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难点的数学学习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light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学习就是在经历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困难的过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获得清晰的认知。笔者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分别用“迁移”“变序”“类比”“变式”等方法突破度量角教学中的难点。
  一、巧用迁移,突破度量方法的难点
  【片段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测量角的大小。想想我们以前测量过什么?
  生:长度、面积。
  师:长度是怎么测量的?
  生:用尺子。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一端,另一端指向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师:若尺子上没有0刻度线,你还能测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生:可以对准任何一个刻度,数一数经过了几厘米就是几厘米。(见图1)
  师:原来不从0刻度线开始也能测出长度。
  设计意图:借助二年级“认识厘米”时断尺测量的方法,复习长度的测量不一定都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还能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到。打破学生固化思维,勾起学生的回忆,巧用断尺测量长度方法,迁移至非0刻度线开始也能测量角的大小,为后续学习“角的度量”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二、变序教学,改变度量认知的顺序
  【片段2】
  师:经过刚刚的复习,发现测量长度可以不从0刻度线开始,还能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知一共有多长。那么在量角器上,如果不从0刻度线开始,你能找到相应度数的角吗? 比如,1度角有哪些?
  生:1~2度中间,2~3度中间,5~6度中间……
  师:你能总结一下哪些角都是1度角吗?
  生:两个刻度之间隔了1度就是1度角。
  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找10度、15度或者其他度数的角吗?
  生: 这些都是10度(见图2)。
  设计意图:改变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再认读刻度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们先学会在量角器上找相同度数的不同角。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顺序,通过找角,帮助学生熟悉和回顾角的度量实际上是单位量的累积这一本质属性。
  【片段3】
  师:有一个角,明明没有任何一条角的边指向10度,为什么也是10度?
  生:中间相隔10度,这个角就是10度。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中间相隔30度就是30度。
  生:中间相隔115度,就是115度这样大的角。
  生:只要看中間间隔几度就是几度。
  师:同学们,经过找角度的过程,你发现角的大小是指什么?
  生:就是角张口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是指角张口的大小,使学生明白度量角的大小就是指度量角的张口有多大,而并非指角的其中一条边指向哪个刻度。使原来角的一条边必须对准0刻度线,变成了角的一条边对准任何一条刻度线都能测量出角的大小。变序教学,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顺序。
  三、类比沟通,比较度量本质的异同
  【片段4】
  师:同学们,从非0刻度线开始找角与断尺测量长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可以不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
  师:不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怎么得到有多长,是多少度呢?
  生:可以1度1度、1厘米1厘米地数出来。
  生:还可以大刻度减去小刻度。
  师:那为什么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时,就不用数或者不用减了呢?
  生:因为0刻度线开始测量,数到几就刚好是终点的那个刻度。
  生:任何一个数减去0还是它自己本身,所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直接读出另一个刻度就可以了。
  师:现在能否说说测量角度和测量长度的过程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数一共有多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一个个单位量累积起来一共有多少就是多少的测量,你们还在哪里学到过?
  生:面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铺多少个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是的,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是一个个单位量累积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长度测量和角度测量之间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测量实际上就是单位量累积的过程,一共有几个单位量就是线段有多长、角度有多大。因为测量就是为了实际应用的方便,才统一了单位,并在基于统一单位的基础上,累积多少单位量就是多大,长度是如此,面积如此,角度也是如此,以后学习的体积、容积也是一样。通过类比,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属性内容测量之间的联系,将测量的知识串成一个知识链,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本质。
  四、变式练习,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
  【片段5】
  师:下面的角其中一条边被量角器遮住了(见图3),你认为这个角可能是几度?
  生:可能是110度,也可能是40度。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也可能是20度。
  师:如果是20度,另一条边在哪里?
  生:可能在30度的那条刻度线上。也可能在50度的那条刻度线上。
  师:还有可能是几度呢?
  生:应该有很多种可能。
  师:那这个角的大小范围是多少?
  生:应该在0~110之间。
  设计意图:根据一条边来判断角的大小,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度量角的大小的本质。并根据寻找角的范围,突破内外圈的难点。
  测量使物体的属性具有了量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纵观整堂课的设计,教师从学生的难点—不清楚读“内圈”还是“外圈”出发,以解决“几个单位量”为主干问题,抛开固有思维“读刻度”,从找不同的1度角、10度角帮助学生理解“找到张口的大小就找到了角的大小”,突破学习难点。
  首先,让学生回顾断尺的测量方法,迁移至非0刻度线开始也能测量出角的大小。其次,变序教学,让学生先找角,再量角,能找到指定大小的角,那么测量角肯定也没有问题了。再次,利用类比,寻找长度、面积和角度之间测量方法的相同点,理解度量的本质就是量的累积。最后,再进行变式练习,通过一条边,确定角的大小范围,真正突破学习难点。
  四大板块,层层递进,每个板块的学习都围绕突破难点依次展开,螺旋上升,既学习新知,又联系旧知,不断完善。整个过程,教师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主要目的,使之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
  责任编辑:肖佳晓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鼓励教师合作是我国教师发展的基本政策指向,也是世界范围内教师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一切研修与培训的归宿是“校本”,学校亦成为教师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最为适切的场域。无论是“人为合作”还是“自然合作”,其行动研究均建立在教师对学校价值追求与共性问题探究的基础上,而教师不断学习、拓宽视野、增长学识为合作行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多元模式合作行动研究的探索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  【关键词】教师 合作
编者按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如何实现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在当前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探讨了“班级规范化管理的有限性及其超越”。同时,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撰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之一。传统上,大多数班主任将对学生的操行评语仅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存在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冷漠淡然,缺乏情感;主观臆断,缺乏客观性等问题。2013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应促进评价方式的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一时间,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网红”,颇受关注。不少省、市、自治区都积极尝试如何在高考录取中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依据。在笔者看来,综合素质评价若要在高考录取中落地开花,需要突破三道难关。一、技术关:综合素质到底
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要从乡村教育的底部攻坚,底部在哪?在村小和教学点的复式教学班,要让孩子不掉队,关键就是让教师不落伍。如何让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不落伍?笔者认为,应聚焦“复式教学”特点,建立乡村教学点复式教学班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实施精准支持。  一、国情比较中的“复式教学”  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复式教学”是最后一公里。全国现有复式教学班11.6万个,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的边远地区与山区,学生家长
学生写作文时,经常出现选材不真实、使用雷同素材、内容空洞乏味的状况。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能在生活中捕捉到具体的、可供写作的题材,还要帮助学生构建起作文的支架,指导学生书写真情实感,写出“真作文”。  “真作文”的含义是,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具体的事例,以这些素材构建起“支架”,让学生在真人、真事、真心中刻画细节,抒发情感,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结。  一、感受真情  在作文课《致歉信》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突出“整体育人”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要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其核心是通过课程建设来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任务。  一、新时代背景下校
编者按  继2016年10月第一届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教师投入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之中。今年10月19—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即将举办第二届绘本大会。本届大会聚焦绘本课程教学“融合与创新”的主题,探讨利用绘本进行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道德、情感和能力的和谐发展。为此,从2017年2月以来,大会开展论文征集活动
编者按  “简约语文”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倡导的教学主张。近年来,丁老师及其团队围绕“践行简约语文理念,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这一核心课题,从理论体系建构、课堂教学实践、高品质工作室建设三个层面开展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2017年秋季,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全国统一使用。丁卫军老师及其团队针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在“简约语文”理念的指
本刊讯 2016年4月26日,北京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签署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出席了签约仪式。  双方本着“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双方的教育资源为基础,建立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在教师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高等教育与海淀教育的互融互动、教育改革项目合作创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命传统文化独树一帜,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在近代中国革命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凝结着人类对和平和正义的无限追求,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正义感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在历史教学中有机渗透革命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