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谁来照顾你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寓居在上海的巴金的成名之作《家》正式出版发行了,他声名鹊起。由于《家》的阅读对象中年轻女性居多,因此有不少妙龄女孩以鸿雁传书的形式,向这位时年风华正茂的作家表达缠绵爱意。只是巴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对众多的求爱芳丽并不动心,依旧过着一个人简单质朴的日子。
  这年年底的一天,巴金正在住处写作时,忽然有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孩前来叩门并向他请教。巴金照例答复女孩提出的问题后,对方却没有离开,而是从随身挎包里取出一大摞信件,然后说:“巴金老师,其实我早就开始研读你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作品虽然篇篇精彩优秀,但是细细推敲却有不少疏漏的地方,我每发现一处就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写成修改意见,并整理成信件准备邮寄给你。可是由于迟迟联系不到你的具体住址,只好把这些没有投出去的信积攒下来,所以今天就把它们带来了。”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自从问世以来,所听到的都是些叹为观止的赞美之词,还从没有哪一个人给自己提出过修改意见。于是他在惊奇之余,一一拆开这些信仔细阅读,不禁感到面红耳热。因为女孩在书信中指出的疏漏之处确实存在,而自己偏偏忽视了这些地方。对于女孩能够一针见血地评判自己畅销海内外的作品,巴金非但不生气,反而油然生发出一种敬佩之情。
  为了修改再版的爱情三部曲,巴金与女孩热火朝天地整整探讨了一天。通过交谈,巴金得知对方叫陈蕴珍,酷爱文学,虽然发表了些不值一提的短小杂文和诗歌,却有一个很好听的笔名:萧姗。共同的爱好和对文学的追求,自然使两颗年轻的心从那天起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巴金与萧姗的恋爱持续了整整八年多,因为就在两个人定好结婚前夕,日寇侵华的隆隆炮声震碎了他们憧憬已久的爱情小屋。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残酷现实环境,巴金紧紧拉着萧姗的手说:“不等到把倭奴从中华大地上彻底驱逐出去的那一天,我们就绝不结婚!”从此,两个人天南海北地在战火中,几经重逢又几经忍痛洒泪分别,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巴金才携起萧姗的手于桂林漓江畔正式举行了婚礼。
  由于巴金几乎把历年积攒的稿费都捐献给祖国的抗战事业,所以婚礼是十分简朴的。没有婚房,他们就临时借用朋友的两间木板屋;没有金银首饰,巴金就把从市场上廉价购得的一块普通玉石打造成一副手镯。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两个人泛舟于清澈碧透的漓江中,彼此吟诗作答,不时发出一阵阵开心爽朗的欢声笑语。萧姗说道:“此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期盼能和夫君日日团聚,哪怕是映着夕阳在漓江边漫步一小会儿,也是我人生最快乐和幸福的时光!”
  巴金的日常生活不拘小节,看着因为自己几天未归就变得凌乱不堪的房间。萧姗嗔怪地叹了口气:“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呢!”为了能兑现照顾巴金一辈子的诺言,萧姗尽可能地推掉一切应酬,全身心地守护在丈夫身边。
  全国解放后,巴金在文联和文化部均担任要职,文学创作与事务愈加繁忙,吃饭睡觉不像从前那样应时,以至于患上严重的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萧姗就毅然辞去现任职务,心疼地陪在巴金身边,每日用桂圆红枣熬出热乎乎的小米粥。经过精心调养,巴金的身体渐渐好转起来。当他感激地拉着妻子的手时,萧姗则会微微一笑:“上苍既然派我来到人间,就是为了好好照顾你啊,所以你又何必这么客气呢?”
  “文革”开始后,红卫兵和造反派们在所谓“捍卫无产阶级江山,狠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一片喧嚣中,揪斗了老舍、巴金等文联魁斗,身心受尽摧残的老舍悲愤得投湖自尽,而巴金,幸亏在周恩来和宋庆龄鼎力保护下,才幸免于难。尽管如此,巴金还是在白天被迫去接受思想洗礼,实则是胸前挂着木牌挨批斗。只有晚上才能拖着疲惫之躯回到家中。那段人妖不分黑白颠倒的日子里,是妻子萧姗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宽慰,才使得巴金能够顽强地活下来。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局部上开始纠正“文革”错误做法,才使巴金一家面临的状况有了转机。但是就在这时,萧姗却因病住进了北京肝胆医院。巴金日夜守护在她的病床边,祈盼妻子能够早日康复。但是残酷的上苍并没有同情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不久萧姗的癌细胞扩散至全身,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垂危之际。
  1972年2月8日,最后一次手术失败的萧姗无力地拉起巴金的手,眼中透出无限的眷恋和不舍:“我……我就要走了,还有谁来照顾你呢,你……你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争取在这个世上再多活三十年,那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萧姗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巴金没有号啕大哭,只是忍住泪水静静地翻开妻子生前爱不释手的《马克思传》。因为马克思的妻子燕妮辞世的一瞬间,马克思看到她的眼睛好大好美。而此时的巴金读到这段情节时,也感觉萧姗的眼睛好大好美。及至于妻子去世后的一周年之时,巴金提起笔写下了散文《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进行悼念。
  晚年的巴金不再像从前那样不拘小节,而是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因为他牢牢记住了妻子的遗言:“没有我,你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巴金坚持把文学创作与养生锻炼相结合,尽可能使自己的生活既有紧张节奏又不感到疲倦。直到他过完101岁生日之后,才带着微笑的满足感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巴金在萧姗辞世后又活了33个春秋,完全实现了萧姗遗言中再让丈夫多活30年的夙愿。
  巴金与萧姗的结合,是共同砥砺风雨磨难的坎坷一生。“没有了我,谁来照顾你”,正是夫妻间这种最高尚、最真挚的呵护和眷顾,才使得两个人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而演绎出一段世间男女的情感佳话。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个性育己,共性育人  有一座城市,市民们坚持进行爱心接力,人们默默地做好事且不留名。而且,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一坚持就是8年。8年中,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于是,形成一种好人文化——这座城市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  8年前,“张闻明”只是很少一些人。8年后,“张闻明”已从张家港移动通信公司一个小小团支部的默默奉献,扩展为整座城市的爱心接力,像一场接力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今天,在“张闻明
忙时静心,闲时练心,怒时制心,贪时修心,时时观心  人心就是天下,人心净明,天下太平。人心,莫要太过复杂,简单些,明了些,两点间直线最短,少绕一些弯子为好。  生气为什么要喊?因为两个人生气的时候,绕得弯子多,心的距离最远。为了使对方能够听得见,就必须喊。在喊的同时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更要大声地喊。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就恰恰相反,说话可以轻声细语,因为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眼神都可
岁月的刻刀狠狠划过,  却留下无数鲜活的钻石    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让我些许麻木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仅仅是因为她的外形,她的声音,还是……  选秀节目现场,出现了一个女孩。23岁,身高1米28,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脸上是自信甜美的笑容。如此的袖珍,如此的惹人怜爱。音乐响起,灯光暗去,唯美的童声演唱起歌曲《萤火虫》,让全场如痴如醉。  由于身患侏儒症,从五年级以后,女孩就再也没有长高过。这给她的生
几乎每年寒暑假前夕,我都会接到母校老师的邀请,去和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们“聊聊天”。所谓的“聊聊天”,也就是在课堂上与可爱的学弟学妹们聊一聊我的生活感悟和读书心得。  今年暑假之前。我再一次受邀回到母校。伴随着清脆的电铃声,我满怀激情地走进了教室。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珍惜和大家相处的这45分钟,希望我的讲述能够为大家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今天,我是你们的一位大哥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家里的房子是茅草屋,父母即使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地干活,日子过得仍然贫苦。  8岁那年,大雪天,她和父亲上街时,见到有卖包子的,饿极了的她就拿了个热包子,她以为父亲会付钱。谁知,被人穷志不短的父亲痛打一顿并怒斥为贼。受了委屈的她,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16岁时,她怀揣着160元钱离开家,离开大山,来到大都市上海,开启了另一条人生
母亲推门走进孩子的房间,想看看孩子是在做作业,还是在偷玩游戏,却发现孩子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这孩子,还没洗脚呢。母亲轻轻喊着孩子的名字。孩子没反应。又提高了嗓门,叫了几声,孩子翻了个身,继续睡,还发出细微的鼾声。母亲摇摇头,帮孩子掖好被子,关了灯,走出了孩子的房间。  见没动静了,孩子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手里还拿着游戏机。他是在装睡。  你一定也装睡过,当有人叫你的时候。也许喊你的,是一个你懒
幸运,其实是你自己放飞的  二战结束那一年,我父亲从欧洲战场返回了家乡。那段时间,几乎每条公路上都能见到那些穿着军服的美国大兵,他们行色匆匆急着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似乎成了当时的一景。  可是,父亲与我们重逢的喜悦之情没过多久就被罩上了一层阴影。祖母突发重病,昏迷不醒,被送进医院。医生经过会诊,发现祖母的肾脏出了问题。医生告诉父亲必须马上输血,否则她连当天晚上都挺不过去。可是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祖母的
一天下班后,童军正在网上闲逛,突然网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这个帖子是一个妻子怀疑自己丈夫出轨想查到他丈夫的车辆信息,因此在网上发帖,称如果有人帮她查到,她将给予报酬1000元。  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帖子,也没有多少人评论,可是这个贴子却引起了童军的注意,因为对于别人来说,也许这些信息很难查到,可是对于童军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因为在单位童军很容易就能查到这些信息。可是童军也想到了单位的再三要求
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取得联系,恐怕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08年,吴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商务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汇佳私立学校任经济学讲师。他虽然年轻,却一直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保持高度关注。2010年9月的一天,他在阅读《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时,敏锐察觉到:中美之间的货币战和贸易争端,已把全球拖到了贸易战的边缘,这让他深感忧虑。经过思考,他产生了给奥巴马写信的想法,然后利用二
他被称为弗吉尼亚的数学天才。22岁就轻松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他只发表了两篇论文。就奠定了他在数学界的杰出地位,而凭借其中之一,他成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  天才就是正常人眼中的疯子。他不善交际,鲜有朋友。他的室友“查理”,是他心灵上的朋友,每次有什么心事,他都会向“查理”倾诉。只有“查理”能明白他的内心。有一次,为了他的数学新理论他和导师大吵了一架,回到宿舍依然愤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