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元素的借鉴不是传统的重复、照抄照搬,而是以“设计”为主,是对传统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吉祥图案元素的构成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 意蕴 延伸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吉祥图案,品种之多、色彩之艳、花样之繁,无不让人惊叹。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传统吉祥图案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积累。
现代社会传统吉祥图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一种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生活之间紧密关联的趋势,使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融入了现代气息的传统吉祥图案既不是对传统吉祥图案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使其丧失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民族个性;也不是完全拘泥、沉迷于传统设计样式中,使其与现时代脱节;而是从内在本质上成为现代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着重阐述传统吉祥图案在设计中运用的方法、艺术表现以及文化内涵,从而可以更深层次地探究其文化底蕴和内涵,寻找现代设计的新思想。
一 传统吉祥图案的意蕴
“吉祥”,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早在殷周时期的玉雕及青铜器上,便出现了“吉祥图案”(或称“寓意图案”)。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附体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自身平安。几千年来,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蕴涵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驱除邪恶、灾害,追求吉祥、幸福,希望健康、长寿、兴旺、发达等诸多美好愿望。
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传统吉祥图案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艺术,大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脉精神。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蕴含的意味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把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更能体现其设计的文化精神意蕴。
二 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吉祥图案简单的引用,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我们只有对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有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感悟到如何去更广泛地取材,更自由地继承与发展。现代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借鉴不是传统的重复,照抄照搬,而是以“设计”为主,是对传统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吉祥图案的构成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1 传统吉祥图案“形”的衍生
“形”顾名思义,是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是一种非文字的形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种图画。传统吉祥图案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他们与现代设计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传统吉祥图案主要注重的是实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构成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诸如龙凤纹、祥云纹、鱼藻纹、旋涡纹等,我们都可探寻到其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这种“形”的延伸是对原始母体的继承与延续,也是对其外化形式的衍生与拓展。只有将传统吉祥图案衍生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现代的设计中。香港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其设计是对中国古代钱币图形与汉字“中”字为基本形的衍生,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极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因此,陈汉民在评价该标志时说:“我认为靳先生这一设计之所以成功,其一,是民族性和现代感的结合,且自然贴切,无牵强之感;其二,司标注重理念,内含容量大,富有哲理,供人联想;其三,形象可变异性,而且应用很好”。无独有偶,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同样具有代表性。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中国人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2 传统吉祥图案“精神”的延伸
在始于中国远古,并延续至今的中国众多传统吉祥图案之中,龙凤纹总是最夺目的。龙就聚多种象征意义于一身:勇猛,威武,神秘,吉祥,喜庆等等。龙是吉祥的象征,它播云降雨,驱邪降妖。民间的许多活动如“赛龙舟”、“闹龙灯”都是人们祈祷平安丰收。凤和龙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史前氏族图腾的一种。凤也是一种想象的神鸟,传说中只要凤凰一出现在世间,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凤的图案丰富多彩,“凤戏牡丹”、“凤栖梧桐”、“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等吉祥组合图案,表达了一种向往美好幸福、太平的愿望。龙凤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在对龙凤形象的诠释上,设计师要挖掘其内在的精神,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让这些文化得以再生,让更多的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发展,成为一种设计元素,使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让龙凤的精神拥有新的生命,为设计注入民族精神力量。
香港知名服装设计师刘家强的作品,就经常以凤戏牡丹的吉祥图案为设计元素,款式简洁时尚,造型设计别致新颖,色彩变化丰富多姿。凤戏牡丹吉祥图案的运用,体现了设计的优美情趣,象征着光明和幸福,诠释着简约时尚的东方精神设计理念。设计作品以凤和牡丹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的非常多,因为牡丹历来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3者之美,让人倾倒。凤原是种简朴的小鸟,它终年累月,不辞辛劳,在大旱之年,曾以它辛勤的劳动果实拯救了濒于饿死的各种鸟类。为感激它的救命之恩,众鸟从各自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献给凤,凤也就此成了一只极美丽、高尚、圣洁的神鸟,被尊为百鸟之王。每逢它生日之时会受到众鸟类的朝拜和祝贺,民间即以此象征吉祥和喜庆来歌颂幸福的生活。凤戏牡丹,自古以来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都是美好之物。
3 传统吉祥图案“意”的传承
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们之所以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吉祥图案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精神意蕴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传统吉祥图案经过时间的衍变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纵观中华服饰5000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这种“意”的传承在现代设计中尤为凸显,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寓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标志造型中的4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6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10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流传的吉祥之气。这样吉祥如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中国联通的标志还有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它恰切地展示着联通公司的宗旨:通信,通心。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也是此类设计的佼佼者。王府饭店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饭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所以该标志采用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形,经设计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经纬穿插,表现出王府饭店的规范管理、优秀服务的理念。在细节处理上,标志在4角处的线条有意断开,意在描绘“井”字,暗示饭店位置,同时“井”字寓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图形中间的“王”,既是王府饭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饭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
上述探讨,仅归纳了一些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常用方式,可以说传统吉祥图案元素在设计上的应用方式是无穷的,只有努力挖掘传统吉祥图案的精华,进行大胆尝试,才能使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从一代传到一代,构成了民族的风貌。传统吉祥图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设计师,要表现出深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以继承民族传统,寻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寻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己任。
注:本文系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系列论文)。项目编号:E08005。
参考文献:
[1] 马高骧、王兴竹编著:《现代图案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 雷圭元编著:《中国图案美》,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 [英]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周建、于芳编著:《现代图案设计与应用》,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版。
[5] 雷圭元编著:《中国图案作法初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6] 郭廉夫、丁涛编著:《中国纹样辞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叶兆信、潘鲁生编著:《中国传统艺术》(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8] 叶兆信编著:《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诸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9] 郑军编著:《中国福禄寿喜图案》,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杜树贤,男,1973—,山东潍坊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王艳晖,女,1978—,湖南冷水江人,博士,研究方向:服饰文化,工作单位:苏州大学。
王辉,女,1977—,山东潍坊人,本科,研究方向:陶艺设计,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 意蕴 延伸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吉祥图案,品种之多、色彩之艳、花样之繁,无不让人惊叹。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传统吉祥图案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积累。
现代社会传统吉祥图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一种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生活之间紧密关联的趋势,使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融入了现代气息的传统吉祥图案既不是对传统吉祥图案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使其丧失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民族个性;也不是完全拘泥、沉迷于传统设计样式中,使其与现时代脱节;而是从内在本质上成为现代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着重阐述传统吉祥图案在设计中运用的方法、艺术表现以及文化内涵,从而可以更深层次地探究其文化底蕴和内涵,寻找现代设计的新思想。
一 传统吉祥图案的意蕴
“吉祥”,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早在殷周时期的玉雕及青铜器上,便出现了“吉祥图案”(或称“寓意图案”)。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附体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自身平安。几千年来,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蕴涵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驱除邪恶、灾害,追求吉祥、幸福,希望健康、长寿、兴旺、发达等诸多美好愿望。
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传统吉祥图案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艺术,大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脉精神。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蕴含的意味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把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更能体现其设计的文化精神意蕴。
二 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吉祥图案简单的引用,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我们只有对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有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感悟到如何去更广泛地取材,更自由地继承与发展。现代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借鉴不是传统的重复,照抄照搬,而是以“设计”为主,是对传统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吉祥图案的构成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1 传统吉祥图案“形”的衍生
“形”顾名思义,是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是一种非文字的形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种图画。传统吉祥图案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他们与现代设计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传统吉祥图案主要注重的是实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构成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诸如龙凤纹、祥云纹、鱼藻纹、旋涡纹等,我们都可探寻到其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这种“形”的延伸是对原始母体的继承与延续,也是对其外化形式的衍生与拓展。只有将传统吉祥图案衍生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现代的设计中。香港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其设计是对中国古代钱币图形与汉字“中”字为基本形的衍生,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极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因此,陈汉民在评价该标志时说:“我认为靳先生这一设计之所以成功,其一,是民族性和现代感的结合,且自然贴切,无牵强之感;其二,司标注重理念,内含容量大,富有哲理,供人联想;其三,形象可变异性,而且应用很好”。无独有偶,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同样具有代表性。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中国人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2 传统吉祥图案“精神”的延伸
在始于中国远古,并延续至今的中国众多传统吉祥图案之中,龙凤纹总是最夺目的。龙就聚多种象征意义于一身:勇猛,威武,神秘,吉祥,喜庆等等。龙是吉祥的象征,它播云降雨,驱邪降妖。民间的许多活动如“赛龙舟”、“闹龙灯”都是人们祈祷平安丰收。凤和龙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史前氏族图腾的一种。凤也是一种想象的神鸟,传说中只要凤凰一出现在世间,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凤的图案丰富多彩,“凤戏牡丹”、“凤栖梧桐”、“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等吉祥组合图案,表达了一种向往美好幸福、太平的愿望。龙凤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在对龙凤形象的诠释上,设计师要挖掘其内在的精神,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让这些文化得以再生,让更多的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发展,成为一种设计元素,使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让龙凤的精神拥有新的生命,为设计注入民族精神力量。
香港知名服装设计师刘家强的作品,就经常以凤戏牡丹的吉祥图案为设计元素,款式简洁时尚,造型设计别致新颖,色彩变化丰富多姿。凤戏牡丹吉祥图案的运用,体现了设计的优美情趣,象征着光明和幸福,诠释着简约时尚的东方精神设计理念。设计作品以凤和牡丹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的非常多,因为牡丹历来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3者之美,让人倾倒。凤原是种简朴的小鸟,它终年累月,不辞辛劳,在大旱之年,曾以它辛勤的劳动果实拯救了濒于饿死的各种鸟类。为感激它的救命之恩,众鸟从各自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献给凤,凤也就此成了一只极美丽、高尚、圣洁的神鸟,被尊为百鸟之王。每逢它生日之时会受到众鸟类的朝拜和祝贺,民间即以此象征吉祥和喜庆来歌颂幸福的生活。凤戏牡丹,自古以来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都是美好之物。
3 传统吉祥图案“意”的传承
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们之所以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吉祥图案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精神意蕴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传统吉祥图案经过时间的衍变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纵观中华服饰5000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这种“意”的传承在现代设计中尤为凸显,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寓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标志造型中的4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6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10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流传的吉祥之气。这样吉祥如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中国联通的标志还有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它恰切地展示着联通公司的宗旨:通信,通心。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也是此类设计的佼佼者。王府饭店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饭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所以该标志采用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形,经设计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经纬穿插,表现出王府饭店的规范管理、优秀服务的理念。在细节处理上,标志在4角处的线条有意断开,意在描绘“井”字,暗示饭店位置,同时“井”字寓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图形中间的“王”,既是王府饭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饭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
上述探讨,仅归纳了一些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常用方式,可以说传统吉祥图案元素在设计上的应用方式是无穷的,只有努力挖掘传统吉祥图案的精华,进行大胆尝试,才能使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从一代传到一代,构成了民族的风貌。传统吉祥图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设计师,要表现出深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以继承民族传统,寻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寻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己任。
注:本文系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系列论文)。项目编号:E08005。
参考文献:
[1] 马高骧、王兴竹编著:《现代图案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 雷圭元编著:《中国图案美》,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 [英]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周建、于芳编著:《现代图案设计与应用》,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版。
[5] 雷圭元编著:《中国图案作法初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6] 郭廉夫、丁涛编著:《中国纹样辞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叶兆信、潘鲁生编著:《中国传统艺术》(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8] 叶兆信编著:《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诸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9] 郑军编著:《中国福禄寿喜图案》,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杜树贤,男,1973—,山东潍坊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王艳晖,女,1978—,湖南冷水江人,博士,研究方向:服饰文化,工作单位:苏州大学。
王辉,女,1977—,山东潍坊人,本科,研究方向:陶艺设计,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