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对我国铁路客运量的干预特征研究

来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影响,结合X-13ARIMA-SEATS季节调整模型的自动识别最优ARIMA模型和检测突发事件离群值功能,使用脉冲函数和阶梯函数设计基于离群值的突发事件的干预变量,构建铁路客运量的时间序列ARIMAX干预模型,对铁路客运量近年受到的SARS疫情、铁路客票实名制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趋势进行干预比较分析.结果 显示,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客运量冲击较大,SARS疫情在冲击滞后的第5~6期铁路客运量基本得到恢复,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客运量冲击一直在持续中,铁路客运实名制政策实施社会性较强,冲击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特征,持续时间较短;相对季节调整模型的趋势分析优势,干预模型拟合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季节调整模型,预测显示我国铁路客运量在缓慢持续回暖中.
其他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相关系统和设施设备是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以挖掘数据潜能、释放资源价值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系统业务流程,在研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提升服务体验、优化运营管理、挖掘商业价值3个维度分析乘客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台技术的智慧乘客综合服务平台方案.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能力抽取,设计乘客画像、出行支持、客流特征、场景模型4大业务中台模块,满足乘客购票、站内引导、资讯获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实现乘客服务与车站信息的协同共享能力.通过设计智能票务、无人客服中心、
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是列车客运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易用性直接关系到列车旅客的服务质量.通过分析原有铁路列车补票系统中列车移动补票终端,由于各厂家独自研发而导致的业务功能、网络架构、数据格式以及业务管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实现了总体架构及网络架构等方面的优化与改进,并从系统总体工作流程、地面管理部分功能及列车移动补票终端3部分解析系统功能,明确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架构演进过程中的细节优化之处,并剖析此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安全、补票票价计算及交易完整性等关键技术.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进一步
为了探究附着力促进剂对销阴极板表面环氧涂层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拉拔实验、盐雾实验、硫酸锌浸泡实验以及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研究了磷酸酯类和硅烷偶联剂类附着力促进剂对环氧涂层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附着力促进剂可以明显提升环氧涂层和铝基材的结合力,添加3%附着力促进剂2063的涂层附着力最优,可以达到12.85 MPa,破坏类型以层间破坏为主;但是交流阻抗图谱显示其低频区的阻抗值比附着力促进剂4512的低2个数量级,通过盐雾实验和硫酸锌浸泡实验也可以看出附着力促进剂4512可以显著提升环氧涂层的耐腐
高速铁路的开通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影响旅游活动空间集聚规律,形成同城化、网络化等现象.以黔桂云三省39个市州为案例地,采用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化动态,构建回归模型考察高速铁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明确高速铁路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结果 显示:高速铁路开通后区域内旅游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并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态势:贵州以贵阳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云南以旅游发达地区散状分布,而广西呈现出桂林、南宁两核遥望之态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不明显,在铁路网规模扩大、运营场景复杂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旅客异质性出行需求.在阐述国外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客运产品分类的适应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铁路客运产品实现谱系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我国铁路设施设备条件、经营管理方式和列车开行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提出以“车-流”匹配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客运产品谱系化设计思路和谱系结构框架,对巨量复杂需求用有限品类列车分类匹配运输资源、服务水平、客流组织、行车组织等内容,对推动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