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企业导入CI,树立企业形象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阐述了CI的内涵和塑造图书馆形象的可行性,以及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导入CI系统,只有图书馆服务理念系统、图书馆行为规范系统、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加强公关活动,才能塑造完整独特的图书馆形象。
关键词:CI形象 高校图书馆 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45-03
21世纪是个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无限发展的机遇。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最重要的辅助机构,要想迅速适应社会知识文化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自我更新,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赢得读者的好感和信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借鉴企业界成功的CI策划经验,全面地、科学地将CI战略导入高校图书馆。
一、CI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也称为CIS。中文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特指为塑造个性鲜明的统一企业形象而策划的识别系统,是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它是现代企业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即CI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企业可通过CI设计对办公、生产、管理,以及经营、包装、广告等系统形成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由此来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增加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划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使企业经营在各职能部门中能有效地运作,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迅速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出品牌效应,占有市场。它是作为一种创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形象影响力,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在公众形象地位的有效工具。企业形象即企业的总体形象,是社会经济流通中所形成的综合效应的整体印象、评价与文化认定,如商品形象、管理者形象、职工形象及环境形象。在日益竞争的现今社会,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一项关系到企业发展、塑造企业形象新生命的必要投资。
CI设计是6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东的新境界设计公司,以“创造企业新形象新境界”为口号,先后创意设计了太阳神、李宁牌、乐百氏、奥运、科龙等一大批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这批企业也因为导入CI而名声大振。CI几乎成了企业制胜的法宝。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而是实施企业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
CI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riourIdentity 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三个要素所构成。理念识别(MI)是确立企业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理念识别重在精神,是CIS的原动力和基础,是CI的灵魂。主要包括:企业使命、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原则、发展策略、行为规范等。行为识别(BI)是企业实际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行为识别重在人,是企业中人的行为反映。它包括市场调查、商品规划、公共关系、公益活动、员工培训等。视觉识别(VI)是通过静态的标识媒体,将企业理念转化为具体符号,向外界传输,使人们接受和认知。视觉识别重在物,是企业的外表形象,是传达的媒介或载体;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商标设计、品牌标志等。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互为条件的,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成CIS的完整内涵。CI的真正意义在于“传播”,也就是说精心设计的标准化的识别系统,通过有效的传播得到公众的认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场销售,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当前现代图书馆导入CI形象的可行性
人们通常认为形象识别似乎只是企业的事,与图书馆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图书馆和企业一样,都是追求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只不过企业侧重经济效益,而图书馆侧重于社会效益;而且都有产品产出。只不过企业是物质产品,图书馆是读者。因此,借鉴现代企业导入CI战略的成功经验是可行的{1}。
树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形象,有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业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进程的问题;同时长期以来图书馆所形成的借借还还的传统格局,使读者形成了“借阅”的图书馆形象定势;在公众的印象中,图书馆仍然是“读读小说,看看报刊”的文化消遣场所,即使有一些提供信息的功能,也被认为是“查查资料”,可有可无的服务,随之便出现图书馆出外办事无力,上级领导机关不重视等现象。专业人员流失,部分工作人员态度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竞争、风险意识薄弱。这些都是长期困扰图书馆发展的普遍原因,也是图书馆界面临的普遍困境。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就在于图书馆还没在用户心目中树立鲜明的信息服务形象,社会公众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缺乏充分的了解与认识,需要信息时,想不起图书馆,因此导入企业的CIS战略,重塑图书馆形象,尤为必要。随着图书馆的馆舍空间、技术装备、馆藏资源等硬件条件的大力改善,图书馆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向软件——图书馆形象上来。图书馆若能导入CIS,必然对自身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将会改变图书馆“千馆一面”的现状,使图书馆形象得到整体提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好感,促进整个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要想在社会激烈竞争中不断扩展自己,从以前的“藏书楼”向“知识信息服务中心”转变,需要重新设计其社会公众形象,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良好的社会的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资产。通过CI策划,图书馆可以塑造出一个统一而独特、规范而灵活的新图书馆形象,形成一个有利于图书馆活动的大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高校图书馆对CI系统认识和把握的不足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CI要素本身的作用认识不清,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图书馆的理念识别只是限于形式。图书馆早就提出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读者是上帝”口号,也形成了相应的服务理念。但是没有真正把它内化为图书馆员的共同的价值观,理念系统的建立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要知道服务不是只需承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把口号升华为一种思想,将理论变为自觉的行动,通过行动使思想成为相应的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并逐渐被认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继而成为全体员工的潜在意识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个相当长期、艰苦的过程。
2.忽视了图书馆的行为识别(BI)的重要作用。BI是图书馆的根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图书馆因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识别系统,理念无法转化为有生命的行为,从而导致CIS没有明显的收获。图书馆理念的实现必须有一系列新的行为规范支持,才能形成塑造图书馆新形象的真实内容。在图书馆导入BI,就要求图书馆以完善自身为核心,充分展现内部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教育方式、信息开发、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塑造图书馆新形象。
3.忽视了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的形象效果。很多高校图书馆往往在业务管理上狠下功夫,图书馆内外部环境没用任何馆标标志,最多写有“某某大学图书馆”或“图书馆”三个字,馆内没有任何反映本校专业学科特色设计的标志。因此导入CIS设计,就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的形式把本图书馆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准确表达出来,来充分展示本图书馆作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信息情报服务中心的职能。
四、高校图书馆导入CI形象的策略
利用CI理念进行图书馆形象设计关键在于传播和塑造图书馆文化和形象。而图书馆形象是图书馆精神形象、员工形象、素质形象、环境形象、服务形象、技术实力形象的一个综合体,要传达一种整体与统一的图书馆形象。图书馆移植CIS的基本内容图书馆实施CIS,其主要内容就是结合文化组织的特点和图书馆的实际,将构成CIS的三个要素: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移植到图书馆中,理念识别是图书馆的价值观念,行为识别是图书馆的行为规范,视觉识别是图书馆的外在标志,三者共同构成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因此应从CI的三个子系统来实现形象设计,最终形成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
1.确立图书馆的理念识别系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形象的“灵魂”与基石。图书馆理念的确立,要结合本馆的办馆哲学、价值取向、馆藏特色、人文精神、既定目标和公众的期望等诸因素集中概括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确立图书馆工作的方针、精神、标语口号、文化建设以及服装、吉祥物等,既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律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理论。并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把它内化为图书馆员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它是树立图书馆形象的关键所在,它的完善与确定是图书馆形象设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魂”就是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可以把诚信服务、人本服务、创新服务、知识信息服务确定为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用服务立馆、用技术兴馆、用人才强馆,在馆员中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精神,为读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完善的优质服务。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可适当合理的分配任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馆员素质教育活动,让员工普遍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图书馆要生存发展必须服务领域领先的理念,打破旧的不良习惯,建立新的行为模式,让全体员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位员工都是图书馆形象的塑造者,从而实现真正的观念转化和水平提升。
2.强化图书馆行为识别是图书馆成功实施CIS的战略保障。人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所支配的,一个人形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他的行为。图书馆也如此,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归根结底取决于图书馆“如何去做”“如何让读者满意”。只有将图书馆理念化成每一位馆员精神的一部分,贯穿到馆员的一言一行,图书馆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能赋予VI富于魅力的内涵。具体内容包括馆员的行为规范、藏书和设备的建设与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环境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这就要求图书馆做到:(1)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定各部门的职责管理目标,图书馆规章制度和竞争机制、职工守则、聘任上岗等,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责任相一致,动力和压力相一致的运行机制,形成公平、竞争、创新、服务的良好的氛围。(2)体现“读者满意度”的战略思想。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而且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那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首先要有甘愿奉献、饱满向上的精神面貌。不图名利、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投入工作。其次要有高效热情的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馆员要充当“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不断提高、加深服务层次,在热情服务的同时做到信息服务准确周到,要提倡“辛苦我一人,方便众读者”的奋斗精神。第三要有美观大方的外部形象。馆员服装要整洁干净,色彩设计要充分体现端庄合体、热情大方的仪表态度,给读者以庄重的感觉。图书馆员工统一着装、统一挂牌服务不仅反映了员工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勤奋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而且树立了图书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第四要有礼貌的语言。图书馆是一种服务性强的行业,文明的语言反映馆员自身知识水平及精神面貌,接待读者、客户用礼貌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借不到书或者是违章的读者给予周到的讲解,使读者心情愉快地离开图书馆。(3)调整藏书结构,加强馆藏设备。图书馆要提高社会地位,首先应具有丰富的馆藏,这也是CI所需要的首要硬件。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所以应从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采购多方面的有学术性的、思想性、专业性书刊资料;在收集图书期刊的同时广泛收集各种非书资料,如幻灯片、光盘、电子期刊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有了大量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的文献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现代图书馆藏要突出特色和个性,建立一个精而不缺、广而不滥、系统完整的藏书体系,使读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使馆藏做到“书尽其用”。“最先进的设备,第一流的技术,第一流的技术人员”是企业形象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高、精、尖的技术,将直接影响办馆的质量,技术既能指导设备,又能促使设备高效运转。(4)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随着文献载体形式的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服务空间的虚拟化,改变了以往图书馆是收集、保存、管理信息情报资料的职能。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开展优质服务。积极跟踪、收集、调研最新的专业信息情报,根据不同层次读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其服务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完备、丰富的信息情报和全方位的网上快捷服务吸引读者;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布局,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和预测,生产出面向经济建设项目的信息产品;开发网上资源,生产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走向良性循环。应改善服务条件,要有一套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投资配置电脑、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采用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开通Internet网,提高信息检索传递的时效性与方便性。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可以购买和自建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和反映最新发展动态的信息资料以及最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只有图书馆具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料,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5)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图书馆是一个知识汇集的场所,不但需要不同学科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素质要求极高。读者是通过馆员的素质来衡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靠馆员的素质来树立的。可以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的激励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特别是注重计算机网络能力培训,以便于能够利用网络从事综合系统开发,提供有特色的专业信息情报产品;并鼓励他们参加学术研讨会及教学科研活动,来扩大知识范围,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树立“读者至上”的思想,使各项工作有效化、细致化,塑造图书馆形象。
3.注重图书馆的视觉识别系统。图书馆的视觉识别是CIS的静态识别系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窗口。一个人由外界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印象占83%。在塑造图书馆形象时视觉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直接地反映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及服务宗旨。(1)外观建筑设计。图书馆是读者吸取知识信息的地方,应给人一种安静、幽雅、舒适的感觉,同时表现出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图书馆建筑物外形设计上,突出现代、典雅的特点,展示文化的权威、魅力和永恒。并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要使读者一看到此建筑就能意识到这里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信息服务和所需的知识信息。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说过,图书馆就像“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教科书”。因此图书馆建筑外形设计上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从选择建筑材料到建筑物造型设计,都应采用标准系列色彩,达到醒目、谐调、独创的目的,才能成为学校的代表性建筑,而且要与整个校园的建筑环境相谐调。(2)统一规范的标识。现代企业注重通过设计标识形象,改变广大公众的视觉。图书馆的馆徽是视觉识别设计的核心。它要体现本馆社会定位与功能、发展方向与模式,结合本馆理念、建筑与布局特色等因素来选择最佳方案,再最终确认。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为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它是围绕着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形象设计的,代表着本馆的风格和特色,个性化极强,体现了创新、求实、不断进取的精神。标牌、信笺、信封、纪念品之类的普通用品,很容易被忽视。如果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并印制一些反映该馆景致、服务项目、员工风采的宣传画册、明信片和纪念品,不仅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且可以树立图书馆形象{3}。另外阅览桌椅、借阅证、胸卡等,也可以设计得新颖别致,具有本馆特色。图书馆应建立自己的网站,让网站成为图书馆在网上的形象代言人,包装好这个“形象代言人”,也就成了图书馆形象设计任务之一。
4.积极宣传高校图书馆的新形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积极宣传,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和知名度,来达到形象设计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如邀请知名人士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展览等是宣传图书馆形象的有效方式。也可采用信函、印刷画册、制作橱窗、明信片和纪念品等方式充分向读者传达图书馆的信息,取得广大读者的了解;并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将本馆的新动向及时向广大读者传播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度,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开办学习班和培训班,为社会和各单位培养人才;开展文献展览活动,为企业或公司提供信息科研成果。
5.开展公关,顺畅图书馆现代化之路。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科学。开展公共关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行为上塑造图书馆形象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关系不仅包括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之间关系,还包括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与社会之间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公共关系,不断展开信息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取得相互信任,建立图书馆信誉,树立良好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全馆才能齐心合力,共求发展。
CI形象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战略任务,它需要全体图书馆人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作为信息集中的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把握机遇,及时导入CI,塑造出全新的图书馆形象,真诚为读者服务,方能从容应对新世纪强有力的挑战,谱写图书馆事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注释:
{1}王聪聪.行为识别——图书馆CIS战略成功的重要保障[J].企业情报工作,2004(10):184-185
{2}沈玉雯,何义珠.高校图书馆形象设计[J].丽水师范转科学校学报,2004(1):120-122
{3}尚海永.基于CIS理念的图书馆形象设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5-146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6)
(责编:若佳)
关键词:CI形象 高校图书馆 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45-03
21世纪是个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无限发展的机遇。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最重要的辅助机构,要想迅速适应社会知识文化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自我更新,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赢得读者的好感和信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借鉴企业界成功的CI策划经验,全面地、科学地将CI战略导入高校图书馆。
一、CI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也称为CIS。中文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特指为塑造个性鲜明的统一企业形象而策划的识别系统,是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它是现代企业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即CI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企业可通过CI设计对办公、生产、管理,以及经营、包装、广告等系统形成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由此来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增加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划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使企业经营在各职能部门中能有效地运作,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迅速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出品牌效应,占有市场。它是作为一种创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形象影响力,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在公众形象地位的有效工具。企业形象即企业的总体形象,是社会经济流通中所形成的综合效应的整体印象、评价与文化认定,如商品形象、管理者形象、职工形象及环境形象。在日益竞争的现今社会,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一项关系到企业发展、塑造企业形象新生命的必要投资。
CI设计是6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东的新境界设计公司,以“创造企业新形象新境界”为口号,先后创意设计了太阳神、李宁牌、乐百氏、奥运、科龙等一大批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这批企业也因为导入CI而名声大振。CI几乎成了企业制胜的法宝。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而是实施企业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
CI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riourIdentity 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三个要素所构成。理念识别(MI)是确立企业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理念识别重在精神,是CIS的原动力和基础,是CI的灵魂。主要包括:企业使命、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原则、发展策略、行为规范等。行为识别(BI)是企业实际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行为识别重在人,是企业中人的行为反映。它包括市场调查、商品规划、公共关系、公益活动、员工培训等。视觉识别(VI)是通过静态的标识媒体,将企业理念转化为具体符号,向外界传输,使人们接受和认知。视觉识别重在物,是企业的外表形象,是传达的媒介或载体;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商标设计、品牌标志等。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互为条件的,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成CIS的完整内涵。CI的真正意义在于“传播”,也就是说精心设计的标准化的识别系统,通过有效的传播得到公众的认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场销售,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当前现代图书馆导入CI形象的可行性
人们通常认为形象识别似乎只是企业的事,与图书馆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图书馆和企业一样,都是追求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只不过企业侧重经济效益,而图书馆侧重于社会效益;而且都有产品产出。只不过企业是物质产品,图书馆是读者。因此,借鉴现代企业导入CI战略的成功经验是可行的{1}。
树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形象,有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业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进程的问题;同时长期以来图书馆所形成的借借还还的传统格局,使读者形成了“借阅”的图书馆形象定势;在公众的印象中,图书馆仍然是“读读小说,看看报刊”的文化消遣场所,即使有一些提供信息的功能,也被认为是“查查资料”,可有可无的服务,随之便出现图书馆出外办事无力,上级领导机关不重视等现象。专业人员流失,部分工作人员态度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竞争、风险意识薄弱。这些都是长期困扰图书馆发展的普遍原因,也是图书馆界面临的普遍困境。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就在于图书馆还没在用户心目中树立鲜明的信息服务形象,社会公众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缺乏充分的了解与认识,需要信息时,想不起图书馆,因此导入企业的CIS战略,重塑图书馆形象,尤为必要。随着图书馆的馆舍空间、技术装备、馆藏资源等硬件条件的大力改善,图书馆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向软件——图书馆形象上来。图书馆若能导入CIS,必然对自身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将会改变图书馆“千馆一面”的现状,使图书馆形象得到整体提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好感,促进整个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要想在社会激烈竞争中不断扩展自己,从以前的“藏书楼”向“知识信息服务中心”转变,需要重新设计其社会公众形象,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良好的社会的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资产。通过CI策划,图书馆可以塑造出一个统一而独特、规范而灵活的新图书馆形象,形成一个有利于图书馆活动的大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高校图书馆对CI系统认识和把握的不足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CI要素本身的作用认识不清,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图书馆的理念识别只是限于形式。图书馆早就提出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读者是上帝”口号,也形成了相应的服务理念。但是没有真正把它内化为图书馆员的共同的价值观,理念系统的建立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要知道服务不是只需承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把口号升华为一种思想,将理论变为自觉的行动,通过行动使思想成为相应的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并逐渐被认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继而成为全体员工的潜在意识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个相当长期、艰苦的过程。
2.忽视了图书馆的行为识别(BI)的重要作用。BI是图书馆的根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图书馆因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识别系统,理念无法转化为有生命的行为,从而导致CIS没有明显的收获。图书馆理念的实现必须有一系列新的行为规范支持,才能形成塑造图书馆新形象的真实内容。在图书馆导入BI,就要求图书馆以完善自身为核心,充分展现内部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教育方式、信息开发、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塑造图书馆新形象。
3.忽视了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的形象效果。很多高校图书馆往往在业务管理上狠下功夫,图书馆内外部环境没用任何馆标标志,最多写有“某某大学图书馆”或“图书馆”三个字,馆内没有任何反映本校专业学科特色设计的标志。因此导入CIS设计,就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的形式把本图书馆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准确表达出来,来充分展示本图书馆作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信息情报服务中心的职能。
四、高校图书馆导入CI形象的策略
利用CI理念进行图书馆形象设计关键在于传播和塑造图书馆文化和形象。而图书馆形象是图书馆精神形象、员工形象、素质形象、环境形象、服务形象、技术实力形象的一个综合体,要传达一种整体与统一的图书馆形象。图书馆移植CIS的基本内容图书馆实施CIS,其主要内容就是结合文化组织的特点和图书馆的实际,将构成CIS的三个要素: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移植到图书馆中,理念识别是图书馆的价值观念,行为识别是图书馆的行为规范,视觉识别是图书馆的外在标志,三者共同构成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因此应从CI的三个子系统来实现形象设计,最终形成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
1.确立图书馆的理念识别系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形象的“灵魂”与基石。图书馆理念的确立,要结合本馆的办馆哲学、价值取向、馆藏特色、人文精神、既定目标和公众的期望等诸因素集中概括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确立图书馆工作的方针、精神、标语口号、文化建设以及服装、吉祥物等,既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律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理论。并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把它内化为图书馆员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它是树立图书馆形象的关键所在,它的完善与确定是图书馆形象设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魂”就是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可以把诚信服务、人本服务、创新服务、知识信息服务确定为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用服务立馆、用技术兴馆、用人才强馆,在馆员中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精神,为读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完善的优质服务。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可适当合理的分配任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馆员素质教育活动,让员工普遍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图书馆要生存发展必须服务领域领先的理念,打破旧的不良习惯,建立新的行为模式,让全体员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位员工都是图书馆形象的塑造者,从而实现真正的观念转化和水平提升。
2.强化图书馆行为识别是图书馆成功实施CIS的战略保障。人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所支配的,一个人形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他的行为。图书馆也如此,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归根结底取决于图书馆“如何去做”“如何让读者满意”。只有将图书馆理念化成每一位馆员精神的一部分,贯穿到馆员的一言一行,图书馆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能赋予VI富于魅力的内涵。具体内容包括馆员的行为规范、藏书和设备的建设与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环境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这就要求图书馆做到:(1)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定各部门的职责管理目标,图书馆规章制度和竞争机制、职工守则、聘任上岗等,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责任相一致,动力和压力相一致的运行机制,形成公平、竞争、创新、服务的良好的氛围。(2)体现“读者满意度”的战略思想。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而且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那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首先要有甘愿奉献、饱满向上的精神面貌。不图名利、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投入工作。其次要有高效热情的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馆员要充当“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不断提高、加深服务层次,在热情服务的同时做到信息服务准确周到,要提倡“辛苦我一人,方便众读者”的奋斗精神。第三要有美观大方的外部形象。馆员服装要整洁干净,色彩设计要充分体现端庄合体、热情大方的仪表态度,给读者以庄重的感觉。图书馆员工统一着装、统一挂牌服务不仅反映了员工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勤奋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而且树立了图书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第四要有礼貌的语言。图书馆是一种服务性强的行业,文明的语言反映馆员自身知识水平及精神面貌,接待读者、客户用礼貌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借不到书或者是违章的读者给予周到的讲解,使读者心情愉快地离开图书馆。(3)调整藏书结构,加强馆藏设备。图书馆要提高社会地位,首先应具有丰富的馆藏,这也是CI所需要的首要硬件。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所以应从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采购多方面的有学术性的、思想性、专业性书刊资料;在收集图书期刊的同时广泛收集各种非书资料,如幻灯片、光盘、电子期刊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有了大量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的文献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现代图书馆藏要突出特色和个性,建立一个精而不缺、广而不滥、系统完整的藏书体系,使读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使馆藏做到“书尽其用”。“最先进的设备,第一流的技术,第一流的技术人员”是企业形象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高、精、尖的技术,将直接影响办馆的质量,技术既能指导设备,又能促使设备高效运转。(4)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随着文献载体形式的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服务空间的虚拟化,改变了以往图书馆是收集、保存、管理信息情报资料的职能。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开展优质服务。积极跟踪、收集、调研最新的专业信息情报,根据不同层次读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其服务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完备、丰富的信息情报和全方位的网上快捷服务吸引读者;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布局,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和预测,生产出面向经济建设项目的信息产品;开发网上资源,生产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走向良性循环。应改善服务条件,要有一套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投资配置电脑、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采用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开通Internet网,提高信息检索传递的时效性与方便性。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可以购买和自建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和反映最新发展动态的信息资料以及最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只有图书馆具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料,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5)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图书馆是一个知识汇集的场所,不但需要不同学科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素质要求极高。读者是通过馆员的素质来衡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靠馆员的素质来树立的。可以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的激励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特别是注重计算机网络能力培训,以便于能够利用网络从事综合系统开发,提供有特色的专业信息情报产品;并鼓励他们参加学术研讨会及教学科研活动,来扩大知识范围,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树立“读者至上”的思想,使各项工作有效化、细致化,塑造图书馆形象。
3.注重图书馆的视觉识别系统。图书馆的视觉识别是CIS的静态识别系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窗口。一个人由外界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印象占83%。在塑造图书馆形象时视觉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直接地反映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及服务宗旨。(1)外观建筑设计。图书馆是读者吸取知识信息的地方,应给人一种安静、幽雅、舒适的感觉,同时表现出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图书馆建筑物外形设计上,突出现代、典雅的特点,展示文化的权威、魅力和永恒。并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要使读者一看到此建筑就能意识到这里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信息服务和所需的知识信息。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说过,图书馆就像“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教科书”。因此图书馆建筑外形设计上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从选择建筑材料到建筑物造型设计,都应采用标准系列色彩,达到醒目、谐调、独创的目的,才能成为学校的代表性建筑,而且要与整个校园的建筑环境相谐调。(2)统一规范的标识。现代企业注重通过设计标识形象,改变广大公众的视觉。图书馆的馆徽是视觉识别设计的核心。它要体现本馆社会定位与功能、发展方向与模式,结合本馆理念、建筑与布局特色等因素来选择最佳方案,再最终确认。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为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它是围绕着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形象设计的,代表着本馆的风格和特色,个性化极强,体现了创新、求实、不断进取的精神。标牌、信笺、信封、纪念品之类的普通用品,很容易被忽视。如果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并印制一些反映该馆景致、服务项目、员工风采的宣传画册、明信片和纪念品,不仅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且可以树立图书馆形象{3}。另外阅览桌椅、借阅证、胸卡等,也可以设计得新颖别致,具有本馆特色。图书馆应建立自己的网站,让网站成为图书馆在网上的形象代言人,包装好这个“形象代言人”,也就成了图书馆形象设计任务之一。
4.积极宣传高校图书馆的新形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积极宣传,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和知名度,来达到形象设计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如邀请知名人士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展览等是宣传图书馆形象的有效方式。也可采用信函、印刷画册、制作橱窗、明信片和纪念品等方式充分向读者传达图书馆的信息,取得广大读者的了解;并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将本馆的新动向及时向广大读者传播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度,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开办学习班和培训班,为社会和各单位培养人才;开展文献展览活动,为企业或公司提供信息科研成果。
5.开展公关,顺畅图书馆现代化之路。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科学。开展公共关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行为上塑造图书馆形象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关系不仅包括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之间关系,还包括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与社会之间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公共关系,不断展开信息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取得相互信任,建立图书馆信誉,树立良好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全馆才能齐心合力,共求发展。
CI形象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战略任务,它需要全体图书馆人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作为信息集中的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把握机遇,及时导入CI,塑造出全新的图书馆形象,真诚为读者服务,方能从容应对新世纪强有力的挑战,谱写图书馆事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注释:
{1}王聪聪.行为识别——图书馆CIS战略成功的重要保障[J].企业情报工作,2004(10):184-185
{2}沈玉雯,何义珠.高校图书馆形象设计[J].丽水师范转科学校学报,2004(1):120-122
{3}尚海永.基于CIS理念的图书馆形象设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5-146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6)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