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治理的目的是运用公共权力去引导、规范和控制公众的各种活动,运用公共权威维持政治秩序,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由于公众的经济人理性不完全性,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和公众博弈,以维持保卫公共系统的存续。意识形态通过其无微不至的“观照”面孔和修辞技艺来形塑和开拓政治格局,说服人们相信社会生活就应该如此,诱发人们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与偏好。意识形态的供给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