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NAC转录因子基因ClNAC1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克隆与杉木次生壁形成相关的Cl NAC1基因,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基础上开展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连锁不平衡(LD)分析,以期为深入解析该基因功能和开展LD作图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杉木根、茎、叶等混合样本转录组测序获得的相关数据,分离杉木Cl NAC1的c DNA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检测Cl NAC1的表达模式。通过MEGA 6.0和Dna SP 5.0分析Cl NAC1在40个杉木无性系的SNP变异,以及LD衰减程度。【结果】分离到Cl NAC1基因c DNA序列1 28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092 bp,编码蛋白质在N端含有1个由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AC结构域。相应基因组序列长2 546 bp,有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且第1个内含子位于5’非翻译区(UT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l NAC1蛋白位于B分支,与拟南芥的NST1/2/3、毛果杨的Ptr WND2A/B等聚在一起,属于次生生长相关的NAC转录因子类别。Cl NAC1在雄球花中的表达量最大,在当年生成熟叶中最小;该基因在当年生半木质化茎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的2.8倍,且在去年生茎木质部中的表达量比皮层大3倍左右。利用来自6个地理种源的40个无性系发现Cl NAC1内存在104个常见SNP位点,平均发生频率为1/24 bp,多样性水平达到0.012 53。编码区域有32个SNP位点,其中25个属于同义突变,7个属于错义突变。SNP多样性指数πtot、πsil、πs、πn在6个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不同群体的非同义突变多样性πn皆小于同义突变多样性πs。LD分析显示,当r2>0.1时,在6个群体中LD衰退序列长度在1 025~2 460 bp间变化,在基因内部LD水平已衰退至不显著。【结论】杉木Cl NAC1基因可能参与次生壁的发育。Cl NAC1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SNP变异,且在进化中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不同杉木群体中Cl NAC1基因SNP位点间的LD皆在较短序列长度内迅速消失,表明基于候选基因的LD作图策略在杉木关联作图研究中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与作文关系密切。我们教师应该走好“跬步”:在课堂中渗透作文思想、作文方法,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那我们的学生就一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
随着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企战略的内涵也日益多元化,科技创新战略也逐步成为民企战略体系的主系列,其作用发挥日趋重要。基于此,民企应认真科学地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本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古外中今优秀文化,是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极具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如果在教学中仅思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不思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里,散文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这足见其重要性。但是,在这个发展迅速,浮躁渐长的环境中,学生们读懂它很难,欣赏它更难。我校学生的运动员身份,使得散
【正】互联网与餐饮业结合,会随着餐饮企业市场环境、发展阶段、阶段转型的诉求,不断进行点的突破、线的进步以及平台提升。餐饮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还在路上。2014年,餐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