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MVK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12例中国汉族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患者MVK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对中国汉族6个家系和6个散发DSAP患者及100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血样,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样本MVK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Sanger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在2个家系和1例散发患者中分别检测到c.566C>T,c.722G>T和c.207_208delAC突变位点.结论:MVK基因与DSAP的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近年来汕头皮肤性病就诊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HIV检测的皮肤性病门诊及皮肤科住院部患者13 571例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0-2013年全省各县(市)上报的麻风疫情报表,所有资料均采取国家规定的统一年报表,和省级麻风病人资料数据库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和分析.2 结果2.1
目的:分析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慢性荨麻疹(CSU)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6例CS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ASST、血清总IgE、血浆D-二聚体、甲状腺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双手拇指指关节斑块3年。患者3年前新兵入伍训练时出现情绪紧张,双手食指不自主摩擦拇指关节伸侧皮肤,随后双手拇指指关节伸侧皮肤出现3个粟粒大皮色
我科采用5-FU皮损内注射及针刺法治疗寻常疣患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均符合寻常疣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