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

来源 :故事作文·低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里养了一盆碧绿的芦荟,它们的个头大小不一,凑在一起就像在开会似的。
  芦荟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叶子上有许多白色的小尖刺。这些小尖刺像一根根豎立着的针,让人不敢靠近。虽然芦荟的样子不起眼,但它的汁液有消毒和愈合伤口的作用。前几天,妈妈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涂了芦荟汁后,第二天妈妈手指上的伤口就愈合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芦荟,我喜欢这其貌不扬却大有用处的芦荟。
其他文献
【课文】  太阳地球月亮(人教版1986年版第一册)  太阳大,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  月亮绕着地球跑。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看图学字词学句第12课。我们先看图学字词,看图要仔细,学字词要认真。老师先带着你们学一个词,然后就要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学习。(出示幻灯片1,画面上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太阳。  师:(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峤汉砖佛造像》于2020年4月出版,书名为当代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先生所题。此书收入一百零八块汉砖佛造像人物写意画,精装二百余页,装帧古朴别致,外形若汉砖。此书有当今著名学者刘曦林、得道高僧宗性、著名画家梁时民、书法篆刻家高文等撰写评论文章,呈现林峤汉砖佛造像作品有一大因缘、两足称尊、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五眼圆明、六通应供、七菩提分、八风不动、九品净莲、十号能仁。林峤选择汉砖
【摘要】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作为特殊的单元类型,采用单线组元形式,具有独特的单元内部结构,目标指向习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习作单元精读课的教学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向习作,二是注重表达,三是实现迁移。本文认为,习作单元精读课的教学,宜运用“关键点聚焦策略”“主线贯穿策略”“读说迁移策略”“知识提升策略”四种策略整体推进。  【关键词】习作单元,精读课,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整体上采用的双线组元的编排形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美文化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则是要对英美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和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董晓波主编的《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一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形态与文化特点。全书内容较多,共有24章。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作者在每章的开头都对本章内容进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作者根据所在学校的校情、学情,选择QQ群为依托,实现教学的“翻转”,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教学;QQ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47-03  一、引言  “
漆器 60cm×40cm 2020年  作品将中华文化传承代表性技艺——瓷器和千年传统工艺成都漆艺相结合。设计灵感来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巴蜀石窟壁画的色彩、图形等元素。整套作品在瓷胎上用天然大漆髹饰,以蓝色的主色调为主,展现了航海背景,通過数十道漆艺工序最后形成的效果比较能够体现作者的设计理念——在小而有趣的设计中寄托较为深刻的精神和情怀。  蜀郡山房  蜀郡山房由四川省工
摘 要: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自2005年以来连续举办的一项传统赛事。文章对大赛背景、基本情况、命题、比赛方式、评审方式、组织工作及大赛成果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让更多的学校和师生全面了解这项赛事活动,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技能提升。  关键词:大赛;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就业技能;实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
巴蜀山水之奇,奇在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巴蜀山水有一种超拔又亲近的灵气,这是其都有的,也是独有的。笔墨是山水的精华,是山水通过书画家的创造而实现的一个“人间梦”,身处巴蜀山水之间的巴蜀书画家都有一副自己的巴蜀笔墨,他们用艺术保留身体中最可贵的“地方性”。  巴蜀笔墨似乎天生就具有融合的能力,比如陈子庄,他的作品融合了石涛与齐白石的风格,真可谓是奇迹。巴蜀笔墨实践者,如苏轼、文同,其作品风格亦道、亦
田心伟、喻德刚《竞》版画 70cm×120cm 2005年  田心伟  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分配至四川内江市群众艺术馆工作至今。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美协钢笔畫艺委会委员,内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喻德刚  1965年生于四川隆昌。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至今在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任教,副教授。作品先后入选国家级、省市
摘 要:本节课通过电子黑板、电子书包等多媒体手段,以问题串为导向让学生理解日期,借助电子书包的日历功能推算日期,并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归纳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归纳总结日历上的规律。此外,还通过电子书包的使用,及时了解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电子书包;教学设计;看日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