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牡丹江提出了“振兴牡丹江医药产业,建设黑龙江省医药强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牡丹江市“十二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对北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强,逐步加大医药产业园区投入,医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医药产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但我市医药研发生产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营规模偏小等问题制约了我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为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药 道地药材 医药产业
一、前言
“北药”是指产自黄河以北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材原料,是药材经营的行业俗称,是道地药材的产地泛指。北药资源开发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种植养殖户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扩大本地的财税规模,提升本地加工制造业的科技水平,扩大本地产业的市场影响,对三农问题、科研能力、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牡丹江市对北药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药产业层次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牡丹江市医药产品大多是合成原料药或提取初级品,缺乏技术垄断、存在高度竞争的普通品种占多数,大批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较少。
(二)医药研发生产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医药企业资源整合不够,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业联盟。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与国内外大医药集团合作不足。缺乏在全球化过程中配置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机制和经验,这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市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研发投入少、人才储备不足
牡丹江市的医药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前期建设和GMP认证投入几乎用尽了企业的资金和信用额度,在药品研发和人才的引进、储备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不高。
(四)道地药材原料供应渠道单一,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我市道地药材原料的供应以种植养殖基地为主,由于种植养殖基地规模小、出售价格高等原因,道地药材原料缺乏深层次的产业加工利用,大多以原生态药材的形式销往外地。
三、推进我市对北药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贯彻落实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生物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一要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诚信度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遇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破解中小企业项目贷款难题。二要加大招商力度,以我市优势医药品种为吸引,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的战略生产合作。同时,积极推动我市友搏、黑宝等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实现上市融资。三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中药材生产扶持专项、中药现代化、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出口专项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政府扶持资金集中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建立医药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医药产业竞争力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积极协调医药企业与国内外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活动。二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一批高水平新药品种。三要加快我市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要支持医药企业购置科技附加值高的新药品种,在转让药证和实施战略联盟上下功夫,提高市场竞争力。四要积极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高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打造我市医药产业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三)加强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医药产业园区的作用
针对我市医药企业规模小、产业布局分散的不利因素,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医药产业园区的作用。一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我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有利条件,加快我市医药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引进国内外大资本、大企业。二要完善医药技术基地建设,通过政、产、学、研等多方合作,以友博药业为骨干,加快建立医药研发战略联盟的步伐,健全完善医药产业链,发展壮大我市医药企业规模和实力,逐步形成医药技术产业集群。三要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税收、收费、用地、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用向医药产业倾斜,加快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使一部分基础好、潜力大的企业先发展起来,着力在心血管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抗癌药等方面形成我市的特色和优势。
(四)发挥北药资源优势,打造道地药材产业基地
道地藥材生产开发不仅可以提高种养殖户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的财税收入,提升我市道地药材的生产加工能力,扩大我市医药产业的市场影响力。一要成立中药再评价中心,建立北药资源综合评估论证体系,制定区域北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濒危稀缺野生药材物种保护区,依法遏制对五味子、刺五加等野生药材的掠夺性采集行为。同时,要大力提高品种优良、有效成份稳定的原生药材及全成份提取物产量,为北药开发提供充足的原料。二要加快推进我市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增强和明确我市的特色北药产品的地域属性,充分发挥原产地优势,推进熊胆等地理标志保护GI认证,打造“中国熊胆之乡”、“北五味之乡”等地域品牌,通过许可使用的方式,有效放大道地药材的无形价值。三要通过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等措施,降低农户种植养殖北药原料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消除农户顾虑,确保农户收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牡丹江市 “十二五”时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牡丹江市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方案2013-2018》
【作者简介】康健,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牡丹江市行政学院、牡丹江市社会主义学院)教师(讲师);郭晓华,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牡丹江市行政学院、牡丹江市社会主义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 (教授)。
(责任编辑:何秀秀)
关键词:北药 道地药材 医药产业
一、前言
“北药”是指产自黄河以北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材原料,是药材经营的行业俗称,是道地药材的产地泛指。北药资源开发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种植养殖户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扩大本地的财税规模,提升本地加工制造业的科技水平,扩大本地产业的市场影响,对三农问题、科研能力、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牡丹江市对北药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药产业层次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牡丹江市医药产品大多是合成原料药或提取初级品,缺乏技术垄断、存在高度竞争的普通品种占多数,大批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较少。
(二)医药研发生产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医药企业资源整合不够,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业联盟。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与国内外大医药集团合作不足。缺乏在全球化过程中配置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机制和经验,这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市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研发投入少、人才储备不足
牡丹江市的医药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前期建设和GMP认证投入几乎用尽了企业的资金和信用额度,在药品研发和人才的引进、储备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不高。
(四)道地药材原料供应渠道单一,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我市道地药材原料的供应以种植养殖基地为主,由于种植养殖基地规模小、出售价格高等原因,道地药材原料缺乏深层次的产业加工利用,大多以原生态药材的形式销往外地。
三、推进我市对北药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贯彻落实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生物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一要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诚信度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遇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破解中小企业项目贷款难题。二要加大招商力度,以我市优势医药品种为吸引,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的战略生产合作。同时,积极推动我市友搏、黑宝等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实现上市融资。三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中药材生产扶持专项、中药现代化、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出口专项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政府扶持资金集中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建立医药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医药产业竞争力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积极协调医药企业与国内外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活动。二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一批高水平新药品种。三要加快我市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要支持医药企业购置科技附加值高的新药品种,在转让药证和实施战略联盟上下功夫,提高市场竞争力。四要积极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高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打造我市医药产业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三)加强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医药产业园区的作用
针对我市医药企业规模小、产业布局分散的不利因素,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医药产业园区的作用。一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我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有利条件,加快我市医药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引进国内外大资本、大企业。二要完善医药技术基地建设,通过政、产、学、研等多方合作,以友博药业为骨干,加快建立医药研发战略联盟的步伐,健全完善医药产业链,发展壮大我市医药企业规模和实力,逐步形成医药技术产业集群。三要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税收、收费、用地、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用向医药产业倾斜,加快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使一部分基础好、潜力大的企业先发展起来,着力在心血管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抗癌药等方面形成我市的特色和优势。
(四)发挥北药资源优势,打造道地药材产业基地
道地藥材生产开发不仅可以提高种养殖户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的财税收入,提升我市道地药材的生产加工能力,扩大我市医药产业的市场影响力。一要成立中药再评价中心,建立北药资源综合评估论证体系,制定区域北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濒危稀缺野生药材物种保护区,依法遏制对五味子、刺五加等野生药材的掠夺性采集行为。同时,要大力提高品种优良、有效成份稳定的原生药材及全成份提取物产量,为北药开发提供充足的原料。二要加快推进我市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增强和明确我市的特色北药产品的地域属性,充分发挥原产地优势,推进熊胆等地理标志保护GI认证,打造“中国熊胆之乡”、“北五味之乡”等地域品牌,通过许可使用的方式,有效放大道地药材的无形价值。三要通过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等措施,降低农户种植养殖北药原料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消除农户顾虑,确保农户收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牡丹江市 “十二五”时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牡丹江市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方案2013-2018》
【作者简介】康健,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牡丹江市行政学院、牡丹江市社会主义学院)教师(讲师);郭晓华,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牡丹江市行政学院、牡丹江市社会主义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 (教授)。
(责任编辑:何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