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方案比较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双盲),观察行LASIK治疗的100例(200眼)患者,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眼.其中试验组LASIK术后使用典必殊滴眼液一周,对照组使用0.1%氟美童滴眼液一月及托百士滴眼液一周,两组患者除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不同外,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用药均相同;为不掩盖症状,术后均不使用人工泪液.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一日、术后三日、术后一周、术后二周、术后一月、术后三月的眼部症状(包括疼痛、眼干、异物感)及体症,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有效球镜、弥漫性角膜基质炎(DLK)、荧光素染色(FL)、眼压.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独立样本U检验(Mann-Whitney Test),计量资料采用计量资料统计学方法.结果术后二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DLK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组二周时恢复术前水平,对照组三月时尚未恢复术前水平;其他观察指标各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LASIK术后短期应用强效激素(一周)即可获得预期临床效果,更有效预防DLK,以避免长时间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同时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回流灌肠量增加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 5 8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灌肠量不同分为试验组 (2 8例 ,每次灌肠量为 2 0 0ml/kg体重 )
目的 探讨不同的促血管生成分子及受体在肝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切除的肝癌标本15例,应用RP-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癌标本中不同部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和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标志分子CD34,并且分析血管密度与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结果 在肝癌组织中,VEGF和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先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mRNA表达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雄性Wistar大鼠57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15);缺血再灌注组(ISC组,n=21)
目的 通过热点突变法对一株人源抗TNF-α ScFv进行体外亲和力成熟.方法根据体内抗体亲和力成熟时V基因体细胞突变的热点,设计引物进行多步重叠PCR,在本株ScFv的H-CDR3和L-CDR3热点部位引入随机突变,构建噬菌体抗体库,采用硫氰酸盐洗脱法对抗体库进行筛选,对选出的克隆测定其相对亲和力,并进一步将4株转换表达成为可溶性Fab,以非竞争ELISA法测定其亲和常数.结果构建了库容为1.8×
目的 探讨磁场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一:50只大耳白兔被钩破大脑中动脉以建立脑出血模型.用CT扫描和解剖的方法观察脑出血的情况.实验二:4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0.4 T组、0.8 T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每只白兔均采用实验一的方法建成脑出血模型.磁疗前CT扫描观察出血情况,磁疗后CT扫描观察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实验一:50只大耳白兔大脑中动脉钩破术后均出现对侧后下肢无力,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