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中关于“天”的观念和信仰及其历史演变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NDZDYWND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儒家学说中的"天"具有宗教意义,自秦汉至宋明,它经历了一个从既有道德理性又有好恶等意志情感的"天"到只有道德理性没有具体情感意志的"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与此相应,"天"主宰世界的方式,也从直接通过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转变为一种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天命"使"天理"内在于万物和人类,从而使万物和人类直接受其天赋之理(性)的支配.
其他文献
商代已有性命学说.卜辞中有"拜生"的记载,"生"即"性".又有"王生"指商王的性命,<史记&#183;殷本纪>记载商纣王的话:"我生不有命在天."卜辞中又有"令",命、令古通,当指天命.卜
一、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攘法有关项目的处理(一)预计的资产弃置费用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
本文通过论述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估计公允价值的三种方法和现值技术的三个要素,构建了我国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