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同时也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但是,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改进阅读教学,强化学生阅读的语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
  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下,初中语文老师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因为老师们认识到学生阅读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同时也使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旨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文。
  一、务必读透课文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如果老师脱离教材讲课,就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学生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是不利于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之前,务必先读透教材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用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线索,使得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在课前先将文章读透,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老师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如果老师没有很好地掌握课本主线和思想,就会误导学生。在读透文章后,老师可以通过图示、表格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从中学会如何更有效地阅读。
  二、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它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老师可以组织“每周黑板报”的活动,让学生分组画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的趣闻逸事,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建设“阅读角”,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阅读角”,让学生将家里不用却有利用价值的书籍与同学共享,建成一个“阅读角”,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得学生爱上阅读。第三,组织班级内部的读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共同进步。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布置阅读任务,看看哪个学生最先完成阅读任务,哪个学生的阅读质量最高。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老师提出“从这个题目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快速浏览文章,然后再文章中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开头结尾语句及过渡句”等问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答案,看看谁可以最快找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使学生在阅读的氛围中陶冶情操。
  三、进行适当的语感训练
  影响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感。一个人有较高的语感,那么他就能很快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晰地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如果一个人缺乏语感,别说提高阅读水平了,就连阅读都成问题,因此老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自主阅读。这里所说的语感训练主要由语感实践和语感领悟这两方面构成。老师在进行语感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读文章的一些精美段落和字句,从细读精美字句和段落的过程中领悟语言运用的技巧,培养他们的语感,让学生知道如何更好地融入作者的世界里。举个例子,如教《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环境的优美字句,比如“波光”、“艳影”、“金柳”、“夕阳”、“彩虹”等,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体会诗人使用这些优美的字词的用意是什么,通过独立思考,学生发现,诗人是为了通过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印象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老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沉浸在有意境的文章,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作者的思想。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而且能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四、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
  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不是很完善,对是非判断还不是很成熟,否则他们就很难抵制外界强烈的诱惑与吸引。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合适学生阅读的书籍,书籍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重要载体,可是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却是非常关键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书目,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书,避免学生因为是非不分而选择不健康的书,否则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老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使用字典。这就要求老师教会他们怎样使用工具书,为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具书,比如《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等,避免学生因为在阅读中遇到小难题就放弃。
  五、结语
  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务必解放教学思想,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采取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改善阅读教学状况,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2]李延梅.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J].考试周刊,2011(44).
  [3]程明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J].学周刊,2011(01).
  [4]李茂明.如何进行有效性的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1).
  [5]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其他文献
本研究于2014年4月23日到6月5日以及10月15日到10月31日,在北京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借助红外相机和视频录像,采用焦点个体取样与连续记录法对该中心饲养的3只成年褐马鸡(Cr
摘 要: 如何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状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反思性学习 培养方法  一  老师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激情四溢地讲了一节课,学生也似乎学会了很多,可等到自己“上阵”操作,立即就“阵亡”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状况呢?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通过教学探索,对创新教育谈谈见解。  一、语文课堂创新教育应遵循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特点是价值取向上培养创新人才,过程取向上促进个体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和创新个性的发展,模式取向上重在方法途径、目的、手段、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和丰富性。1.注意课堂提问及方法指导的探求性。课堂提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逐渐加快。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找到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育除了为大学输送新生之外,还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高中汉语文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汉语文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汉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