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890382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學教育对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能高效地协助学生增强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和过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可行性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小学数学;内涵;问题;策略
  【基金项目】1.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6QYJGB17,项目负责人:韦丽兰
  2.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A010,项目负责人:陆莉莉
  3.广西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OBE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XGZJG2018B141,项目负责人:潘景丽
  引 言
  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受教规律而考虑的.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学知识和现实运用有机结合的实际效果,将数学问题应用化,提高数学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和过程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
  数学建模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数学模型,另一方面是怎样创建数学模型.只有真正了解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才能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模型具有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思维形式对事物存在的本质联系以及相关状况进行描述的.从广义角度而言,数学思维、数学理论、数学公式抽象形成的简化结构均可叫作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过程其实就是让语言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的一个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将数学的基本方法和特殊魅力呈现出来.
  (二)数学建模的创建过程
  思想方法往往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而出现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样如此.数学建模的前提是掌握充足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和思考,在既有知识水平上分析问题.数学建模的主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准备模型的选取,应对问题的现实状况、实际含义和多种信息全面理解,选择好描述问题的对应数学语言.第二,展开模型推理论证,通过对现实状况的了解提供多种可以选取的模型,依照原有假设,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理解、清楚变量相互间与问题内部之间的数学关系,创建数学对应关系,用数字进行表示.第三,对创建的模型进行求解,依据实验与现存的数据信息资料,对数学模型的全部参数进行计算.第四,对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在最终结果中引进数学分析.第五,根据现实状况对数学模型展开检验,以此检验推理应有的合理性和模型选取的正确性,与现实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以此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若和实际相吻合,则进行选定完善;若和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则应当重新研究、创建模型.第六,将创建好的数学模型运用到现实生活与生产中,充分呈现数学学科具备的实际运用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缺乏明确性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主题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想获得的预期结果与标准.教育目标可以在具体教学过程结束时,把任职教师与学生完成的教育任务充分呈现出来.然而,教育目标是在教育活动实施前制订的,因此,教育目标同样是衡量教育任务完成程度的重要标准.科学制订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如今,我国一些教师在制订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缺少对现实教育活动状况的全面了解,没有真正地把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育运用领域中,仅仅简单地制订了知识教育目标.同时,他们在制订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缺少数学模型思想.换言之,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数学教师运用了数学建模思想,但是在主观意识上并未真正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需要和教育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导致教育目标缺少明确性与规范性.
  (二)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育形式仍然是教授法与练习法.教授法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具备教学成效较高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利用教授法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观点,或者观点间存在的联系性与复杂性,特别是在学生数量较多的班级.然而,教授法存在相应的不足,即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成长.练习法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推动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练习法的应用可以高效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进而真正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同时,练习法的运用强调教师必须控制好力度,掌握好具体练习的时间与次数.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选取教育方法时未能全面考虑到数学建模具有的特殊性,以教授作为主导,将练习作为辅助,过于放大教授法,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积极性被渐渐磨灭,也使得他们在被迫接受数学知识的不良状态下无法有效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三)教育环节设计得较落后
  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教育环节的制作过于简单,缺少创新性.在数学建模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在制订教育环节时主要运用导入、练习与小结,往往按照分析题意、画图、列式与解答的固定步骤实行数学教育,并未全面运用数学建模思想.以上这些教育环节是教学开展的基本步骤,无论是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均能根据此种形式进行.然而,这些教育环节的制作过于简单,缺少有趣性与创新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可行性策略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概念,而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就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论证掌握概念本质,进而掌握概念.本文结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就
【摘要】Taylor公式是一个用函数在某点的信息描述其附近取值的公式,其充分运用“无限接近”这一数学理论,将一些复杂的数学函数转化为简易的多项式函数,是数学函数中最基本的理论.本文阐述Taylor公式,分析并归纳Taylor公式求极限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初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Taylor公式;极限;“阶”  引 言  在高等数学中,极限通常是讨论数学函数的基础方式,是解析数学函数的基本形
【摘要】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an=f(n),它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N 或正整数集N 的有限子集{1,2,3,4,…,n},它的图像是一系列孤立的点,而不是连续的曲线,它具有单调性、周期性,也可求数列{an}中的最大项或最小项以及数列{an}前n项和的最值.  【关键词】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周期数列  1.数列的单调性:对任意n∈N ,都有an 1>an,这样的数列为递增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第一步,学生小学数学的基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育暴露出的问题逐步明显,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对此,本文将从学习氛围入手,以构建新时代数学课堂、构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知识连接为目的,以数学思想方法教育为手段,探究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