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与被管理者的情感交流而实现的有效管理。强化情感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同时也是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从班主任工作中情感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出发探讨了情感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管理
班级管理即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以及协调校内外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和实现各种教育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教育学生成为社会性建设与发展的人才。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情感”一直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连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一条无形的纽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注重情感,运用好情感管理,对学生“润物细无声”,才能将班级管理地得心应手,井井有条,才能在班级中形成温馨的氛围。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1.了解并理解学生
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首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更好的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其次,班主任老师能够融入到学生中,和学生交流,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出指导性意见。
2.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初中生的年龄介于11岁至17岁之间,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会产生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不同的看法与意见。因此,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不歧视嘲笑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学生。另外,班主任不能高人一等,居高临下,靠权力或者暴力来管理学生,这样学生只会口服心不服,对班主任越来越疏远。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烦恼说与班主任,寻求班主任的帮助,才能真正地敬爱老师。
3.关心学生
初中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经常出现情感问题,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其情感隐私,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问题,让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首先,班主任能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决定的出发点放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上。其次,有些学生比较羞涩,他们害怕与老师交谈,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关心此类学生,让其觉得班主任是可以相信的,进而敢于诉说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以此渡过难关。
二、情感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而难以把他们凝聚在一起,这不利于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学生。而要想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其关键在于班级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与情感需要。班主任运用情感管理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依赖、信任班主任,从而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集体。
2.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首先,情感管理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适当,学生就会认同班主任的做法,进一步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反之,学生则会与班主任唱对台戏,把班主任的话当作耳旁风,甚至辱骂班主任,不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其次,情感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情商。班主任的运用情感管理模式时,给学生更多的关心,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关心他人,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果在感激管理中忽视情感因素,很多学生会感受不到爱,久而久之,并会产生冷漠、绝望的心理,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失去表达爱、给予爱的能力。这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只有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重视,并得到满足,才能给他们的情感发育提高肥沃的土壤。
三、情感管理的运用
1.树立威信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种威信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威信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威信,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2.交流心灵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我所管理的班级,每人都要定期完成一份特殊作业,我通过这份特殊作业,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目:“某某我想对你说”、“我希望……”等,叫学生自己写,这时学生就会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世界的苦闷、烦恼、快乐等等发泄出来。同时,班主任在批改这份特殊的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这样就可以与学生们进行无声的心灵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引导他们。当然,在教育和写评语时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而对于一些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虚荣心强的学生,可采取一些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的个别谈话和指导。
3、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 …教师的赏识教育是学生发展的最大动力。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应该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我们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在感激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给予学生关心与热爱,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梅.浅谈班级中的情感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61-61
[2]莫飞平.对大学生实行情感管理的几点思考.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9-142
[3]袁理锋.试论情感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世纪桥.2008.114-115
[4]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管理
班级管理即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以及协调校内外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和实现各种教育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教育学生成为社会性建设与发展的人才。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情感”一直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连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一条无形的纽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注重情感,运用好情感管理,对学生“润物细无声”,才能将班级管理地得心应手,井井有条,才能在班级中形成温馨的氛围。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1.了解并理解学生
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首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更好的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其次,班主任老师能够融入到学生中,和学生交流,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出指导性意见。
2.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初中生的年龄介于11岁至17岁之间,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会产生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不同的看法与意见。因此,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不歧视嘲笑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学生。另外,班主任不能高人一等,居高临下,靠权力或者暴力来管理学生,这样学生只会口服心不服,对班主任越来越疏远。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烦恼说与班主任,寻求班主任的帮助,才能真正地敬爱老师。
3.关心学生
初中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经常出现情感问题,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其情感隐私,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问题,让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首先,班主任能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决定的出发点放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上。其次,有些学生比较羞涩,他们害怕与老师交谈,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关心此类学生,让其觉得班主任是可以相信的,进而敢于诉说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以此渡过难关。
二、情感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而难以把他们凝聚在一起,这不利于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学生。而要想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其关键在于班级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与情感需要。班主任运用情感管理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依赖、信任班主任,从而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集体。
2.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首先,情感管理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适当,学生就会认同班主任的做法,进一步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反之,学生则会与班主任唱对台戏,把班主任的话当作耳旁风,甚至辱骂班主任,不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其次,情感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情商。班主任的运用情感管理模式时,给学生更多的关心,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关心他人,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果在感激管理中忽视情感因素,很多学生会感受不到爱,久而久之,并会产生冷漠、绝望的心理,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失去表达爱、给予爱的能力。这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只有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重视,并得到满足,才能给他们的情感发育提高肥沃的土壤。
三、情感管理的运用
1.树立威信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种威信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威信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威信,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2.交流心灵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我所管理的班级,每人都要定期完成一份特殊作业,我通过这份特殊作业,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目:“某某我想对你说”、“我希望……”等,叫学生自己写,这时学生就会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世界的苦闷、烦恼、快乐等等发泄出来。同时,班主任在批改这份特殊的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这样就可以与学生们进行无声的心灵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引导他们。当然,在教育和写评语时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而对于一些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虚荣心强的学生,可采取一些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的个别谈话和指导。
3、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 …教师的赏识教育是学生发展的最大动力。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应该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我们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在感激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给予学生关心与热爱,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梅.浅谈班级中的情感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61-61
[2]莫飞平.对大学生实行情感管理的几点思考.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9-142
[3]袁理锋.试论情感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世纪桥.2008.114-115
[4]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