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古斯都时期是古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而维吉尔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被看作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史诗。不仅如此,它也为我们研究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
一、关于《埃涅阿斯纪》
普布里乌斯·维吉尔·马罗(Publius Vergilius Maro,约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波河(Po)北岸曼图阿(Mantua)附近的安德斯(Andes)村。自幼体弱多病,曾先后在克莱蒙那(Cremona)、米兰和罗马学习哲学和修辞学,并师从希罗学习伊壁鸠鲁哲学,因此其早年思想深受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倾向于斯多噶派哲学。主要作品有《牧歌》(The Eclogues)十首(公元前42—前37年),《农事诗》(The Georgics)四卷(公元前37—前30年),《埃涅阿斯纪》亦称为《伊尼德》(The Aeneid)十二卷(公元前29年到其去世)。
维吉尔是古罗马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就如荷马象征着希腊的诗歌,维吉尔则代表了罗马的文学”。但维吉尔并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其主要代表作有《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另外还有数篇短篇杂诗。
《埃涅阿斯纪》(又译为〈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也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是诗人历时11年的心血之作,但到诗人生命完结之时也只完成了初稿。全诗共分为12卷,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描写的是特洛伊之战后,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亚灭亡后历经艰辛到意大利艰苦创建罗马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罗马民族光荣历史的史诗;是一部描写罗马民族建邦立业的伟大的民族史诗。
《埃涅阿斯纪》的故事最初来自荷马史诗,在荷马史诗中曾写到过特洛伊之战中,特洛伊城失陷后,希腊人对特洛伊放火焚烧和大肆屠杀,特洛伊王子爱涅阿斯因得到其母亲维纳斯的帮助幸免于难。于是重建特洛伊——即罗马的重任就落在了埃涅阿斯的身上。
《埃涅阿斯纪》全诗共分为十二卷,一万余行,按故事内容可分为前后各六卷的两部,前半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埃涅阿斯在特洛伊覆灭后,带着使命在海上流浪寻找“西土”意大利,期间插入了与“迦太基”的狄多女王的悲剧爱情故事。后半部分描写埃涅阿斯抵达意大利后与图尔努斯的战争。但是也有学者将全史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四卷。第一部分写特洛伊的覆灭,以及埃涅阿斯与狄多的悲剧爱情;第二部分描述在埃涅阿斯的带领下到达意大利,并准备战争;最后一部写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的战争。
二、《埃涅阿斯纪》与奥古斯都的统治理念
公元前29年1月,奥古斯都在罗马举行盛大的凯旋式,庆祝他从东方返回罗马,同时,亚努斯神庙关闭,象征着“罗马和平”的到来。就是在这一时期,维吉尔受奥古斯都委托写作英雄主义史诗《埃涅阿斯纪》。这种英雄主义旨在把埃涅阿斯和奥古斯都连接起来。
特洛伊王子,维纳斯(Venus)的儿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后,背着父亲和儿子出逃是罗马早期历史的一部分,埃涅阿斯忠实地履行神的旨意,获得了虔诚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的称号。他带领生还的特洛伊人定居在后来罗马城所在地。埃涅阿斯身上表现了作为一名英雄应该具备的特质:无私、忠诚和虔敬。
对于奥古斯都来说,把埃涅阿斯的故事选为史诗的主题,目的在于使埃涅阿斯的故事更加普及,以加强朱丽亚(Julian)家族的特洛伊起源的说法。在罗马家庭中,由于父亲(pater)是家庭的主宰,他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同时,他的家庭成员对他完全服从,并尊敬他。这种父亲和家庭的义务被称为虔敬,包括义务、荣誉和对其他人的责任。这种责任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被延伸至罗马国家和它的公民、罗马和行省之间,就像国家被看作是全部罗马公民家庭的领导人一样。家庭的主要人物和国家的领导人二者都被看成是家庭层面上的父亲(pater),元老被称作“征募来的父亲”(paters conscripti), 皇帝从奥古斯都时代起则成为“祖国之父”(pater patriae)。这些称号暗示“父亲”(pater)像“父亲”般地履行义务,因此虔敬对于“父亲”和他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美德,就像一个人有着对另一个人的义务一样。埃涅阿斯与虔敬联系在一起,在他被奥古斯都的宣传机器复苏后,虔敬的美德得到重点的强调。因为认识到罗马公民将把虔敬作为他们新的统治者重要美德,奥古斯都试图以此使人认识到他自己也有相同的美德。他已经几次证明了他对家庭和国家尽到虔敬的义务,在菲力比(Philippi)战役中为父亲(指恺撒)复仇,充当了罗马庇护人的角色。同样,认同“虔敬的”埃涅阿斯这一概念对于帝国的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就成为罗马和它的庇护人拥有这一美德和品质的缩影。如果罗马人认识到在新的统治者和复苏的英雄之间家族的联系,他们也可能把英雄的美德转移到奥古斯都的身上。通过这些联系,公众就确认了奥古斯都对于罗马世界来说是虔敬的庇护者角色。
当虔敬被看成是庇护系统中的成分时,“权威”就可以被看成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家庭或者被庇护的人对他们的庇护人有着服从、听从的义务,并且赋予庇护人以权力。通过在他的统治中强调“权威”,奥古斯都希望表达这样的理念:他希望提供在政治和道德两方面的领导地位。他把“权威”作为他的统治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在他的《事迹》的结尾也提到。
在维吉尔写作《埃涅阿斯纪》期间,他的心里一直装着他的庇护人的心愿,当他在安排古老传奇的细节时,心里仍然装着他的庇护者。在史诗中有几个场景把奥古斯都和埃涅阿斯连在一起,给读者产生很深的印象。一个例子就是第8卷的埃涅阿斯之盾,描述的是亚克兴战役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的失败。在这个场景中,恺撒·奥古斯都带领勇敢的意大利人参加了战斗。它论证了奥古斯都的“权威”对维吉尔著作产生的影响,诗人直接提到他的庇护人的最高成就。在奥古斯都出生前几百年的一个人拿着盾牌,可以说是混淆年代的但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例子,维吉尔使用这些传奇的英雄事迹来暗示奥古斯都。同时,维吉尔还以预言的方式告诉了埃涅阿斯的子孙将首先统治意大利,然后统治已知的世界,并对希腊人毁灭特洛伊复仇。他也预言了导致奥古斯都走上权力的事件,指出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将走上顶峰。这一预言不仅把奥古斯都作为埃涅阿斯的后裔,而且把奥古斯都时代作为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顶峰。于是,他让奥古斯都的保护神阿波罗告诉埃涅阿斯,他将统治特洛伊人。第三卷中,埃涅阿斯告诉了阿波罗的预言“你应当为伟大的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人民,建造一座伟大的城池,你决不可逃避长期的艰苦历程。你必须改变你的定居之处,阿波罗没有叫你定居在克里特岛上,而是在另一个去处,这地方希腊人称为‘西土’,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土,武力强盛,土地肥沃,过去欧诺特人住在这里,现在据说他们的后代用他们祖先意大路斯的名字命名为意大利了。那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园,我们的祖先达达努斯就出生于此,我们另外一个祖先雅修斯也出生于此,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代。”很明显,维吉尔要说明的是罗马辉煌的历史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元首”甚至在第五卷中当死去的安奇塞斯(Anchises)描述他的儿子埃涅阿斯未来的时直接提到:“你再把你的一双眼睛朝这边看,看看你未来的族人,你的罗马人。这就是恺撒,这里是你的儿子尤路斯那一支,他们的伟业有朝一日都将与天比高。这千真万确就是他,就是你经常听到要归在你名下的他——奥古斯都·恺撒,神之子,他将在拉丁姆,在尤比特之父萨图努斯一度统治过的国土上重新建立多少个黄金时代,他的权威将越过北非的迦拉曼特和印度,直到星河之外,直到太岁和太阳的轨道之外,直到背负苍天的阿特拉斯神在他的肩上转动着繁星万点的天宇的地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表明了在奥古斯都时代的前期是树立奥古斯都个人的“权威”。
“权威”是罗马的传统观念。奥古斯都的“权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元老院于公元前27年1月13口授子他的“奥古斯都”称号,并为他打造了金盾,金盾上刻有勇气、正义、仁慈和虔敬四种美德,以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这四种美德成为奥古斯都通过‘权威”进行统治的先导。另一个是他获得了“祖国之父”的头衔,因为这一头衔,他成为整个罗马世界的庇护人。“权威”是元首制时期重要的概念,它之所以被奥古斯都利用,就在于它是超出了制度之上的词汇。通过宣称自己的统治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他就可以绕过共和国各项制度的制约,并凌驾于共和国制度之上,成为整个罗马世界的庇护人,也就是罗马世界的唯一的统治者。 “权威”作为奥古斯都元首制统治的特征,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得到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表达。
三、结论
作为奥古斯都庇护文学政策的直接产物,《埃涅阿斯纪》对于奥古斯都统治的认同和赞扬也是明显的,通过追溯罗马起源,以及对起源传统的确认,神化了奥古斯都的统治和权力,同时,对埃涅阿斯形象的塑造,也迎合了奥古斯都统治初期需要以传统共和国观念塑造个人形象的需要。
维吉尔是古罗马历史是上最伟大的诗人,《埃涅阿斯纪》更是对整个欧洲文学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共和国时期罗马诗歌的传统,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以及人物塑造和语言技巧等方面作为一部标准的文人在但是史诗显示了诗人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埃涅阿斯纪》在当时一经发表就受到了高度的赞誉,被视为诗歌艺术的典范。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古罗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译林出版社, 1999:60.
一、关于《埃涅阿斯纪》
普布里乌斯·维吉尔·马罗(Publius Vergilius Maro,约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波河(Po)北岸曼图阿(Mantua)附近的安德斯(Andes)村。自幼体弱多病,曾先后在克莱蒙那(Cremona)、米兰和罗马学习哲学和修辞学,并师从希罗学习伊壁鸠鲁哲学,因此其早年思想深受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倾向于斯多噶派哲学。主要作品有《牧歌》(The Eclogues)十首(公元前42—前37年),《农事诗》(The Georgics)四卷(公元前37—前30年),《埃涅阿斯纪》亦称为《伊尼德》(The Aeneid)十二卷(公元前29年到其去世)。
维吉尔是古罗马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就如荷马象征着希腊的诗歌,维吉尔则代表了罗马的文学”。但维吉尔并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其主要代表作有《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另外还有数篇短篇杂诗。
《埃涅阿斯纪》(又译为〈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也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是诗人历时11年的心血之作,但到诗人生命完结之时也只完成了初稿。全诗共分为12卷,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描写的是特洛伊之战后,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亚灭亡后历经艰辛到意大利艰苦创建罗马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罗马民族光荣历史的史诗;是一部描写罗马民族建邦立业的伟大的民族史诗。
《埃涅阿斯纪》的故事最初来自荷马史诗,在荷马史诗中曾写到过特洛伊之战中,特洛伊城失陷后,希腊人对特洛伊放火焚烧和大肆屠杀,特洛伊王子爱涅阿斯因得到其母亲维纳斯的帮助幸免于难。于是重建特洛伊——即罗马的重任就落在了埃涅阿斯的身上。
《埃涅阿斯纪》全诗共分为十二卷,一万余行,按故事内容可分为前后各六卷的两部,前半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埃涅阿斯在特洛伊覆灭后,带着使命在海上流浪寻找“西土”意大利,期间插入了与“迦太基”的狄多女王的悲剧爱情故事。后半部分描写埃涅阿斯抵达意大利后与图尔努斯的战争。但是也有学者将全史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四卷。第一部分写特洛伊的覆灭,以及埃涅阿斯与狄多的悲剧爱情;第二部分描述在埃涅阿斯的带领下到达意大利,并准备战争;最后一部写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的战争。
二、《埃涅阿斯纪》与奥古斯都的统治理念
公元前29年1月,奥古斯都在罗马举行盛大的凯旋式,庆祝他从东方返回罗马,同时,亚努斯神庙关闭,象征着“罗马和平”的到来。就是在这一时期,维吉尔受奥古斯都委托写作英雄主义史诗《埃涅阿斯纪》。这种英雄主义旨在把埃涅阿斯和奥古斯都连接起来。
特洛伊王子,维纳斯(Venus)的儿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后,背着父亲和儿子出逃是罗马早期历史的一部分,埃涅阿斯忠实地履行神的旨意,获得了虔诚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的称号。他带领生还的特洛伊人定居在后来罗马城所在地。埃涅阿斯身上表现了作为一名英雄应该具备的特质:无私、忠诚和虔敬。
对于奥古斯都来说,把埃涅阿斯的故事选为史诗的主题,目的在于使埃涅阿斯的故事更加普及,以加强朱丽亚(Julian)家族的特洛伊起源的说法。在罗马家庭中,由于父亲(pater)是家庭的主宰,他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同时,他的家庭成员对他完全服从,并尊敬他。这种父亲和家庭的义务被称为虔敬,包括义务、荣誉和对其他人的责任。这种责任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被延伸至罗马国家和它的公民、罗马和行省之间,就像国家被看作是全部罗马公民家庭的领导人一样。家庭的主要人物和国家的领导人二者都被看成是家庭层面上的父亲(pater),元老被称作“征募来的父亲”(paters conscripti), 皇帝从奥古斯都时代起则成为“祖国之父”(pater patriae)。这些称号暗示“父亲”(pater)像“父亲”般地履行义务,因此虔敬对于“父亲”和他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美德,就像一个人有着对另一个人的义务一样。埃涅阿斯与虔敬联系在一起,在他被奥古斯都的宣传机器复苏后,虔敬的美德得到重点的强调。因为认识到罗马公民将把虔敬作为他们新的统治者重要美德,奥古斯都试图以此使人认识到他自己也有相同的美德。他已经几次证明了他对家庭和国家尽到虔敬的义务,在菲力比(Philippi)战役中为父亲(指恺撒)复仇,充当了罗马庇护人的角色。同样,认同“虔敬的”埃涅阿斯这一概念对于帝国的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就成为罗马和它的庇护人拥有这一美德和品质的缩影。如果罗马人认识到在新的统治者和复苏的英雄之间家族的联系,他们也可能把英雄的美德转移到奥古斯都的身上。通过这些联系,公众就确认了奥古斯都对于罗马世界来说是虔敬的庇护者角色。
当虔敬被看成是庇护系统中的成分时,“权威”就可以被看成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家庭或者被庇护的人对他们的庇护人有着服从、听从的义务,并且赋予庇护人以权力。通过在他的统治中强调“权威”,奥古斯都希望表达这样的理念:他希望提供在政治和道德两方面的领导地位。他把“权威”作为他的统治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在他的《事迹》的结尾也提到。
在维吉尔写作《埃涅阿斯纪》期间,他的心里一直装着他的庇护人的心愿,当他在安排古老传奇的细节时,心里仍然装着他的庇护者。在史诗中有几个场景把奥古斯都和埃涅阿斯连在一起,给读者产生很深的印象。一个例子就是第8卷的埃涅阿斯之盾,描述的是亚克兴战役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的失败。在这个场景中,恺撒·奥古斯都带领勇敢的意大利人参加了战斗。它论证了奥古斯都的“权威”对维吉尔著作产生的影响,诗人直接提到他的庇护人的最高成就。在奥古斯都出生前几百年的一个人拿着盾牌,可以说是混淆年代的但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例子,维吉尔使用这些传奇的英雄事迹来暗示奥古斯都。同时,维吉尔还以预言的方式告诉了埃涅阿斯的子孙将首先统治意大利,然后统治已知的世界,并对希腊人毁灭特洛伊复仇。他也预言了导致奥古斯都走上权力的事件,指出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将走上顶峰。这一预言不仅把奥古斯都作为埃涅阿斯的后裔,而且把奥古斯都时代作为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顶峰。于是,他让奥古斯都的保护神阿波罗告诉埃涅阿斯,他将统治特洛伊人。第三卷中,埃涅阿斯告诉了阿波罗的预言“你应当为伟大的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人民,建造一座伟大的城池,你决不可逃避长期的艰苦历程。你必须改变你的定居之处,阿波罗没有叫你定居在克里特岛上,而是在另一个去处,这地方希腊人称为‘西土’,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土,武力强盛,土地肥沃,过去欧诺特人住在这里,现在据说他们的后代用他们祖先意大路斯的名字命名为意大利了。那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园,我们的祖先达达努斯就出生于此,我们另外一个祖先雅修斯也出生于此,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代。”很明显,维吉尔要说明的是罗马辉煌的历史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元首”甚至在第五卷中当死去的安奇塞斯(Anchises)描述他的儿子埃涅阿斯未来的时直接提到:“你再把你的一双眼睛朝这边看,看看你未来的族人,你的罗马人。这就是恺撒,这里是你的儿子尤路斯那一支,他们的伟业有朝一日都将与天比高。这千真万确就是他,就是你经常听到要归在你名下的他——奥古斯都·恺撒,神之子,他将在拉丁姆,在尤比特之父萨图努斯一度统治过的国土上重新建立多少个黄金时代,他的权威将越过北非的迦拉曼特和印度,直到星河之外,直到太岁和太阳的轨道之外,直到背负苍天的阿特拉斯神在他的肩上转动着繁星万点的天宇的地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表明了在奥古斯都时代的前期是树立奥古斯都个人的“权威”。
“权威”是罗马的传统观念。奥古斯都的“权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元老院于公元前27年1月13口授子他的“奥古斯都”称号,并为他打造了金盾,金盾上刻有勇气、正义、仁慈和虔敬四种美德,以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这四种美德成为奥古斯都通过‘权威”进行统治的先导。另一个是他获得了“祖国之父”的头衔,因为这一头衔,他成为整个罗马世界的庇护人。“权威”是元首制时期重要的概念,它之所以被奥古斯都利用,就在于它是超出了制度之上的词汇。通过宣称自己的统治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他就可以绕过共和国各项制度的制约,并凌驾于共和国制度之上,成为整个罗马世界的庇护人,也就是罗马世界的唯一的统治者。 “权威”作为奥古斯都元首制统治的特征,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得到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表达。
三、结论
作为奥古斯都庇护文学政策的直接产物,《埃涅阿斯纪》对于奥古斯都统治的认同和赞扬也是明显的,通过追溯罗马起源,以及对起源传统的确认,神化了奥古斯都的统治和权力,同时,对埃涅阿斯形象的塑造,也迎合了奥古斯都统治初期需要以传统共和国观念塑造个人形象的需要。
维吉尔是古罗马历史是上最伟大的诗人,《埃涅阿斯纪》更是对整个欧洲文学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共和国时期罗马诗歌的传统,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以及人物塑造和语言技巧等方面作为一部标准的文人在但是史诗显示了诗人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埃涅阿斯纪》在当时一经发表就受到了高度的赞誉,被视为诗歌艺术的典范。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古罗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译林出版社, 19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