技术装备部门根据教育发展与政策、根据经济现状与学校办学类别、特色等研究制定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后者是在具体地为学校实施装备内容时,对学校装备的每一个具体项目与设备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论证。标准是装备的前提,是与当前课程目标、科技、学校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装备目标和要求,它既是确立装备项目与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评估装备水平与质量的评价准则。项目方案的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一定的标准与规范下,确立的项目技术要求,包括:功能、参数、规格等因素;二是根据技术要求,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经济承担能力(经费)和市场产品的供给现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具体设备,搭建形成的一个解决方案,以实现技术的要求或目标。前者要求在标准与规范的约束下,使装备项目达到需求与功能的匹配,并使功能最大化;后者是在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使装备项目中各类设备在技术上科学匹配,在成本上最节约,达到方案的最优化,即最高的性价比。二者合起来的目标是整个装备项目的技术与方案达到功能最强、技术最好、成本最小,并且能可持续升级或改造。这就是技术的质量含义。
二、产品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即教育设备单件产品或一个项目系统工程的质量。包括品牌、质地、工艺水平、环保和安全级别、外在形象等。产品的质量对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设备比较好理解,装备项目就难以理解一些。要理解一个装备项目的质量,比如系统工程的网络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只要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就行了。一个整体就有整体的质量要求,包括外在形象、内在品质。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一个装备项目(系统工程)的质量,还是某个具体设备产品的质量,因为是进入学校的产品,所以其质量要求应比社会上的产品质量要求更高。除了在品质上的要求外,在质量上特别要强调环保与安全两个方面的质量。
三、政府采购的质量
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是财政预算内的资金,所以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与产品基本上都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要想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政府采购的质量是其重要的环节。因为政府采购在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上,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一边是获得高质量。但如果采购不当,成本与质量就会出现不平衡。
政府采购的质量,即是指对于一个既定的装备项目方案或产品设备,如何通过招标,采购到性价比最好的项目工程或产品设备。但在政府采购中,有时因为招标过程的控制不规范或不科学,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因为有了招标或政府采购的程序,不理想甚至不正确的结果往往又具备了合法的条件,质量问题特别是技术上的质量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政府采购的质量是教育技术装备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监管的质量
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装备与产品采购过程,应该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学校(用户)进行监管的过程,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装备质量,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用户的监管责任是重要的环节。
监管就是在装备项目的过程中,按合同与标书进行监督管理,监管供应商对合同的履约过程。监管工作重在抓好“三关”:第一关是合同的签定,第二关是过程监督与管理,第三关是验收。
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主要是这四个方面。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一面是人的因素,另一面是物的因素;一面是规范、技术的因素,另一面是对规范、技术的执行或能动行为因素;一面是供应商的因素,另一面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用户的因素;一面是采购人的因素,另一面是采购机构的因素。所以抓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必须从多个角度与多个层面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确保质量。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处)
责任编辑:朱从卫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绝不是简单地将好的或先进产品供给学校就能达到质量的要求了,更不是随随便便地完成一个装备任务就能达到质量的要求了,而应立足于发挥职能、服务学校和教育教学,立足于推进学校的发展来实现质量,着眼于教育技术落实到条件装备的质量。因此,从教育技术装备本身来看,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应从教育技术的软性层面和物质设备的硬性层面来理解和定义;从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来看,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应从服务质量和供给质量两个方面来理解与定义。依据这两个层面的理解,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质量,三是采购的质量,四是监督的质量。
一、技术的质量
技术的质量,即教育技术装备某一具体项目的技术质量,包括装备项目的标准与项目方案的设计两部分。前者,是技术装备部门根据教育发展与政策、根据经济现状与学校办学类别、特色等研究制定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后者是在具体地为学校实施装备内容时,对学校装备的每一个具体项目与设备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论证。标准是装备的前提,是与当前课程目标、科技、学校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装备目标和要求,它既是确立装备项目与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评估装备水平与质量的评价准则。项目方案的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一定的标准与规范下,确立的项目技术要求,包括:功能、参数、规格等因素;二是根据技术要求,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经济承担能力(经费)和市场产品的供给现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具体设备,搭建形成的一个解决方案,以实现技术的要求或目标。前者要求在标准与规范的约束下,使装备项目达到需求与功能的匹配,并使功能最大化;后者是在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使装备项目中各类设备在技术上科学匹配,在成本上最节约,达到方案的最优化,即最高的性价比。二者合起来的目标是整个装备项目的技术与方案达到功能最强、技术最好、成本最小,并且能可持续升级或改造。这就是技术的质量含义。
二、产品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即教育设备单件产品或一个项目系统工程的质量。包括品牌、质地、工艺水平、环保和安全级别、外在形象等。产品的质量对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设备比较好理解,装备项目就难以理解一些。要理解一个装备项目的质量,比如系统工程的网络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只要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就行了。一个整体就有整体的质量要求,包括外在形象、内在品质。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一个装备项目(系统工程)的质量,还是某个具体设备产品的质量,因为是进入学校的产品,所以其质量要求应比社会上的产品质量要求更高。除了在品质上的要求外,在质量上特别要强调环保与安全两个方面的质量。
三、政府采购的质量
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是财政预算内的资金,所以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与产品基本上都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要想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政府采购的质量是其重要的环节。因为政府采购在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上,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一边是获得高质量。但如果采购不当,成本与质量就会出现不平衡。
政府采购的质量,即是指对于一个既定的装备项目方案或产品设备,如何通过招标,采购到性价比最好的项目工程或产品设备。但在政府采购中,有时因为招标过程的控制不规范或不科学,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因为有了招标或政府采购的程序,不理想甚至不正确的结果往往又具备了合法的条件,质量问题特别是技术上的质量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政府采购的质量是教育技术装备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监管的质量
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装备与产品采购过程,应该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学校(用户)进行监管的过程,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装备质量,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用户的监管责任是重要的环节。
监管就是在装备项目的过程中,按合同与标书进行监督管理,监管供应商对合同的履约过程。监管工作重在抓好“三关”:第一关是合同的签定,第二关是过程监督与管理,第三关是验收。
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主要是这四个方面。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一面是人的因素,另一面是物的因素;一面是规范、技术的因素,另一面是对规范、技术的执行或能动行为因素;一面是供应商的因素,另一面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用户的因素;一面是采购人的因素,另一面是采购机构的因素。所以抓教育技术装备的质量,必须从多个角度与多个层面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确保质量。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处)
责任编辑:朱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